快速康复护理技术在腹腔镜Miles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2016-06-15 14:54付红萍孙丽张铁梅
当代医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分化腺癌直肠癌依从性

付红萍 孙丽 张铁梅

快速康复护理技术在腹腔镜Miles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付红萍 孙丽 张铁梅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技术(FTS)在腹腔镜Miles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确诊为直肠癌并行腹腔镜下Miles术的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52例以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则应用FTS模式。观察2组焦虑状态(SA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术后扩肛依从性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34.23±2.43)分,对照组(37.40±2.56)分,观察组低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共有3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有12例发生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3%,对照组为73.08%。观察术后扩肛依从性为100.00%,对照组为53.8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术后扩肛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可改善腹腔镜Miles术围手术期焦虑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及依从性,值得推广。

快速康复护理技术;腹腔镜;Miles术;围手术期

直肠癌是发生于大肠的恶性肿瘤,随着饮食结构的巨大变化,该病发病率日渐升高,在我国所有癌症发病率中排名第四,男性患者多于女性[1]。手术治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Miles根治术等微创技术开始被用于治疗膀胱癌,众多直肠癌患者因此获益。但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对于癌症的畏惧及排便的不适感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等情绪障碍,降低了治疗依从性。本研究从2014年开始应用FTS模式护理围手术期的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于江西省肿瘤医院确诊的10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52)。观察组男31例,女17例,年龄(51.65±12.15)岁,病程(9.65±2.82)个月;病理分型:低分化腺癌13例,中分化腺癌18例,肠高分化腺癌12例,末分化腺癌5例。对照组男33例,女19例,年龄(51.86±12.05)岁,病程(9.36±2.15)个月;病理分型:低分化腺癌15例,中分化腺癌20例,肠高分化腺癌13例,末分化腺癌4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直肠癌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诊断标准[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并知情同意者;(2)自身无其他严重疾病者;(3)均经本院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

1.4 治疗方案 对照组:(1)术前:包括健康评估,常规宣教,术前3天肠道准备,手术前1天晚上清洁灌肠,术前12小时禁食、6h禁水,常规留置胃管。(2)术中及术后:配合医师完成手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常规留置腹腔引流管及导尿管,嘱患者术后3d后可下床活动,肛门排气则拔除胃管,给予流食,后根据情况改为半流食及普食。

观察组:应用FTS模式,(1)术前:先进行健康宣教,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患者在围手术期可有悲观情绪,护士需耐心地安抚患者,缓解其焦虑情绪。术前1天饮碳水化合物,加强肠内营养液输入,术前6h禁食,术前3h予少量葡萄糖溶液。积极与家属沟通,介绍FTS及围手术期相关知识,使其了解围手术期各阶段要求和治疗过程,并解释术后可能带来的不便、手术效果、恢复过程及并发症等。(2)术中及术后:采用硬膜外麻醉,控制入量,术后不留置胃管,术24h后将尿管拔除,尽可能不用腹腔引流管。当天在床上适当活动,3d后下床活动,24h后可饮用营养液,48h改半流质饮食,72~96h即给予普食。出院后7d及30d进行随访,记录30d时的情况。

1.5 观察指标 观察SAS评分、护理满意度、术后扩肛依从性及并发症情况。SAS评分:依据表中20个项目出现频度分别记1、2、3、4分,总分100分。

1.6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问卷调查法,统计满意度、术后扩肛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满意:评分>80分;基本满意:评分60~80分;不满意:评分<60分。

1.7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SAS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S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束后,SA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SAS评分比较(x±s,分)

2.2 并发症 对照组有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4例,腹腔内出血2例,术后出血4例,尿路感染2例。观察组3例出现并发症,切口感染2例,尿路感染1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 观察组总满意度率及术后扩肛依从性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是本病治疗的主要方式,传统的术前护理通常在术前1天告知患者,导致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比较严重,而且传统的禁食方案由于过长的禁食导致患者出现饥饿、口渴等不良反应,分解代谢加速,术后易出现胰岛素对抗[3];另外,腹腔镜膀胱全切术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手术,传统观念认为,为了减少术中及术后胃肠道麻痹胀气,防止术后吻合口瘘、腹膜炎、肠梗阻等并发症,并加速恢复时间,需要行胃肠减压、清洁灌肠[4]。但清洁灌肠可破坏肠道天然屏障,导致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使吻合口瘘及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增高。

FTS由丹麦医生Kehlet提出,旨在围手术期应用各种有效方法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并缩短康复时间的护理模式[5]。FTS在开始快速康复计划之前,告知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围手术期各阶段的要求和治疗过程,并告知术后可能出现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及恢复过程等情况。这样做不但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降低应激;还有利于取得患者合作[6]。FTS理念中,术前1天可食流质等,对于患者术前饥饿及烦躁有缓解作用,并能抑制分解代谢及胰岛素抵抗,令患者的代谢状态保持在更佳的状态,进而导致应激反应的降低[7-8]。FTS是一种贯穿于患者住院全过程的最优化的治疗理念,观察组应用FTS护理模式,结果显示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术后并发症、依从性及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改善直肠癌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主观能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张伟红[6]在研究FTS应用价值时,治疗组住院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更短,疗效优于对照组,与本研究指标设置有所不同,但从另一方面证实了FTS模式的独特优势。本研究从SAS评分、术后并发症、满意度等方面入手,数据较为翔实,具有一定的临床及科研价值。综上,FTS更适合作为此类患者的护理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史立军.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6, 22(11):90-91.

[2]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362.

[3] 许小平.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导引,2014,14(11):1990-1991.

[4] 滕娟.循证护理在预防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21):99-100.

[5] Li JS.Systemic cognition to connotation of FTS[J].National Med J Chin, 2014,62(5):510-512.

[6] 张伟红.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4):233-234.

[7] 张淑珍,欧阳满照.全程护理在新辅助化疗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完整系膜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8):1028-1030.

[8] 谭瑞雄,叶红.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8):124-125.

表2 2组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比较(n)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075

江西 330029 江西省肿瘤医院(付红萍 孙丽 张铁梅)

猜你喜欢
分化腺癌直肠癌依从性
结直肠癌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吡咯替尼对SNU-1胃癌细胞增殖能力及不同类型胃癌组织中钙黏蛋白S100A10表达的影响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2018年第3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