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瓶阳光半瓶阳光

2016-06-16 13:41王清铭
福建文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华兹华斯成年人瓶子

王清铭,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仙游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散文集《半瓶阳光与一扇心窗》等三部,作品入选《大学语文》、香港语文课本和中小学语文教材,十篇散文被编为全国各地市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在《星星》《诗歌月刊》《绿风》《扬子江诗刊》等刊发表诗歌三百多首。

这是春天一个明媚的早晨,树叶上的露珠眨着眼珠,正探头打量这个新鲜的世界。

屋前的空地上,小女儿站立着,像一棵小树。黑色的眼瞳眨巴着,她伸出手,不时往空中轻轻一拈。阳光镀亮了她仰起的双颊,仿佛有两朵小红云飘到她脸上了。

“孩子,你在做什么?”我走过去。

她向我一摆手,说:“别过来,我在捉阳光哩。”

“捉阳光?”我十分好奇,“阳光捉得住吗?”

“能!”她手指不远的地方,那里放一个小玻璃瓶,在阳光下闪射柔和的光芒。

“我捉了半瓶子阳光了!”说话时,女儿的眼神很亮。 我走近一看,早晨的阳光刚好照亮半个瓶子,这就是女儿所捉的半瓶子阳光了。

我走到她身边,问:“你怎么知道你抓住了阳光?”

“知道。风走过来,树叶有声音;阳光走过来,水里有亮亮的波纹。”

我朝远处望,前边的一条小河真的泛起明亮的阳光。

“抓到阳光时,手会暖暖的。”女儿边说边把手上的阳光轻轻放进小瓶子里。

我伸出手,手心果然有一点暖意。难道我也抓住了阳光了?我童心大发,兴奋地叫嚷起来:

“我也捉住阳光啦——”

女儿慌忙止住我,说:“小声点!你这一吵,会把阳光吓跑的。”

我在屋内埋头工作,突然发现一束阳光正悄悄地向我靠拢。挺直腰,我看见女儿正拿一面小镜子往屋内反射太阳。看见我从书堆中仰头,就冲我摆手,说:“爸爸快看,阳光走到我们屋里来了。”

她的手一颤动,镜子里反射过来的阳光就满屋子游动了。有几缕顽皮的光线跳上我的书桌,倏地钻进我敞开的心里来了,于是我的心也暖了,感觉体内也有一条河流在流动,波光潋滟的。

太阳渐渐落山,阳光越暗淡了。女儿守着那个瓶子,看见我走过来,她幽幽地说:“阳光又流走了。我看到她手上的阳光只有浅浅的一层了。”

“爸爸,阳光灭了。”她突然向我喊了一句。

阳光灭了?我纠正说:“不是灭了,是太阳落山,阳光暗了。”

“不!阳光是灭了。”女儿很倔强,“阳光是灯。”

天暗了,我拉亮了屋内的灯,突然想起女儿所说的“阳光是灯”的话,觉得这满屋子的灯光也是阳光了。坐在电脑前,我写下了华兹华斯《彩虹》里的一句诗:“儿童是成人的父亲。”

(刊于《语文报》2008年4月9日)

写作感言:

梵高在生活的黑暗中,画了激情迸射、阳光燃烧的《向日葵》;尼采把自己升起,成空中的一轮太阳;巴尔蒙特说,“为了看阳光,我来到世上。”

阳光是美,是纯,是真,是温馨,是柔情,是超脱,是空灵……是女儿手中的那半瓶的童真和诗意。在六岁女儿的心中,无形的阳光可以被捉住,用瓶子装起来,阳光还会被吓跑,阳光像流水一样会流走,甚至像灯一样会熄灭。世界在儿童的眼中,充满了我们成年人难以想象的盎然诗意,我们的眼睛被功利和实用蒙住了,在诗意感受方面,我们是真正的“瞎子”。用儿童的眼瞳去看待世界,用无瑕的童心去触摸世界,我们才会真正感受世界美好得如阳光,如流水,如花开的声音。

在心灵对诗意的直觉方面,儿童是诗人,是哲学家,成年人应该向孩子学习。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在诗歌中写道:“儿童是成人的父亲,/但愿我这一生的旅程,/贯穿了对自然的虔诚。”华兹华斯还认为:“儿童是心灵的播种期。”儿童心灵的门窗总是敞开的,他们有许多成年人被生活磨钝了的敏锐、纯真和灵感。山山水水,草草木木,花花鸟鸟,星星月亮都会给儿童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印象,引发他们联翩的浮想。儿童是大自然的孩子,他们的诗意目光能给我们很多的心灵启迪。从某种意义来说,儿童是成年人的父亲。

猜你喜欢
华兹华斯成年人瓶子
植物批评视域下的华兹华斯诗歌研究
成年人是如何渐渐失去朋友的
瓶子赛跑
为什么灌满水的瓶子不易破
瓶子赛跑
成年人爆笑日常
华兹华斯对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的影响
华兹华斯田园诗歌的圈地叙事
成年人的辛苦
风景、地方与浪漫主义——华兹华斯的湖区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