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

2016-06-17 14:59韩璐璠
2016年15期
关键词:就业问题对策大学生

韩璐璠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与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并且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这其中既有大学生自身质量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当今社会中大学生就业问题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浅析,并且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研究

一、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困难的因素

目前,国内大学生就业问题十分严峻,就业比较困难,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不少大学生就业后比较迷茫,没有职业规划,就业目标不明确,盲目寻求工作岗位,并且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容易产生自卑、焦虑和依赖等心理,然而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有一半是学生自身造成的,有的学生在学校期间,不仅不好好学习课业,也不去社会上进行实践,每天沉溺在游戏、韩剧、逛街等等休闲娱乐上,没有真正的为改变或者提升自己而付出努力,遇见问题也不会努力学着自己去解决问题,而是还停留在初中高中时代遇见问题就寻求帮助而不自己动脑解决,有的学生虽然能够好好学习,但是他们只会学习,只会考试,理论知识掌握的特别扎实,实践能力却不行,比如一些简单的办公软件操作都做不好,文件也不会发,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第二,家庭背景因素。家庭经济条件决定了孩子在受教育过程中能获得更加充足地教育资源、就读学校的条件、学生的学习时间以及在他们上大学时面临的学费问题。其次还和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有关。来自社会底层的孩子,家庭文化背景相对薄弱,家庭文化教育影响孩子的文化素质修养,有研究表明父母在社会上从事的职业越好,孩子的入学机会就会越大,来自社会底层学生的父母多是从事社会底层的职业,无形当中会影响孩子的入学乃至于将来的就业情况。

第三,政府因素。国家经常会制定和颁布一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策和法规,帮助大学生就业,但是部分政策执行不到位,起不到良好的效果。

第四,高校因素。不少高校在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教学设备、师资力量上都是比较薄弱的,现在的中国可谓是遍地的大学,各种各样的大学,粗制滥造,根本就培养不出来真正的有用之才,或者说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符合市场要求。

第五,用人单位因素。由于毕业生越来越多,用人单位的可选择余地也在不断的扩大。往往有的岗位可能只需要一个专科生就可以,但是用人单位却偏偏要选择一个本科生,因为可选择的人数增多,有些用人单位又存在欺压刚毕业的大学生的行为比如说压低工资等,有的较好的用人单位又存在一些学历歧视、性别歧视、身高相貌歧视等。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转变心态降低职业预期

要想从根源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自身是关键。其实现在的社会要想找不到一份工作也是挺难的,现在这个社会各种各样的工作都有,从社会地位上来说,有一些工作或许地位并不高,但是这是需要社会去改变的,工作都是付出劳动获得报酬,本不该有三六九等之分,另一方面就是不同工作的薪酬高低不同,但是薪酬的高低绝对是和自身能力息息相关的。在大学期间,首先是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取得一个相对可以的成绩,并且积极参加学生会或者是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参加一些课余比赛,丰富一下业余生活,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要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意识,切记不能再有初中和高中的思维方式,一旦出现问题就寻求帮助,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遇见问题学着自己去独立解决也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当然最不能够忽视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没有素质的高知识分子比没有素质的无知者更可怕,不能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野蛮人。而是要努力通过大学的学习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这样对于毕业之后解决自身就业问题具有重大帮助。

毕业生也要找准自身定位,很多毕业生不能够对自己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对自身的性格特点缺乏准确的判断,不能全面分析个人 的优势和劣势、自身的职业兴趣等,所以大学生们在择业前不妨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量等方式对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特长等做一个深入的剖析和总结,以便在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也要避免眼高手低的事情,不能夸大想象自己的能力,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努力,而不是一蹴而就,不排除会有个别大学生能力超凡,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的能力还是比较普通的,要正视自己的能力,刚刚入职不应对工资有一个过高的期望。

(二)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制定有效的就业政策、确立公开公平的人才评选机制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就业政策。首先,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而非是纸上谈兵,其次是要有监督机制,落实监督政策的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随时更改不适应实际情况的部分。再次是,要对用人单位等进行监督,严禁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有学历歧视。最后,政府需要建立政策能够执行的约束与监控机制,保障大学生就业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都能够落实和执行,保证政策长期有效。

(三)高校调整专业设置,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高校不能够盲目扩招,盲目扩招很有可能致使生源质量低下,招生数量应该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保证生源质量,一所学校是否优秀并不是看他招收了多少个学生,而是看他培养出了多少优秀的人才,学生不会因为一个学校学生多就想来这所学校,学生一定会选择一个在他分数范围允许的情况找到一所教学质量最好的最有可能提升自己的学校。

高校要转变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教育质量,毕业生的质量与课程教学的质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和国外教育的质量还相差甚远,我国的大学教育发展还是相对来说路途较远。要加强案例教学和研讨教学,不能够再重复初高中的单项式教学,要有实践以及课堂互动。因此推进教学改革也是当务之急。此外还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适当的聘请社会人士开展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高校需要成立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培训和指导大学生就业,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做好就业准备,包括知识与思想等方面。

(四)用人单位合理选才,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

用人单位需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的优点,包括头脑灵活、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等,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不易过高,因为工作经验本身就具备双面性,丰富的工作经验也不一定能给用人单位带来重大利益。用人单位不应该过于重视大学生的学历,还应该消除对大学生的各种歧视,例如,地域歧视、外貌歧视、性别歧视等,要尽可能多的给大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工作应该重视的是工作能力,而不是相貌。其次,不是所有的用人单位的所有岗位都需要高等人才,同时,由于人才市场出现的供需矛盾,导致就业市场供大于求,最终导致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期望值过高,有很多的用人单位为了标榜自己注重人才的引进,对应聘者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不顾实际需要,盲目提高用人标准,过于追求高学历,专科生可以做的宁要本科生,本科生能做的要找研究生。用人单位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用人观念。不要盲目的追求高层次人才,要选择最适合工作的岗位的人而不是最高学历的人。

三、结语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不是单方面的原因而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素质、高校、政府、用人单位四个方面造成的。因此要想解决此问题也必然需要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另外大学生还应该积极拓展就业机会,家长也应该给予协助,给大学生提供意见,帮助就业。最重要的一点大学生本身要树立正确的多元化的就业观念,不能在一条路上走到黑,找工作并不一定是要找挣的最多的或者说是最体面的,而是要找一份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并且适合的工作,大学生要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不能够想当然认为自己很优秀,要清楚学历并不等于能力,有考试的能力并不一定真正的等于有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要摆正心态,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不能夜郎自大,从自己能够应付的工作开始做起,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逐步的挑战自己的能力,不能够急功近利。(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杜瑞杰.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

[2]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

猜你喜欢
就业问题对策大学生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大学生之歌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
关于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