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自贸区的跨境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研究

2016-06-15 14:15郑茜文等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自贸区跨境电商

郑茜文等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以自贸区为背景,基于零售商在自贸区内设立保税仓库,对进口商品进行保税再通过电子商务进行销售,这一自贸新模式条件下,对跨境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进行了协调研究。分析与比较跨境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在分散式决策与集中式决策下,各供应链成员与总供应链的最优定价和利润情况。为了实现总供应链利润的最大化,通过构建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模型达到帕累托最优。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进一步验证该收益共享契约对跨境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有效性,并得出相关结论,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跨境电商 自贸区 供应链协调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涌现了一大批电子商务网站(如淘宝、亚马逊等),它们利用商品的多样化、价格低廉等优势吸引消费者。如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在网上商城购买商品,甚至有许多人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而选择跨境购买国际商品。跨境电商逐渐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趋势。

然而,虽然国内的跨境电商市场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存在语言限制、国际配送时间长、消费者权益无法受到保护等问题,这些都阻碍了市场的发展。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建立,这一状况有所改善。上海自贸区建立后,相关政策的放宽,为跨境电商提供了更宽松的融资环境,为中国的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持。其中,跨境电商的自贸新模式因其安全、快捷、方便等优势迅速发展,已成为当今跨境电商的新热点。

而随着自贸区的成立,跨境线下零售行业也快速发展。在上海自贸区,已经开设了多家进口商品直销中心,进口商品供不应求。如今的消费者既可以通过线下渠道如进口商品直销中心购买,也可以通过线上渠道如“跨境通”等跨境电商平台购买到海外商品。

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双渠道供应链问题作了许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DAN等人(2012)研究发现需求比例的增加以及对零售渠道的顾客忠诚度极大地影响了零售商的服务和定价决策,而零售商的服务同时也影响着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定价策略。Li等(2015)评估了电子书与实体书的市场结构参数,研究了在不同的版权、启动模式和分销渠道上如何影响出版商的定价选择。Chen(2015)研究得出定价和合作广告策略影响双渠道供应链竞争。Lu等(2015)的研究认为如果制造商所构建的电子平台是具有充分竞争力的,那么使用电子平台成为制造商推广产品的一个有用策略。Zhang等(2016)认为过度关注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公平问题,不仅不利于制造商,也会使零售商的利润减少。肖剑等(2009)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双渠道供应链中,当制造商在传统模式时批发给零售商的价格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制造商在电子渠道与零售商合作,能给制造商和零售商带来更大的利润。覃艳华(2015)基于顾客需求受双渠道销售价格以及各渠道自身消费者参照价格影响,研究分析了在集中式决策、分散式决策下的双渠道定价策略问题。张光明等(2014)提出了零售商代发货模式,构建代发货双渠道供应链模型,并通过逆向收益共享契约对代发货双渠道供应链进行协调。

目前对于双渠道供应链的研究大多数仍集中在制造商拥有网络直销渠道的制造商双渠道供应链或者零售商代发货供应链,对零售商拥有网络渠道的零售商双渠道模型的研究仍然较少。Huang等(2009)研究了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中,零售商在电子渠道按照四种不同的自治程度所做出的定价策略。季磊磊等(2015)研究分析了零售商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在分散式决策和集中式决策下供应链的定价策略,并对其进行协调。张辉(2013)通过对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中在分散式决策和集中式决策下的供应链总利润进行分析,并设计了3种收益共享契约,最终研究发现只有第三种收益共享契约能够对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进行协调。

由于跨境电商这一概念尚新,目前关于研究双渠道供应链的文献鲜少涉及到跨境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而随着零售商在跨境电商这一行业的蓬勃发展,研究跨境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本文所研究的,是在自贸区环境下,基于自贸新模式(零售商在自贸区内设立保税仓库)的跨境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协调问题。

问题描述与符号说明

本文研究的是在自贸区环境下,由一个海外制造商与一个国内零售商所组成的跨境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协调问题,如图1所示。首先,国内零售商确定总订单量,其中线下渠道的需求为dr,线上渠道的需求为dm,海外制造商根据其订单量以批发价格w将单位成本为c的产品出售给在自贸区内的零售商。国内零售商从海外通过航空、海运等模式将商品运到国内自贸区,再在自贸区分别以线下渠道(即通过在自贸区内开设进口商品直销中心等方式线下零售)和线上渠道(在自贸区内设立保税仓库,将商品运到保税仓库内存储,通过线上销售,再以快递的方式分别将货物寄给消费者)销售商品,线下渠道销售的价格为pr,消费者通过线上渠道所支付的总价格为pe,其中包括商品在线上渠道的销售价格、商品的行邮税及快递费用等。a表示为该商品在线下渠道流通的进口税款,商品在线下渠道流通时,需要缴纳进口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税款;b表示为商品在线上渠道流通时所需要缴纳的进口税款,主要以行邮税为主。采用价格敏感的线性需求函数形式,线下渠道和线上渠道的市场需求量分别为:

(1)

(2)

在双渠道供应链中,市场需求的变化不仅受到本渠道价格的影响,同时其他渠道的价格的交叉影响。S(S>0)表示为市场的总需求量,θ(0<θ<1)表示为双渠道中线下渠道的市场份额,β(0<β<1)表示为同一渠道下需求价格弹性系数,ρ(0<ρ<1)表示为两种渠道之间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m表示在双渠道供应链中海外制造商的利润函数,r表示国内零售商的利润函数。

根据上述参数关系,可得在跨境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中,海外制造商与国内零售商的利润分别为:

(3)

(4)

双渠道供应链的总利润为:

(5)

在模型中,假设c

跨境零售商双渠道的决策模型

在跨境零售商双渠道决策模型中,主要分为分散式决策模型与集中式决策模型两种。上标“D”表示为分散式决策模型,上标“C”表示为集中式决策模型,上标“*”表示为最优解

(一)分散式决策模型

分散式决策指的是在跨境双渠道零售商供应链决策过程中,海外制造商与国内零售商均以各自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该模型中,海外制造商与国内零售商进行Stackelberg博弈,其博弈顺序具体如下:首先由海外制造商确定其商品的批发价格w,然后国内零售商根据商品税率等因素再决定其线下渠道销售价格为pr,线上渠道销售价格为pe。

根据逆向归纳法,对国内零售商的利润函数式(4)分别对pr与pe求偏导,并令其一阶导数为零,可求得分散式决策下国内零售商的反应函数为:

(6)

将国内零售商的反应函数式(6)代入海外制造商的利润函数式(3)中,求关于w的一阶偏导,得到海外制造商的最优批发价格为:

(7)

再将海外制造商的最优批发价格式(7)代入国内零售商的反应函数式(6)中,可得国内零售商线下与线上渠道销售的最优价格为:

(8)

(9)

将式(8)、式(9)代入式(1)、式(2)中,可得在分散式决策模型中,国内零售商线下和线上渠道的市场需求量为:

(10)

(11)

将式(7)、式(8)、式(9)代入式(3)、式(4)、式(5)中,可得在分散式决策模型中,海外制造商、国内零售商的利润函数以及整个跨境供应链的总利润函数为:

(12)

(13)

(14)

(二)集中式决策模型

集中式决策指的是在双渠道供应链中将海外制造商和国内零售商作为一个整体组织,该组织的管理者在做出决策时是以整个供应链利润的最大化为基准。在该模型中,此时整个跨境双渠道供应链的利润函数为:

(15)

对式(15)求关于pr与pe的一阶偏导,并令一阶偏导都等于零,联立方程可得跨境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在集中式决策模型下的最优定价为:

(16)

(17)

将式(16)、式(17)代入式(1)、式(2)中,分别可求得在集中式决策模型中线下和线上渠道的市场需求量为:

(18)

(19)

将式(16)、式(17)代入式(15)中,可得在集中式决策模型中双渠道供应链系统的最优总利润为:

(20)

命题1:

假设a=b,即商品在线下渠道销售与在线上渠道销售所需要缴纳的税款相等,可得到以下命题:

1.在集中式决策下,当满足<θ<1 时,跨境商品在线下渠道的最优销售价格比在线上渠道的最优销售价格高;当θ=时,跨境商品在线下渠道的最优销售价格等于在线上渠道的最优销售价格;当0<θ<时,跨境商品在线下渠道的最优销售价格比在线上渠道的最优销售价格低。

证明:从式(16)、式(17)中可得:

证明完毕。

2.在集中式最优决策下,当满足<θ<1 时,跨境商品在线下渠道的市场份额比在线上渠道的市场份额高;当θ=时,跨境商品在线下渠道的市场份额等于在线上渠道的市场份额;当0<θ< 时,跨境商品在线下渠道的市场份额比在线上渠道的市场份额低。

证明过程同上。

3.在集中式最优决策下,跨境商品在线下渠道和线上渠道的最优销售价格差与其需求量差成正比例关系,并且比值等于同一渠道下需求价格弹性系数β与两种渠道之间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ρ之和的倒数。

证明:

由上可知:

由此可得:,证明完毕。

命题2:

在分散式和集中式决策下,自贸区内零售商线下渠道的市场需求量dr随着商品在线下渠道所需缴纳的进口税款a的增加而减少,随着商品在线上渠道所需缴纳的进口税款b的增加而增加;自贸区内零售商线上渠道的市场需求量dm随着商品在线上渠道所需缴纳的进口税款a的增加而减少,随着商品在线下渠道所需缴纳的进口税款b的增加而增加。

证明:分别对式(10)、(11)求关于a、b的一阶偏导,分别可得:

证明完毕。

集中式决策下证明同上。

跨境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协调

根据过往学者的研究以及上述跨境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决策分析可发现,在供应链系统,制造商与零售商在进行博弈的过程中,由于只片面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会使得整个供应链系统在分散式决策下的收益小于在集中式决策下的收益,产生双边际效应。双边际效应会使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低下,因此,为协调跨境零售商供应链,将采用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使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利益自由分配,达到帕累托最优或者帕累托改进状态。

海外制造商为激励国内零售商与其合作,首先以较低的批发价格wc提供给零售商,而对于国内零售商双渠道销售的总销售收益(不含税),国内零售商和海外制造商分别按照λ(0<λ<1)和1-λ比例进行共享。上标“R”表示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模型。

这时,海外制造商和国内零售商的利润函数如下:

(21)

(22)

命题3:

在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下,当海外制造商的商品批发价格为wc=λc时,跨境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系统达到协调。

证明:根据逆向归纳法,对国内零售商利润函数式(22)求关于pr、pe的一阶偏导,并使其分别等于零,得到零售商的反应函数:

(23)

欲使得整个双渠道供应链系统协调,那么在分散式决策下的最优价格策略与在集中式决策下的最优价格策略应该分别相等,即:

pr(wc)=prc*,pe(wc)=pec*

求解得,当wc=λc时,有成立。

将pr(wc)、pe(wc)、wc=λc代入式(21)、式(22),分别可得协调后海外制造商和国内零售商的利润为:

(24)

协调后的跨境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总利润为:

(25)

证明完毕。

命题3说明通过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进行跨境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系统协调,达到供应链系统的利润最大化。但是,对于供应链系统中的每个成员中的理性决策者来说,自身的利益更为重要。只有保证了自身的利益,即当供应链的成员在契约下的利润比在分散式决策下的利润大,该契约才会被执行。因此,为了使契约在保证海外制造商与国内零售商的共赢的同时,实现供应链成员的帕累托改进,应确定其共享参数的适应范围。

若调整好参数λ的范围,使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参数满足式,那么说明海外制造商与国内零售商愿意接受该契约,跨境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可实现帕累托改进。

算例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收益共享契约在协调跨境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的有效性,将通过具体算例进行分析。以进口咖啡为例,假设某品牌进口咖啡进入自贸区内的市场需求总量为:S=100,其中线下零售渠道所占的市场份额比例:θ=0.6,参数β=2,ρ=0.8,c=10,w=20。

根据海关税则,咖啡进口关税税率为10%,咖啡的进口增值税税率为17%,进口咖啡的行邮税为10%,假设进口咖啡运入自贸区内的平均完税价格为25,那么:

线上渠道流通的进口税款:

a=25×10%+(25+25×10%)×17%=7.175

线下渠道流通的进口税款:

b=10%×pe

经过计算,可得在集中式决策下供应链的总利润为:C* =433.5644,在分散式决策下国内海外制造商利润为mD*=211.4762零售商利润为rD* =108.9419,mD*+rD*=320.4181

经过协调之后,海外制造商与国内零售商的利润分别为:mR*=(1-λ)C* =433.5644(1-λ),rR*=433.5644λ。那么当0.2512<λ<0.5122 时,双渠道供应链能够达到有效地协调,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海外制造商与国内零售商的利润变化量是关于参数λ的单调函数。其中,海外制造商的利润随参数λ的增大而单调递减,而国内零售商利润变化量随着参数λ的增大而单调递增。两条变化曲线与y=0相交于A点与B点,其中交点A所对应的λ值为0.2512,而交点B所对应的λ值为0.5122。如图2所示,当0.2512<λ<0.5122时,协调后的海外制造商与国内零售商的利润均高于协调前的利润,且两者利润之和等于在集中式决策下的供应链总利润,达到帕累托改进,供应链得到有效地协调。

参数λ取不同值时海外制造商与国内零售商利润的具体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

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自贸区环境下,基于自贸新模式(零售商在自贸区内设立保税仓库)的跨境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协调问题,通过利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构建了跨境零售商双渠道的决策模型,给出了在分散式决策下与在集中式决策下的最优均衡解。了解到由于双边际效应,导致在分散式决策下供应链总利润小于在集中式决策下供应链的总利润。因此,通过构建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模型以实现跨境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进一步验证该收益共享契约对跨境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有效性,得到在参数λ的一个变化范围下可实现跨境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的完美协调。

然而,商品跨境销售是一个更复杂的过程,本文并没有考虑海外商品运至国内所产生的例如航运费等费用,也没有考虑零售商在自贸区内设立保税仓库,将海外商品放入保税仓库所产生的仓储等费用,然而这些费用在实际的跨境商品销售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跨境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模型进行扩展可作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参考文献:

1.DAN B, XU G Y, LIU C. Pricing policies in a dual-channel supply chain with retail services[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2, 139(1)

2.LI Y J,LIN Z X,SWAIN A.“Do the electronic books reinforce the dynamics of book supply chain market?”-A theoretical analysi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5(245)

3.CHEN T H.Effects of the pricing and cooperative advertising policies in a two-echelon dual-channel supply chain[J].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15(87)

4.LU Q H,LIU N.Effects of e-commerce channel entry in a two-echelon supply chain: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ingle- and dual-channel distribution systems[J].Int.J.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5(165)

5.ZHANG F,MA J.Research on the complex features about a dual-channel supply chain with a fair caring retailer[J].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2016(30)

6.肖剑,但斌,张旭梅等.双渠道供应链电子渠道与零售商合作策略研究[J].系统工程报,2009,24(6)

7.覃艳华.基于价格参照效应的双渠道供应链定价策略与协调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9(2)

8.张光明,赵士南.基于零售商代发货模式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J].工业工程,2014(6)

9.HUANG W,SWAMINATHAN J M.Introduction of a second channel: Implications for pricing and profit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9, 194(1)

10.季磊磊,田大钢,慕飞飞.零售商双渠道下闭环供应链协调策略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36(2)

11.张辉.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定价决策及协调性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3,15(4)

12.徐广业,但斌,肖剑.基于改进收益共享契约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0,18(6)

猜你喜欢
自贸区跨境电商
关于对跨境电商店铺名的研究
天津自贸区辐射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