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早教成心理虐待

2016-06-15 18:28霍准
现代家长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课适龄阳阳

霍准

父母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最好是能让孩子在游玩中学到知识,比如带孩子逛公园时,随时随地向孩子灌输知识。而让孩子一味地背书、写字,违背孩子天性对幼儿实行过度的早期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心理虐待。

两岁的阳阳原本活泼好动,爱玩爱笑,可是最近半个月来,阳阳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白天,阳阳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夜里常常被惊醒、做噩梦等。

多项检查显示,阳阳的身体状况没有任何问题,医生向阳阳的妈妈仔细询问孩子的生活习惯,终于了解病因所在:两个月前,望子成龙的妈妈开始对阳阳实施早教,每天让阳阳看一个半小时的英语会话光盘,再做一个小时左右的智力开发游戏,生性好动的阳阳很不适应。医生诊断,这可能是早教惹的祸,违背天性对幼儿实行过度的早期教育,对幼儿已形成了一种心理虐待。

家长们要明白,在学前阶段,孩子对于学习的体验应该是快乐的、美好的,远比掌握多少知识重要。在这一点上,犹太人的理念值得借鉴。据说,犹太人把书涂上蜜给很小的孩子,让孩子们对书建立第一印象:书是好东西,书是甜的,从而让孩子爱上书。一个人的成功不光需要智力,非智力因素往往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家长要充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的时期。不过,专家也指出,早教内容必须适龄化,而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早教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

专家提醒,适龄早教远远不是混龄的早教中心可以完成的。适龄教育需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进行相关的教育。它需要家长的亲自参与,与婴幼儿之间形成以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爱和温暖中体会到欢乐的同时,轻松学到知识。如0岁至1岁的孩子,要养成好的作息习惯,进行动作、语言训练;1岁至2岁的孩子,则应在快乐的亲子互动中,探索世界,认识自我,并锻炼体魄,促进语言发育;2岁至3岁的孩子,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对阅读的兴趣。

很多家长认为宝宝才是早教课上的重点教育对象,所以即使自己留下来陪宝宝也不会集中注意力,经常随意走动、接电话、刷微博、玩游戏、聊天……

专家指出,家长也是早教课的主要教育对象,早教课的意义在于帮助父母建立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了解育儿知识,及时把握宝宝的敏感期,协助宝宝一起感受新事物。同时,让家长懂得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兴趣和能力。好的早教中心还强调亲子互动,使家长通过与孩子共同游戏,掌握一些教育的方法与技能。

猜你喜欢
教课适龄阳阳
红色主题儿童绘本的适龄性研究
浅谈公开不充分的判断与审查实践
交换秘密
要账
“全面二孩政策”下我国适龄女性反就业性别歧视制度设计
适龄不结果板栗低产园改造技术
吓人的尖叫课
香港国民教育争议中开课
水上乐园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