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临床对比分析

2016-06-15 14:54陈廷春
当代医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瑞替普阿替普溶栓

陈廷春

针对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临床对比分析

陈廷春

目的 探讨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患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共80例,按照患者的临床治疗应用药物不同,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均应用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应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与讨论。结果 观察组经临床治疗显效患者16例,有效患者21例,有效率92.5%;对照组经临床治疗显效患者12例,有效患者18例,有效率75.0%。观察组患者应用瑞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应用阿替普酶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组患者应用瑞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应用阿替普酶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中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瑞替普酶;阿替普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心肌梗死属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其临床发病率于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1]。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心肌梗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男性发病显著高于女性[2]。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多应用再灌注治疗,阿替普酶为较为常见的一种溶栓药物,但其临床溶栓治疗效果较为有限[3]。经多年来有关医学界人士的不断研究发现,瑞替普酶应用于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显著[4]。本次研究就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与讨论,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淮阳县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间收录的患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共80例,其中男49例,女31例,患者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4.12±1.23)岁。其中实验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55.56±0.25)岁;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4.85±0.41)岁。以上患者均经临床心电及心肌酶谱检查确诊为患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通过心电图表现可确定患者病变部位,其中前壁病变7例,单纯下壁病变11例,下壁合并正后壁病变16例,下壁合并右室病变15例,广泛前壁病变31例。患者病程4~18年,平均病程(10.05±1.13)年。患者发病时心绞痛持续时间8~30min,平均时间(14.35±2.12)min。以上患者中有22例患者合并患有高血压,13例患者合并患有糖尿病。按照患者的临床治疗应用药物不同,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经统计学软件对以上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及其他临床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较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进行溶栓治疗,入院后常规口服给予阿司匹林(上海信宜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423)及氯吡格雷(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5),静脉推注肝素(天津葛兰素史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90004)行基础治疗,具体每天应用阿司匹林300mg,每天应用氯吡格雷300mg,肝素4000mIU。对照组患者溶栓治疗选用阿替普酶(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国际公司,国药准字S20110051)进行临床治疗,具体每天50mg,稀释后分静脉推注8mg,其余药物应用静脉泵输入体内,控制输注时间在90min;观察组患者溶栓治疗选用瑞替普酶[爱德药业(北京)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30095]进行临床治疗,具体每天应用18mg稀释后行静脉推注,根据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可后续加用18mg。

1.3 疗效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以上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心率及血清酶峰值进行综合评价[5],具体分为临床治疗显效、临床治疗有效及无效3个评价等级。临床治疗显效:患者治疗后2~3h胸痛等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ST段抬高现象回降,加速性室性自主心率、房室或束支阻滞情况消失,患者血清酶峰值心肌磷酸激酶在治疗后16h内出现,心肌磷酸激酶同工酶于治疗后14h内出现;临床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2~3h胸痛症状缓解,心电图ST段抬高现象稍有改善,加速性室性自主心率、房室或束支阻滞情况有所改善,血清酶峰值心肌磷酸激酶在治疗后16h内出现,心肌磷酸激酶同工酶于治疗后14h内出现;治疗无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胸痛症状未缓解,心肌酶谱无变化,心电图无变化或有加重趋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以上观察组患者经临床再灌注溶栓治疗后,均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较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主要致病原因为梗死动脉血栓性栓塞,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致使形成血管栓塞,堵塞管腔[6]。临床针对此类疾病多应用再灌注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治疗内容包括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及溶栓治疗[7]。本次研究就溶栓治疗药物的溶栓效果进行研究与探讨,具体观察组患者应用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中,经临床治疗显效患者16例,经临床治疗有效患者21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2.5%;相比较对照组40例患者中,经临床治疗显效患者12例,经临床治疗有效患者18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5.0%。即观察组患者应用瑞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应用阿替普酶的临床治疗效果(P<0.05)。本次研究以上结果与汪红军、王云飞、刘军等[6-8]在文献中表述基本相符。综上所述,观察组患者应用瑞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应用阿替普酶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中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1] 吕云,高彦.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临床对比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1):1197-1199.

[2] 平凌云.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疗效比较[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3):359-360.

[3] 张建军.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2):146-147.

[4] 焦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患者应用瑞替普酶和阿替普酶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2(56):25.

[5] 帅锋利,宋剑琼,苏代泉.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0例临床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12):72-73.

[6] 刘军.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7):184-185.

[7] 王云飞,华琦,李静.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3,11(4):47-51.

[8] 汪红军,杨如山.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治疗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1):108-10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099

河南 466700 淮阳县人民医院心内科(陈廷春)

猜你喜欢
瑞替普阿替普溶栓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及机制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