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家庭教育遭遇“中年危机”

2016-06-15 18:26韦博
现代家长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子带回家冲突

韦博

初中生家庭产生的特有问题不仅是由于孩子自身的心理变化导致的,也与家长的变化以及家庭的整体需求有很大关系。大部分初中生的家长已进入中年,本次调查,有91.38%初中生的父母年龄超过36岁,正处于发展心理学所讲的成年中年期,他们正遭遇来自生理、工作、婚姻、子女教育和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的困境。在工作方面,受到来自年轻后辈的压力;婚姻方面,夫妻关系趋于平淡;获得的社会关注和支持较少,更容易陷入独自应对和解决问题且孤立无援的处境……这些现象被人们称之为“中年危机”,初中生家庭教育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些中年危机的干扰或影响。

调查发现,仅有25.21%的初中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没什么冲突”。也就是近八成的家长在工作与家庭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冲突的表现之一是时间冲突,近20%的家长觉得最困扰自己的教子问题之一就是“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冲突的另一个表现是工作中产生的负面情绪影响家庭氛围。选择从不“把工作中的烦恼、压力带回家”的仅为28.34%,即超过70%的家长会不同程度地将工作中的烦恼和压力带回家。通过父母对比发现,尽管更多的父亲感受到工作与家庭的冲突,但母亲将负面情绪带回家的比例较父亲高5%。

父母们如何调适角色冲突呢?选择“工作做出调整”的为28.13%,选择“尽量挤时间陪伴家人”和“物质弥补”的分别为46.97%和5.46%,而选择“无奈,没办法”的为19.43%。有意思的是,当孩子认为父母工作状态“不太好”时,就会认为父母家庭教育“很不合格”。相反,当孩子认为父母工作状态很好时,大部分孩子认为父母家庭教育“非常合格”。

调查中,超过三成的学生认为父母关系“不太融洽”,甚至“很糟糕”,仅有7.54%的学生认为父母关系很亲密。可见,孩子眼中的父母关系相对平淡,不和谐、不融洽的比例较高。

在夫妻满意度方面,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自评和互评“比较合格”的比例均在六成左右,认为“不太合格”的比例也均超过两成,即夫妻双方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满意度属中等偏下水平。随着夫妻双方在家庭教育中自我评价和对配偶评价的降低,如“意见不一致常争执”“不顺心时爱唠叨”“无心犯错也常被责备”等的比例也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也就是说,夫妻在家庭教育中的满意度将直接影响家庭氛围,进而影响子女的成长。

在调查“遇到烦恼时您多数会向谁倾诉”时,尽管“爱人”是第一情感倾诉对象,但比例不足三成,与“自我调节”比例相当。

调查显示,初中生家长遇到教子困惑会第一时间求助身边人(老师、爱人、朋友和同事)。其中,老师作为准专业人员,具备一定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倍受信任,比例为21.63%,向爱人、朋友和同事寻求家庭教育帮助的比例次之,通过网络获得信息资源支持的仅为4.99%,通过专业途径,如专业人员和书籍报刊的比例则更小,分别为3.22%和2.77%。

当问家长“目前最困扰您的教子问题有哪些”时,选择“缺乏家教知识和方法”“遇到教子问题不知道向谁求助”的比例位列11个教子困惑的第3和第7位,比例分别为33.01%和17.49%。而这两类教子困惑的解决必须依赖专业机构和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知识普及和实践性指导。

猜你喜欢
教子带回家冲突
“虎虎大睡”把非遗带回家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把健康带回家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教子无方
把健康带回家
“不靠谱”的教子经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
把星星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