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戊酸雌二醇用于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辅助治疗的价值评价

2016-06-15 14:54黄琴吴闽君
当代医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戊酸雌二醇宫腔

黄琴 吴闽君

不同剂量戊酸雌二醇用于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辅助治疗的价值评价

黄琴 吴闽君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戊酸雌二醇用于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32例,术后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戊酸雌二醇治疗,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 高剂量和中剂量组中度粘连患者治疗后3个月月经恢复率、宫腔形态恢复率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重度粘连患者治疗后3个月月经恢复率、宫腔形态恢复率及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术后12个月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增加戊酸雌二醇用药剂量能够提升中度宫腔粘连术后月经恢复率、宫腔形态恢复率及子宫内膜厚度,但中剂量与高剂量并无明显效果差异,且重度宫腔粘患者戊酸雌二醇不同剂量术后效果并无明显差异。

戊酸雌二醇;宫腔黏连;剂量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有效手段,术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和预防再次粘连也是治疗宫腔粘连的重要环节[1]。目前,临床上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和预防再次粘连的方案较多,包括弗利(foley)尿管水囊、防粘剂等与雌激素联合方案[2]。现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辅助应用弗利尿管水囊与不同剂量戊酸雌二醇联合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5月江西省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6例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初治病例,既往月经周期正常,手术均成功实施,术后复查可见基本正常宫腔形态。排除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者,有严重器质性疾病或感染者以及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患者均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32例。高剂量组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9.22±5.17)岁,病程2~12个月,平均(5.33±1.62)个月,中度粘连23例,重度粘连9例;中剂量组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30.11±5.02)岁,病程2~12个月,平均(5.35±1.77)个月,中度粘连24例,重度粘连8例;低剂量组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9.85±5.11)岁,病程2~12个月,平均(5.41±1.70)个月,中度粘连23例,重度粘连9例。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3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准备实施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术前禁性生活1周,术后常规放置14号弗利尿管水囊,充水4~6mL后放置3d再取出,同时连续3d给予头孢呋辛针1.5g/次,2次/d,静脉滴注。

术后1d即开始给予戊酸雌二醇(高剂量组8mg/d;中剂量组6mg/d;低剂量组4mg/d)治疗,1个周期为21d,前11d单纯口服戊酸雌二醇,后10d加服黄体酮胶囊(100mg/次,2次/d),周期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3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月经恢复率和宫腔形态恢复率,并比较3组患者手术前及治疗3个月后子宫内膜厚度以及术后12个月妊娠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月经恢复率和宫腔形态恢复率比较 高剂量和中剂量组中度粘连患者月经恢复率、宫腔形态恢复率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重度粘连患者月经恢复率、宫腔形态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3组患者月经恢复率和宫腔形态恢复率比较[%(n)]

2.2 3组患者手术前及治疗3个月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3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增长,与同组手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和中剂量组中度粘连患者治疗3个月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重度粘连患者治疗3个月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3组患者手术前及治疗3个月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x±s,mm)

2.3 3组患者术后12个月妊娠情况比较 3组患者术后12个月妊娠率分别为34.38%(11/32)、37.50%(12/32)和40.63%(13/32),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宫腔粘连发病因素复杂,任何引起子宫内膜破坏的因素都可引起宫腔粘连,其中妊娠所致宫腔粘连占90%以上[3]。近几年,随着宫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在治疗宫腔粘连方面效果和安全性均得到了肯定,但如何有效预防术后再次粘连以及促进内膜修复、提高妊娠率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4]。

目前,临床上在宫腔镜术后常辅助弗利尿管水囊、防粘剂等与雌激素联合进行治疗,在预防术后再次粘连以及促进内膜修复、提高妊娠率方面取得了显著临床效果[5],但雌激素用药剂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

戊酸雌二醇为天然雌二醇的戊酸盐,是临床常用的雌激素,能够通过刺激子宫内膜及间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达到促进子宫内膜基底层、腺体、间质以及血管增生和增厚的目的[6]。因此,戊酸雌二醇在促进术后子宫内膜生长和裸露区上皮化和预防术后再次粘连方面有显著效果[7]。本研究通过比较高、中、低3种剂量戊酸雌二醇的治疗效果发现,在各组中度粘连患者治疗效果方面,高剂量和中剂量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月经恢复率、宫腔形态恢复率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表明大剂量戊酸雌二醇的治疗效果更佳,在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增厚和促进宫腔形态恢复、月经恢复方面更具临床优势[8]。但高剂量和中剂量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月经恢复率、宫腔形态恢复率及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戊酸雌二醇用药剂量并不能够盲目增加,超过一定剂量后治疗效果不会出现明显提升[9]。至于确切剂量界定值尚需进一步研究明确,各地区患者不同研究结果也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在各组重度粘连患者治疗效果方面,3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月经恢复率、宫腔形态恢复率及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在重度粘连治疗方面增加戊酸雌二醇用药剂量并不能够明显增加治疗效果。另外,3组患者术后12个月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不同用药剂量并不会明显影响术后妊娠率。

总之,增加戊酸雌二醇用药剂量能够提升中度宫腔粘连术后月经恢复率、宫腔形态恢复率及子宫内膜厚度,但中剂量与高剂量并无明显效果差异,且重度宫腔粘患者戊酸雌二醇不同剂量术后效果并无明显差异,临床用药方案需酌情拟定。

[1] 柯玲.宫腔镜诊治子宫粘连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4, 20(6):65-66.

[2] 魏伟锋,吴成勇,杨海坤.尿管水囊联合雌激素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5,27(4):155-156.

[3] 梁焕瑜.宫腔粘连的临床诊治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1):27-28.

[4] 何艳,季菲,马彩玲,等.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68例近期临床效果的观察[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4,23(11):898-899,902.

[5] 苏瑞金.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放置充水球囊预防再粘连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8):3008-3010.

[6] 吴岭,崔超美.宫腔粘连术后使用不同剂量戊酸雌二醇联合宫内节育器预防再粘连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 31(16):33-34.

[7] 牟晓玲.戊酸雌二醇在宫腔粘连中的治疗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 2010,25(9):1274-1275.

[8] 常亚杰,张祖威,陈玉清.中重度宫腔粘连电切术后辅以人工周期治疗临床疗效观察[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34(1):104-108.

[9] 王明凯,王蔼明,尹善德,等.水囊联合不同剂量雌激素用于宫腔粘连辅助治疗的疗效观察[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4,35(7):667-669,70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085

江西 338025 江西省新余市妇幼保健院(黄琴 吴闽君)

猜你喜欢
戊酸雌二醇宫腔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微雌二醇人工抗原合成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介导17β-雌二醇抗血管平滑肌细胞氧化应激性衰老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18~F-雌二醇的质量控制研究
基础医学
不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丙戊酸血浆药物浓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