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因子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面部扁平疣的效果观察

2016-06-15 14:54褚娜
当代医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扁平疣患处乳膏

褚娜

转移因子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面部扁平疣的效果观察

褚娜

目的 观察转移因子联合维A酸乳膏对于扁平疣的治疗效果以及可行性分析。方法 选择380例面部扁平疣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予以治疗,观察组采用转移因子联合维A酸乳膏予以治疗。治疗周期均为4周,观察比较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后期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后期复发率为5.8%,优于对照组复发率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转移因子联合维A酸乳膏能够有效治疗扁平疣,安全可行,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面部扁平疣;转移因子;维A酸乳膏

扁平疣为临床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该病机体危害不大,但多发难治、治疗周期长,严重影响患者美观,不利于患者尤其是青少年患者身心健康[1]。当前治疗扁平疣主要以运用抗病毒药物、调节免疫功能辅助治疗为主。而维A酸作为维生素A的衍生物由于具有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分化生长的作用而被广泛用于皮肤科治疗领域中,同时,转移因子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转移因子联合维A酸乳膏对于扁平疣的治疗效果以及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4年8月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医院门诊收治入院的380例面部扁平疣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观察组患者190例,其中男108例,女82例,平均年龄(21.45±4.12)年,平均病程(2.21±0.93)年。对照组患者190例,男105例,女85例,平均年龄(20.91±3.51)年,平均病程(2.12±1.01)年。患者排除标准:身患严重躯体性疾病者;药物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1个月内曾接受免疫治疗者。2组患者性别组成、年龄结构、病程时长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每天口服转移因子口服溶液(长春精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290)10mL,1天3次;同时,在睡前仔细清洁患处皮肤,然后涂抹适量维A酸乳膏(湖北恒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152)于患处皮肤,均匀涂抹以促进药物吸收利用。若存在严重局部刺激或者不良反应,可停用药物2~3d,待症状缓解后再恢复使用。对照组患者每天肌注聚肌胞(宁夏启元国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4020279)2mg,同时,白天仔细清洁患处皮肤,每2小时1次,每天5次,涂抹适量抗病毒药阿昔洛韦乳膏(广东华润顺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736)于患处皮肤,均匀涂抹以促进药物吸收利用。2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4周,治疗期间禁用一切不利于病情治疗的化妆品或者有影响药物。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分析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后期复发率。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患处面积减少<30%或者无明显症状改变为无效;患处面积减少>30%且<70%为有效;患处面积减少>70%或者疾病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4周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174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152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6%和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51,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中出现皮肤干燥、潮红、脱屑等局部不良反应症状患者共9例,对照组出现11例,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P>0.05)。

2.3 2组复发率比较 治疗周期结束后,进行为期3~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复发11例,对照组患者复发29例。观察组复发率为5.8%,优于对照组复发率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53,P<0.05)。

3 讨论

扁平疣为临床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该病主要是在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接触并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所致[2]。在疾病初期或者仅有少量皮肤感染时,运用物理冷冻治疗辅以抗病毒药物即可治愈该病,但对于数目多、感染面积大、感染时间长的扁平疣,常规治疗方法往往疗效欠佳。而扁平疣在青年人群尤其是青少年人群中高发,如若不能有效治疗扁平疣,不仅影响患者美观,更将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3-4]。因此,联合运用药物治疗扁平疣对于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有研究表明,人类乳头瘤病毒主要引起角质形成细胞增生、产生细胞空泡,导致局部皮肤内角质形成细胞显著增多增大,突出皮肤表面形成赘生物即为扁平疣[5-6]。当前治疗扁平疣主要以运用抗病毒药物、调节免疫功能辅助治疗为主。其中抗病毒药阿昔洛韦主要抑制病毒DNA复制合成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对休眠期病毒无明显作用;聚肌胞作为干扰素诱导剂,可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直接抑制病毒DNA复制合成而改善病情,两种药物均普遍用于皮肤科临床治疗[7]。近来新推出药物维A酸作为维生素A的衍生物,可调节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分化周期,抑制过度增长分化的角质形成细胞,促进皮肤颗粒层细胞增殖分化,促使表皮细胞更新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维A酸也能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功能,增加T淋巴细胞以及LAK细胞的杀伤活性;转移因子可激发机体细胞细胞免疫反应,对机体内病毒包括休眠期病毒进行抑制和杀灭[8]。两种药物联用,可弥补常规药物治疗效能的不足,提高疾病治愈的可能。

在本研究中,经过为期4周的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6%和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为5.8%,优于对照组复发率15.3%(P<0.05),表明转移因子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同时能显著降低治疗后疾病复发的可能。

综上所述,转移因子联合维A酸乳膏能够有效治疗扁平疣,安全可行,值得在疾病治疗中推广应用。

[1] 蔡玉玲,杨帆,莫衍石,等.综合疗法治疗面部扁平疣临床疗效分析[J].广西医学,2011,33(6):736-738.

[2] 陈晓阳,郑森,简仁杰,等.转移因子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4):52-53.

[3] 孙莉.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7):1019-1020.

[4] 董娅.转移因子胶囊联合中药外涂治疗扁平疣105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5,37(2):220-221.

[5] 杨蒙,徐莉,张晓冬.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联合0.1%维A酸乳膏治疗面部扁平疣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4):3044. [6] 陈洪岩,谢骅,黄晓辉.甘露聚糖肽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78例[J].实用临床医学,2014,11:35-36.

[7] 曹学,赵凤清.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在寻常性中重度痤疮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10):129-130.

[8] 曾桂林.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2014,20(15):136-13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080

湖北 433300 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医院皮肤科(褚娜)

猜你喜欢
扁平疣患处乳膏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治斑秃
温通活血乳膏对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TNF-α、IL-6、NF-κB表达的影响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配方筛选及工艺
咪喹莫特在扁平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点刺法配合冰柏液熏洗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氯霉素氧化锌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标准
鸡眼的中医外治方法
生黄豆治疗扁平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