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音乐活动调动幼儿主动性的有效策略

2016-06-18 08:46邹霞
成才之路 2016年13期
关键词:音乐活动主动性审美能力

邹霞

摘 要:从创设情境,提高主动学习兴趣;改变模式,创造主动学习机会;鼓励表现,激发主动学习需要;创设环境,给予自由探索天地;尊重差异,增强学习信心几方面阐述音乐活动调动幼儿主动性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音乐活动;幼儿;主动性;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3-0071-01

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大多采用填鸭式教学,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抹杀幼儿的主动性,使幼儿觉得索然无味。很多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只是机械地学会歌曲、舞蹈,对于音乐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欠缺,使得艺术的感染力没办法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在音乐活动中调动幼儿主动性的有效策略。

一、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音乐是具有艺术情感的,要让幼儿把对音乐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音乐情境和气氛是非常重要的。创设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种,如表演、讲故事、看影像资料等。教师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方式方法,结合自己的创想使教学情境更活灵活现,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比如,教授《国旗真美丽》这首歌曲时,教师先出示一面国旗。为引导幼儿真切感知国旗的美丽和威严,可以播放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录像。幼儿在欣赏了升旗仪式的录像后对国旗有了很深的感知,并且产生了尊敬国旗的积极情感。在有趣和有意义的教学情境中,幼儿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

二、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创造幼儿主动学习的机会

教学活动设计要有趣,方式方法要创新,教师的教授要灵活。教学活动设计只有有趣、灵活才能吸引幼儿,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在“趣”和“活”中不断调动。师幼互动学习灵活恰当,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教授为主,教师先范唱,幼儿跟着旋律念歌词,再逐句学唱,然后是完整唱和表演唱。想要打破这种传统模式,可以进行以下的尝试。在歌曲《动物园》的教授中,首先以故事导入,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步骤:第一,听一听。首先让幼儿欣赏音乐,感受整首歌曲的风格、节奏。第二,唱一唱。教师跟着音乐演唱歌曲,诠释出歌曲的风格和韵律。第三,想一想。请幼儿说一说这首歌描写了什么,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唱。第四,演一演。启发幼儿边唱边用各种动作表现出动物园里的各种动物。第五,创编歌词。让幼儿想一想还有哪些有趣的、好玩的动物,也把它编成歌词,然后唱出来。改变一下传统的教学模式,给予幼儿主动学习的机会,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会得到激发。

三、在鼓励幼儿自由表现中,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需要

孩子们的天性是乐于表现的,他们在听到一首乐曲时会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或自我进行角色扮演。在音乐的世界里,幼儿自由表现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幼儿自由表现能充分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满足他们的成长需要,作为教师应该给幼儿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有些歌曲可以进行角色表演,这时候应该充分鼓励幼儿担当歌曲中的角色。例如,在倾听《水族馆》乐曲时,引导幼儿自由想象自己的角色,不拘泥于一个答案、一种形式。有的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了小鱼,有的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了鲨鱼、海马、水草……在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之后再剖析音乐,帮助幼儿分段理解,幼儿就能很快领悟其中的内涵。

四、在创设丰富环境中,给予幼儿自由探索的天地

环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在音乐活动中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能引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春天》这首歌曲是主题活动“春天来了”中的经典歌曲,想让这首歌曲和主题氛围结合,教师要多花些心思。比如,可以创设丰富的主题墙饰。在游戏区域增设有关春天的材料,教室里可以垂挂很多柳条。在学唱这首歌曲时,孩子们会不由自主地看着主题墙,教师要引导幼儿在柳条下学唱这首歌曲。在演唱歌曲时,幼儿情绪饱满,同时配上了肢体动作,如柳条摇摆、桃花开了、小白兔蹦跳等,歌曲演唱的效果非常好。在环境的烘托下,幼儿自由表现,意味十足,幼儿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激发,环境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五、在尊重幼儿个体差异中,增强幼儿主动学习的信心

幼儿之间的审美能力、情感体验等,可能有所不同。在每一首歌曲中,每个孩子的感受、想象、表达也不尽相同。在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教师应该以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幼儿,鼓励不同的幼儿表现不同的乐曲感受。在不同的乐曲感受中,自由发挥组合,可以充分增强幼儿的学习信心。比如,有的幼儿反应比较慢、胆子比较小、节奏感较差,每次请他表演唱歌或者表演舞蹈,皆节奏不准且不愿意表现。对于这样的孩子,首先要接纳,不歧视、不排斥,然后利用他认真好学的闪光点和个性特点进行引导。在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胆表现,幼儿学习音乐的信心会大大增强。

六、结束语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传统音乐教学模式抹杀了幼儿的主动性,使幼儿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导致兴趣不高,忽视了艺术感受、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作为教师,一定要在尊重和满足幼儿兴趣的前提下,给予幼儿更多自由创造和表现的机会,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充分激发幼儿的各种潜能,让幼儿在自由探索中充分发挥主动性,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杨美艳.走出幼儿音乐教育误区的几个策略[J].当代学前教育,2009(04).

[2]杨春波.幼儿音乐教学及“语境”探析[D].云南艺术学院,2013.

[3]周蕊.学前音乐教育中生成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D].长春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音乐活动主动性审美能力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在音乐活动中升华幼儿科学素养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