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赵梅生 一生只做一件事

2016-06-15 09:25高伊琛
南方人物周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书画作品国家博物馆画室

高伊琛

赵梅生最大的梦想是将自己所有的画作捐献给国家,由历史评说作品的艺术价值

5月30日,92岁高龄的画家赵梅生将自己的两百多件书画作品及绘画用具、出版物等捐赠给了山西博物院,捐出的作品基本上涵盖了他艺术创作的各个时期。

他从艺生涯创作的三千余幅书画作品中,三分之一都赠予了社会。

这不是第一次,多年来,赵梅生先后将作品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中央美术学院、关山月美术馆以及家乡闻喜等地。

赵梅生4岁丧父,后因抗日战争逃难,和母亲生活在破窑洞里;15岁的时候险被日本人抓去当劳工,辗转逃离后又落入咸阳纱厂当童工;在32岁的时候,他被打成“右派”,备受折磨,被调往煤矿工作,面临5个子女难以哺养的困境。

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坚持每日作画,他的画室被称为“寒窑”,严冬时画室温度只有零下十几度,笔洗中的水常冻成冰又被他砸开。

虽然现在赵梅生以国画,尤其是花鸟画闻名,但他最初以漫画与连环画为主,在教学之余,出版过四本连环画,发表漫画千余幅。赵梅生曾说,艺术之魂,在于传承与影响。赵梅生的母亲擅剪纸与女红,他从小受母亲的影响开始涂鸦,然后在启蒙老师赵耀青的指导下学习古文与绘画。

转向花鸟画的最初,赵梅生觉得很困难,因为他想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笔墨,在花鸟画上走出自己的路子,形成属于自己时代的风格。所以他开始学习西画,自学水彩、油画、素描等,结合中西绘画中的相关元素,尝试各种构图与笔法,最终展现出了“赵家花鸟”的特色。

赵梅生最擅长画的是梅花,在他豪迈开张、老辣沉着的画风下,梅花更为浓烈奔放。他与梅有缘,因为出生在腊月,父亲为他取名“梅生”,战乱磨练了他不屈的个性,这种梅一样的性格,也体现在了他的绘画上。

著名画家鲁慕迅评论过,赵梅生的画中隐隐有一种内在的孤傲之气,并不锋芒外露,更没有那种剑拔弩张的霸悍之态;他的画又朴实率真、平易近人,但却没有甜俗迎合之意。

上世纪50年代,他和同事一道克服困难,筹建了太原市第一中学,上世纪80年代初,又与同行创建了太原画院。作为主要筹建者,他本有机会担任院长,离开校园成为专职画家,但是他舍不得离开校园,只做了兼职的画院副院长。

绘画是他一直以来的追求。他多次在日本、东南亚、加拿大等地举办画展,作品也被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所办的“雪海流香——赵梅生90艺术回顾展”开幕式上,赵梅生将自己的50年教书之路、70年绘画之路上支撑的动力归为学习,在他看来,要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更方便服务教学。从16岁起,他就开始教学生画画,从儿童教养院到小学、中学、师专、师范,在讲台上一站就是半个世纪。

赵梅生说,自己一生做了两件事,一个是教书,一个是画画,教的是美术,画的是花鸟,总的来说,还是忠于一件事。而人这一生,若能成这一事,就算时光没有白白流逝了。

猜你喜欢
书画作品国家博物馆画室
博物馆之夜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
老鹰画室
第一批孩子慧智画室随笔
芬兰国家博物馆扩建项目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宝贝在哪儿?
少儿书画作品8幅
创意画室
书画作品欣赏
书画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