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头泡蓄滞洪区启用时不安全人口安置方案剖析

2016-06-17 08:07于景弘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保障措施

于景弘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胖头泡蓄滞洪区启用时不安全人口安置方案剖析

于景弘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摘要:胖头泡蓄滞洪区位于黑龙江省肇源县西部,嫩江、松花江干流左岸,是松花江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涉及肇源县10个乡镇、70个村(含7个独立单位)、210个自然屯;预测2020年总户数为54499户,总人口为175880人。当胖头泡蓄滞洪区的启用时,需对区内不安全人口实施安置,文章首先根据蓄滞洪区分洪时的设计水位对不安全人口进行了评估和界定,给出了就地永久安置(安全区)、就地临时安置(后靠)、临时转移安置3种不安全人口安置方案,并提出了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胖头泡蓄滞洪区;不安全人口;安置方案;保障措施

1地理位置、范围

胖头泡蓄滞洪区位于嫩江、松花江干流左岸,我省肇源县的西部。北以南引水库的北部堤坝为界,东以安肇新河下游的右侧堤防及林肇公路仁和堡至大兴公路段为界,西以老龙口至西北岔的嫩江堤防为界,南为松干堤防,总面积约1 994 km2。

2调度方案

胖头泡蓄滞洪区是松花江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松花江防总的松花江洪水调度应急方案,经预报哈尔滨水文站断面洪峰流量超过堤防设计流量17 900 m3/s(水位120.9 m),而且水位还将上涨时,启用月亮泡、胖头泡蓄滞洪区。顺序是先启用月亮泡、后胖头泡。根据流域防洪规划的调洪成果可知:胖头泡蓄滞洪区100 a一遇洪水不启用,发生200 a一遇洪水时可应急启用。

胖头泡蓄滞洪区的启用由松花江防汛总指挥部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由黑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洪水预报由黑龙江省水文局根据江桥以上各水文站的流量情况综合分析后,在洪峰到达江桥站前两天发出警报,决定是否分洪,并实施不安全人口安置预案。

3区内总人口预测

区内涉及肇源县10个乡镇、70个村、210个自然屯,2010年总户数为5.28万户,总人口为17.0万人。根据国家有关人口政策和省人民政府确定的计划生育政策,并结合项目区各县(市、区)近几年的实际人口增长情况和相关统计资料综合确定,项目区内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2‰。2020年总户数为54499户,总人口为175 880人。

4不安全人口界定

根据蓄滞洪区选定闸堤结合方案的调洪规模,区内设计水位131.67 m,安全水位取设计水位+0.5 m超高,即132.17 m,即132.17 m以下为不安全人口,132.17 m以上为安全人口。根据1/1万地形图和现场调查,对蓄滞洪区内的村屯所处地面高程人口分布情况,区内2020年预测总人口中,其中不安全户数33033户,不安全人口107036人,安全户数21466户,安全人口68844人。详见表1区内不安全户数、人口统计表。

表1 区内不安全户数、人口统计表

5不安全人口安置方案

5.1安置的基本原则

根据《蓄滞洪区设计规范》,蓄滞洪区人口转移安置应根据蓄滞洪区的分类、地理位置、地形条件分别采取安全区、安全台、安全楼或外迁方式进行永久或临时安置。对运用机率较低的一般蓄滞洪区,人口安置可采用安全区、安全台永久安置和临时转移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对人口较集中的村、镇可结合乡镇城市化建设规划修建安全区。

根据流域防洪规划,胖头泡蓄滞洪区启用标准为100 a一遇以上。考虑到胖头泡蓄滞洪区的启用机率较低,属于一般蓄滞洪区,结合现有道路情况、安置区条件、肇源县县委县政府《胖头泡蓄滞洪区紧急避险预案》、群众意愿等,尽量按行政隶属关系就近转移人口,蓄滞洪区内的不安全人口以向区外保护区、区内安全区和区内面积较大、高程较高的高岗地撤退转移为主、就近永久安置和就近临时安置为辅。

5.2安置方案

5.2.1就地永久安置(安全区)

对人口集中和工业化较强的新站、茂兴、义顺、古恰4个乡镇建设为安全区,除安全区内的不安全人口就地永久安置外,还可将本乡镇所属的完全转移的村屯人口转移到安全区内。

本次设置安全区4个,共安置村屯16个,共14967户,40564人,占区内人口总数的23%;其中就地永久安置不安全户数8794户,不安全人口24775人,占区内不安全人口总数的23.0%。

新站安全区隶属于新站镇,区内有5个村屯,分别隶属于新合村、新站村、新站镇;安全区总9587户,24318人,其中就地永久安置不安全户数4207户,不安全人口10756人。

茂兴安全区隶属于茂兴镇,区内有2个村屯,分别隶属于幸福村、光明村;安全区总2933户,7205人,其中就地永久安置不安全户数2406户,不安全人口5909人。

义顺安全区隶属于义顺乡,区内有3个村屯,分别隶属于革志村、皮革工业园区;安全区共1202户,4060人,其中就地永久安置不安全户数936户,不安全人口3129人。

古恰安全区隶属于古恰镇,区内有1个村屯、头台油田指挥部,隶属于古恰村和头台油田;安全区共1245户,4981人,其中就地永久安置不安全户数1245户,不安全人口4981人。

5.2.2就地临时安置(后靠)

就地临时安置的基本条件:一是高岗面积比较大,人口较多,二是对于村屯房基高程位于安全水位132.2 m以上的比例在50%以上的村屯。本次就地临时安置的村屯有34个,其中古龙镇15个,新站镇3个,义顺乡3个,超等乡3个,浩徳乡2个,头台镇1个,大兴乡2个,民意乡3个。共12996户,45647人,占区内人口总数的26.0%;其中就地临时安置不安全户数6401户,21975人,占区内不安全人口总数的20.5%。占后靠总人数48.1%。

5.2.3临时转移安置

本次对于村屯房基高程均位于安全水位132.2 m以下的村屯,或人数较少在附近没有大面积的高岗的村屯,以及邻近安全区的村屯实施完全转移,转移的地点一是安全区,二是蓄滞洪区外,三是区内面积较大,高程较高的自然高地。

本次临时转移安置的村屯有150个,其中古龙镇8个,新站镇15个,茂兴镇21个,义顺乡29个,超等乡28个,浩徳乡17个,头台镇2个,大兴乡4个,民意乡4个,古恰10个,肇源农场3个,茂兴林场1个,西湖渔场1个,茂兴湖渔场1个,种畜场6个。共22458户,75316人,占区内人口总数的42.8%;其中不安全户数17838户,人口60286人,占区内不安全人口总数的56.3%。占完全转移人口总数的80%。详见表4.6-7完全转移村屯统计表。

转移到安全区的村屯有64个屯,共12634户,40345人。占转移总人口的53.6%,其中转移到新站安全区的村屯有18个屯,总4541户,14477人。转移到茂兴安全区的村屯有23个屯,总5103户,15379人。转移到义顺安全区的村屯有15个屯,总1856户,6008人。转移到古恰安全区的村屯有8个屯,总1134户,4481人。

转移到蓄滞洪区外的村屯有16个屯,共1162户,4081人。占转移总人口的5.4%,其中转移到薛家围子的村屯有4个屯,共299户,1237人。转移到同心村的村屯有3个屯,共163户,664人。转移到联结村的村屯有5个屯,共417户,1229人。转移到通兴村的村屯有2个屯,共113户,304人。转移到兴发村的村屯有2个屯,170户,647人。

转移到区内高岗的村屯有70个屯,总共8662户,30890人。占转移总人口的41%,其中转移到区内古龙屯高岗的村屯有7个屯,共752户,2640人。转移到区内道宝屯高岗的村屯有1个屯,共100户,325人。转移到区内西义顺屯高岗的村屯有9个屯,共724户,2592人。转移到区内东义顺屯高岗的村屯有3个屯,共172户,564人。转移到区内新西北屯高岗的村屯有2个屯,共207户,828人。转移到区内超等乡高岗的村屯有24个屯,共3464户,13483人。转移到区内西浩德村高岗的村屯有17个屯,共2398户,7666人。转移到区内革新村高岗的村屯有2个屯,共73户,260人。转移到区内民意村高岗的村屯有3个屯,共971户,3499人。转移到区内建民村高岗的村屯有2个屯,共100户,270人。

6保障措施

6.1组织保障

成立蓄滞洪区不安全人口安置指挥部,由省、市、县三级组成,全面负责蓄滞洪区启用前后的准备、实施等,并且由国家防总和松花江防总统一指挥。

6.2撤退道路保障

根据转移安置方案和撤退方向及现有道路情况,共布设道路85条,其中干路11条,支路74条。

古龙镇布设支路9条,新站镇布设干路3条、支路8条,茂兴镇布设干路2条、支路9条,义顺乡布设干路2条、支路12条,超等乡布设干路2条、支路21条,浩德乡布设干路1条、支路7条,头台镇布设支路1条,大兴乡布设支路2条,种畜场布设支路4条,民意乡布设干路1条、支路3条种古恰乡布设支路3条,肇源农场布设支路2条。

6.3安全保卫和卫生防疫保障

由县公安局牵头,乡镇派出所及人武部等有关部门参加,并由当地派出所组织村公安联防大队,派出所负责人200人。

主要职责有:组织力量抢救群众生命财产,指导、督促蓄滞洪区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稳定社会秩序;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性治安事件,加强对党政机关、金融、电力、通信新闻等要害部门的安全保卫;严厉打击盗窃、抢劫以及哄抢抗灾、救灾物资的违法犯罪行为。

同时,要对可能发生大规模疫病流行的危害性和严重性,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各级领导和卫生部门要深入救灾防病第一线,切实加强对救灾防病工作的领导,组织实施救灾防病预案,协调各部门和动员全社会支持并做好蓄滞洪区的卫生防疫工作。此事可由县卫生局牵头,县农业局、畜牧局等有关部门参加,卫生防疫负责人400人。

主要职责有:组织医疗防疫队伍进入蓄滞洪区,组建临时医院或医疗所,抢救、治疗和转运伤病员;实施疫情监测,开展饮用水、食品等卫生监督、检测;开展健康教育、环境消毒和除害灭病工作,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向蓄滞洪区提供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做好人畜共患疫病的紧急免疫和场所消毒工作。

6.4物资供给保障

1)救灾粮。蓄滞洪区启用后,当地群众发生粮食困难时,每个灾民粮食补助按每人每天1.5市斤,按3个月计算,需要救灾粮11812t。

2)救灾帐篷。按安全撤离户数计算,每户1顶帐篷,需要救灾帐篷37653个。由防总统一调拨。

3)撤离车辆。需要撤离车辆12000辆,撤离车辆可由省、市、县及军队共同协调解决。

4)船只。蓄滞洪区启用后,区内的主要交通道路基本上位于洪水位以下,区内交通主要靠船只来解决。应该根据后勤保障、安全保卫、卫生防疫及抢险等需要,配备救援船只。按每个村屯平均配备4艘计算,共需救援船只840艘。

7结语

根据上述安置方案,区内不安全人口为107036人,其中,安全区就地永久安置不安全人口24775人;后靠就地临时安置不安全人口21975人,完全转移到安全区、蓄滞洪区外、区内高岗临时安置总人口75316人,其中不安全人口60286人。由于完全转移有一部分安全人口,因此,安置总人数为122066人。安全区安置总人口65120人,占安置总人口的53.4%,蓄滞洪区外安置总人口4081人。占安置总人口的3.3%,为全部转移出去的。区内高岗地临时安置总人口52865人,占安置总人口的43.3%。

以上数据显示胖头泡蓄滞洪区启用时不安全人口10.7万人,其中,需要转移的人口达6.03万人,占56%,因此,本文给出了详细的不安全人口安置方案,包括转移人口、转移地点以及组织保证、转移道路、安全、卫生、物质等保障措施,对在松花江流域发生200 a一遇大洪水时启用蓄滞洪区分洪时实施不安全人口安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胖头泡蓄滞洪区防洪工程与安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哈尔滨: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4.

Analysis of Unsafe Population Resettlement Scheme when Pangtoupao Flood Storage Area Starts Using

YU Jing-hong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Water Conservancy & Hydroelectric Power Investigation,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Harbin 150080,China)

Abstract:Pangtoupao flood storage area i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Zhaoyuan Count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where the left bank of the main Songhua and Nen rivers,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onghua river basin flood control system.Total 10 towns,70 villages (including 7 independent units) and 210 natural tuns are involved within the area,it is forecasted that total amount of householes will be 54499 and total population will be 175880 in 2020.Unsafe residents living in the area need to be resettled when the Pangtoupao flood storage area starts using.The paper evaluates and defines the unsafe population firstly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water level as flooding diversion in the flood storage area,puts forth three unsafe population resettlement schemes including permanent resettlement (safe area),temporary resettlement (behind) and temporary resettlement to other places,and carries out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cheme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Pangtoupao flood storage area;unsafe population;resettlement scheme;guarantee measure

文章编号:1007-7596(2016)04-0074-04

[收稿日期]2016-03-30

[作者简介]于景弘(1962-),男,吉林东辽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本刊编委,现任常务副主编。

中图分类号:TV872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保障措施
分析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策略
基于数字化管理的架构来探讨社保档案的管理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网络通信技术在信息安全保障中的作用
网络通信中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
毕节试验区耕地污染治理与轮休改革对策及思路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天津市地表水资源保护保障措施思考
浅谈在校大学生兼职权益侵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