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大庆地区防汛抗洪回顾

2016-06-17 08:02王延平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滞洪区新河汛情

王延平

(黑龙江省大庆地区防洪工程管理处,黑龙江 大庆 163311)



2013年大庆地区防汛抗洪回顾

王延平

(黑龙江省大庆地区防洪工程管理处,黑龙江 大庆 163311)

摘要:2013年7—8月,大庆地区防洪工程集水区域降雨频繁,雨量大,历时长,致使防洪体系内的滞洪区,河道相继发生仅次于1998年洪水的第二次大洪水,文章阐述了当年的雨情、工况及汛情,防洪管理处是如何组织指挥三次重大的抗洪抢险并取得胜利的做法,同时回顾总结了该年取得防汛抗洪全面胜利的主要经验。

关键词:大庆地区;2013年;雨情;汛情;抗洪抢险;主要经验

2013年汛期大庆市及周边地区降雨频繁,雨量大、雨期长,是1998年以来的第二个多雨年份。7-8月份明青坡地和本地区发生了集中降雨,安肇新河和肇兰新河水系部分区域出现了险情。大庆地区防洪工程管理处在处党委强有力的领导下,严格执行上级防指的统一部署,认真扎实的做好各项防汛工作,经过全处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取得了2013年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现将当年防汛抗洪情况回顾分析如下。

1雨情、工况、汛情

1.1雨情

5~9月我处工程管理流域平均降雨量为502 mm,比2012年同期的376 mm偏多126 mm,属丰水年份。5—9月全站点有效降水天数为41 d,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8月。从春季降雨开始,截止6月末,各雨量站点雨量累计最少的站也达到60 mm,各雨量站点雨量累计最大站点雨量累计达到208 mm, 6—9月各月份平均降雨量分别为81 mm、237 mm、138 mm、14 mm,与历年同期相比较7月、8月和9月分别偏多35 mm、102 mm和12 mm,只有6月份偏少19 mm。与2012年相比,灾害性天气较多。6月29至7月4日的连续性降大到暴雨是形成大洪水的主要原因。7月20日的中雨和7月24日至25日的部分强降雨使两次降雨径流叠加;8月13日全省性大雨,对本来就土壤饱和的大庆地区来说,形成了更大的洪峰,防汛任务十分艰巨。

图1 大庆地区6—9月降雨量

1.2汛情

王花泡滞洪区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水位147.63 m,安肇新河上游河段按50 a一遇洪水筑堤,大庆市城市防洪工程对王花泡主副坝进行加高培厚,防洪标准有所提高,库里泡滞洪区50 a一遇洪水设计水位131.23 m,100 a一遇洪水校核,安肇新河下游段按50 a一遇洪水筑堤,大庆市城市防洪工程和胖头泡蓄洪区工程分别对下游堤防左、右岸进行加高培厚,防洪标准有所提高。安肇新河中游段按20 a一遇洪水筑堤,防洪标准偏低,北二十里泡滞洪区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水位143.11 m,中内泡滞洪区按50 a一遇洪水设计水位140.89 m。 青肯泡滞洪区按50 a一遇洪水设计水位144.86 m,青肯泡经我处进行对主坝加高培厚、护坡工程和混凝土道路工程的施工,防洪标准有所提高,河道工程防洪标准偏低。

1.3汛情

由于2012年入秋降水连续偏多,致使土壤饱和,而冬季降雪又频繁,降雪量超过常年,2013年春季气温略低,积雪融化较慢,入库水量偏多;进入汛期以来降水开始早、洪水频率高、量级大、持续时间长,我处管辖的工程范围内多次出现险情:8月14中内泡滞洪区超设计水位(140.89 m)0.03 m,8月17日青肯泡滞洪区超设计水位(144.86 m)0.11 m,8月17日王花泡滞洪区超设计水位(146.63 m)0.06 m,8月27日北二十里泡滞洪区超设计水位(143.11 m)0.15 m。 安肇新河上游河道超标准运行,设计流量70 m3/s,实际泄量80 m3/s,北二十里泡滞洪区下游河道设计流量80 m3/s,实际泄量90 m3/s,中游河道老库段超标准运行,设计流量110 m3/s,实际泄量120 m3/s。全年安肇新河下泄洪水总量7.63亿 m3,肇兰新河下泄洪水总量2.95 亿 m3。

2抗洪抢险

2.1首战老江身滞洪区抢险

受2013年春季大庆地区融雪水量较大和连日大风的影响,5月27日,老江身滞洪区主坝发生险情,且因闸门底坎过高,难以大流量下泄蓄水,致使主坝多处出现脱坡险情,随时有溃坝的危险。抗洪抢险是在即。处长闫成璞要求:“要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扎实做好防汛抢险工作,要快速、有力地组织人力、物力,联合地方政府及时消除险情,确保老江身滞洪区万无一失”。 现场临时成立抢险指挥部,由副处长刘群义率领100多人组成的防汛抢险突击队,调集木杆2000多根、3000捆玉米秆和2万条防汛专用编织袋,出动大型抢险机械5台,全力消险,致使万无一失。

2.2鏖战青肯泡主坝

7月3日,由于连续多日的强降雨,青肯泡滞洪区水位迅速上涨,幸福排干来水“短平快”,当洪水进入青肯泡滞洪区时,由于库区芦苇茂密阻水,水的流速减缓泥沙大量淤积,在库区主坝东段形成库外库,水位迅速上涨。青肯泡管理站站长李金锁于3点50分发现险情后,立即上报,并带十几人人投入抢险。管理所及时向管理处汇报险情,同时向肇东市防办进行了汛情通报。上午9时,青肯泡主坝坝顶过水段已长达350多 m,坝顶水深近40 cm,形势万分危急。面对严峻的险情,处领导现场决策,采用彩条布压盖坝顶,将水流直接顺到坝底,这一做法很快取得了成效,险情得到了有效控制。14时50分,一条由2000多个防汛袋堆砌而成的740 m子堰终于成功合拢。15时40分,水利厅副厅长、省政府防汛指挥裎专职副指挥等侯百君、厅防办合同肇东市市长赵胜利、副市长侯亮等亲临现场视察汛情,指导抗洪抢险工作;宣化乡、宋站镇及所辖数个村屯1100多人也陆续赶到,投入抢险现场,为确保过水段万无一失,处、所人员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再次对坝顶迎水坡上码放的防汛袋进行了加高加厚。

2.3抢筑安肇新河中游河道老库段子堤。

进入8月份,根据王花泡滞洪区以上来水量大的实际情况,按照洪水统一调度,需要对中内泡加大泄量,但是后杨营子到周洪波桥河段的堤防标准比较低,当中内泡泄量在45 m3/s,由于西排干的汇入,流量约50 m3/s,洪水相互顶托,老库段13+500—20+000处的河道水位就要达到堤顶。

处长闫成璞向市领导详细汇报了王花泡滞洪区水情和安肇新河中游河道老库段中梗阻的情况,副市长仁贵生等领导同志视察安肇新河中游河道老库段,安排大同区政府负责土源、人力和机械设备抢筑子堤,管理处大同管理所负责技术把关,两家共同完成对低洼段加高构筑子堤的任务,以保证泄洪安全。8月26日,大同区政府8个乡镇组织人力458人;211台四轮车,挖沟机6台次,加高了长约4 km的堤坝,拉土2200多车,装灌编织袋19300余袋。使老库段河道承受住了高水位运行的考验,并为之后加大安肇新河泄量奠定了基础。

3超前对防汛抗洪进行部署

3.1汛前准备工作

2013年大庆地区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是与管理处准备工作充分、层层落实防汛责任制分不开的。4月末调试了明青坡地自动遥测雨量系统和主要滞洪区遥测雨量和水位系统,补充完善了2013年的度汛方案、超标准洪水预案和洪水灾害应急预案手册,和安达气象局签订气象服务合同,5月初管理处就下达通知,要求各个管理所的6月15日把土方备齐,6月17日至6月20日完成汛前工程检查,对度汛物资仓库库存进行清点,不够部分立即购买,预留防汛专用资金100万元。从6月20日主汛期开始安排好汛期值班,处级领导带班,技术人员值班,话务人员24小时值机,制定了严格的防汛值班制度,确保了有关雨情、工情、汛情、险情等各种信息畅通。坚持早泄多泄的原则,从五月7日开始各滞洪区陆续开闸放水,尽量降低各滞洪区水位,力争在6月20日前各滞洪区达到起调水位。7月2日召开了全处防汛工作会议,部署防汛各项工作,为抗大汛、抗大灾、抢大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3.2编制调度计划,进行降雨径流预报

2012年冬季本地区降雪量大,气温偏低,各滞洪区开库较晚,开库时间在5月下旬,照常年晚开库10~15 d,春汛大,是大庆市有记载以来最大的凌汛,为肇兰新河和安肇新河沿线农田和草原排水,各滞洪区均未提闸放水,各滞洪区从5月7日开闸放水,编制了安肇新河近期(5月7日—6月20日)调度安排意见,本着早泄,多泄的原则,尽快腾空库容,为迎接后续洪水做好准备,进入雨季后,7月8日编制安肇新河(7月8日—8月28日)调度安排意见,根据天气预报7月16日做出了7月15日至7月28日安肇新河和肇兰新河降雨径流预报。

3.3相互协调,科学调度

为了保证2013年安全度汛,我们本着顾全大局、错锋排水、分段蓄洪、蓄泄兼施、联库调度、高水强排和高水高走调度方案,充分利用现有滞洪区和河道工程,对河道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兼顾。7月3日青肯泡主坝出现险情,调度人员迅速了解幸福排干流域雨情,并计算出幸福排干洪水总量,在7 000 万 m3左右,上报处领导,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与安达水务局东湖水库联系协调,暂停向青肯泡泄水,减轻清肯泡滞洪区的压力,并与安达水务局青肯泡管理站联系将十三村至青肯泡乡的土路扒开两个大口子,为洪水顺利进入库区创造有利条件;7月4日在肇兰新河肇东桥河道观侧流量高达122 m/s,为缓解肇东市内涝和哈市松北区的防洪压力,应哈市、肇东市防办的请求,我处将青肯泡泄洪闸流量由40 m/s减少到10 m/s,把压力留给自己,把安全全留给了地方。

3.4高水强排、联库调度

库里泡至古恰闸河段是安肇新河的下游河段,承担着大庆地区洪水的排泄任务,是大庆地区洪水总出口。自进入8月份以来松花江水位连日上涨,到8月9日松花江水位为128.50 m,超出古恰闸闸底坎4 m,我们采取了高水强排的措施,争取时间抢泄洪水,受松花江高水位顶托影响,古恰闸上下游落差仅为3 cm,形势十分严峻,此时选择一个恰当节点关闸防止江水倒灌是一个严峻任务。在能保证下泄洪水的情况下,晚关闸一天就能下泄576万 m3洪水,这对安肇新河整体泄水计划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及时向大庆水文局了解松花江肇源段水情,并利用肇源中心水文站水位推算古恰闸下水位,并到肇源古恰了解水情,处防汛专家组成员会商,决定古恰不关闸,坚持高水强排,为上游来水腾出尽可能多的库容,各滞洪区同步运行。8月23日古恰闸下水位达到129.57 m(洪峰水位),距1998年最高洪水位130.08 m仅差51 cm,库里泡闸上水位129.92 m,闸下水位129.87 m,仅差5 cm。

3.5加大安肇新河中游河道泄量

中游河道杨玉山桥至周洪波桥和段,采用左岸筑堤,右岸利用自然洼地行洪,当地农民利用修建工程时的弃土,修建养鱼池,使行洪断面缩窄,下泄流量减少。中内泡滞洪区下泄流量45 m3/s,由于西排干的汇入,流量约50 m3/s,河道洪水相互顶托水位上涨,继续加大中内泡滞洪区的泄量,堤坝有漫顶危险。老库段13+500—20+000修建子堤后,从8月26日起王花泡、北二十泡、中内泡陆续加大泄量,安肇新河汛情开始缓解。

3.6高水高走、全力泄洪

当王花泡下泄一定流量时,北廿里泡滞洪区不能以同样的流量下泄,分析和查找原因,发现高铁施工修建便道、两座桥梁阻水,经施工单位进行清障,并在施工便道上扒开一个20 m宽的口子,使北廿里泡北库的洪水顺利进入到北廿里泡中库,但洪水仍不能顺利到达南库,特令卧龙闸前施工供水管线的单位进行清淤,清除淤泥1 000 m3,发现仍不能满足北廿里泡的泄量,分析原因是2009年龙凤湿地修建的节制闸,未按设计标准施工,达不到设计流量,继续加大王花泡滞洪区的泄量,使北廿里泡滞洪区超标准运行,在保证周边村屯和“八三”管线安全的前提下,高水高走,保证王花泡滞洪区正常下泄洪水。

3.7明青坡地洪水调查

为摸清王花泡滞洪区入库的来水情况,处领导和工程技术多次赴林甸、明水、青冈、黑鱼泡、明青截流沟、北引干渠、东湖泄水闸和王花泡滞洪区库区内实地查看水情,进行会商,及时调整调度方案。

4总结

2013年汛期,虽然降雨频繁,洪量大,但由于汛前工作准备充分,各项措施扎实有效,汛期各部门按照处防党委的统一部署,科学调度、主动应对,取得了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主要做法和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4.1领导高度重视

领导的率先垂范极大鼓舞所有人的士气,在关键时刻水利厅副厅长侯百君、亲临现场视察汛情,指导抗洪抢险工作,省、市领导的靠前指挥更激发了抢险队员潜能,抗洪抢险,始终是在处党委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在抗洪抢险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有处领导的部署和指示,都有各级领导奋战在第一线的身影。越是危难关键时刻,越是危险紧急关头,各级领导越是冲在前面,始终靠前指挥,与干部群众同吃同住,一起扛砂袋,一起打木桩,一起喝凉水,一起吃冷馒头,用巨大的人格力量,鼓舞了全处广大干部群众抗洪抢险的士气和斗志,坚定了全体抢险队员战胜险情的信心和决心。

4.2预测预报及时,科学调度

汛前准备充分,各滞洪区从开库起,就开闸放水,尽量降低库区水位,为迎接后继洪水做好准备;根据每一次较大降雨过程,进行降雨径流预报;深入实地了解水情,集体会商,科学调度。

4.3全处干部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洪抢险

在处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处干部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洪抢险,抢险的现场有年过半百的老职工,有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小青年,有领导、有普通干部群众,有普通站员和站员家属,有荣转军人,他们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谱写了一曲曲洪水的壮丽战歌。

4.4地方政府的支持

2013年的汛期长,险情频繁,数次抢险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对工程排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5月27日,老江身滞洪区主坝发生险情时,大同区政府冯小平副区长亲临现场,并发动当地乡镇领导和群众上堤抢险,为我们解决短缺的木杆2000多根、3000捆玉米秆,对抢险成功起到至关重要作用。7月3日青肯泡滞洪区主坝抢险过程中,肇东市市长赵胜利、副市长侯亮等来到现场视察汛情,随后宣化乡、宋站镇及所辖数个村屯1100多人也陆续赶到,迅速投入抢险现场。8月26日在我们对老库段13+500—20+000加高现场中,大同区冯小平副区长一早就来到现场,在他的带领下,抢险现场变得井然有序,仅一天时间就加高了4 km的堤坝,保障了我们大流量泄洪。

4.5充足的防汛物资保障了防汛的全面胜利

2013年全处共储备土方3.5 万 m3,碎石427 m3,铁线2 t,无纺布11000 m2,防汛专用袋10万条,木材5方,推土机9台,挖掘机7台,四轮车28台,通讯电台28台,成立了41人的快速抢险机动队和159人组成的抢险突击队4个。

经请示省防指,于7月8日和8月19日分两次共下拨给我们防汛专用袋30万条、彩条布8 万 m2,无纺布16000 m2,救生衣80件,应急灯100盏,铁线5 t。这些物资保障了我们后期抢险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水利设计院.大庆地区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R].哈尔滨: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1989.

[2]大庆地区防洪工程管理处,2013年大庆地区降雨资料汇编[R].大庆:黑龙江省大庆地区防洪工程管理处,2014.

文章编号:1007-7596(2016)04-0144-04

[收稿日期]2016-03-02

[作者简介]王延平(1957-),男,吉林延吉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工程科科长,兼防汛办主任。

中图分类号:TV122+.2

文献标识码:B

猜你喜欢
滞洪区新河汛情
新河大桥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数据分析
大陆泽蓄滞洪区滏阳河老油召桥至老北定桥段工程地质问题概述
胖头泡蓄滞洪区的工程管理制度与职责探析
相比1998,今年汛情有哪些新情况
汛情形势严峻,各地受灾严重
河北新河:造血式产业扶贫拔穷根
汛情严峻,环保部门全力确保环境安全
国家防总:有力有序有效应对超常汛情
潖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初探
浣溪纱 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