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研究

2016-06-18 08:56兰朝霞
成才之路 2016年13期
关键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小学

兰朝霞

摘 要:从学生分层是前提、备课分层是基础、导学分层是核心、练习分层是检测、考试分层是提升等方面,研究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贯彻素质教育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3-0089-01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教学实践的角度,都已经认识到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要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贯彻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一、学生分层是前提

教师首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借助日常活动与学生“谈天说地”,对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家庭情况等进行了解。在摸底分析基础上,以学生的调研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据,把班内学生按3∶4∶3的比例分为好、中、差三个异质组。具体到哪个学生属于哪个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但不宜向学生公开,否则可能会助长好学生的傲气,挫伤学困生的自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样做对于实施因材施教是很有必要的。

二、备课分层是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虽然现代教学大力倡导生成性教学,但为了实现学生分层基础上的教学分层,备课环节必不可少。教师在备课前要深入挖掘教材,了解各单元的知识点,弄清楚哪些单元之间是桥梁关系,哪些单元是独立成章的,这样才能在备课时做到有的放矢,既能从学生的已知出发,又能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主动探究、同伴之间的合作等方式来学习知识。教师还要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在备课时才能实施分层教学。就拿提问来说,概念类问题要提问学困生,理解类问题要提问中等生,综合类、开放类问题要提问优等生。这样的设计针对性强,不仅尊重学生个性,还兼顾个体差异。

三、导学分层是核心

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情感和能力等方面的迥异,决定教师在关注学生共性的同时,也要兼顾到学生个性。要立足于本班学生实际,创新性地使用教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课堂上,虽然全班学生学习的内容相同,但学生领会的程度却往往大相径庭。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也应该有别。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一)”应用题时,可以按如下方法进行分层指导。A.试着画线段图。搞清解题思路,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列式解答。B.仿照例题解答。“B”要求是为中下层学生设计的,中下层学生如果能过关,中上层学生就没问题。反之,就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把这部分学生从茫然和歧路中带出来。“A”要求中的三点要求呈并列关系,是针对中上层学生设计的,他们在自学时,可以顺次完成,也可以选择完成,自由度很强。需要注意的是导学的反馈提问,教师一定要先提问中下层学生,再提问中上层学生。这样一来,一旦中下层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疑惑,中上层学生的回答就是解惑,就算中上层学生的回答不那么完美,教师点拨起来也轻松许多。

四、练习分层是检测

众所周知,练习是反馈学习效果最有效的载体。为了提高学习兴趣,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不妨把练习分层,使学生有选择的空间,人人有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在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天平游戏(一)”新授结束后,可以出示如下练习。A类:求出下列方程中的未知数x:x+5=11、x-3=6。B类: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一个方程中的x=5。( )+x=13、x-( )=2。C类:你能解出方程21.3-y=10 中的未知数y吗?A类为必做题,是对新知识的一种概括复习,是达标练习;B类为理解题,是为中等水平的学生设计的。目的是让他们在掌握方程解法的基础上,通过稍高层次的练习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C类为培优题,是针对尖子生设计的。此题利用激将法,诱使他们心甘情愿地开动脑筋、进行探究性学习,超越自我。

五、考试分层是提升

仅以考试分数判定学生的好坏,有失偏颇。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能力,彰显学生的个性,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没必要次次考试都搞得那么整齐划一。就拿月测来说,可以模糊组别,将A、B两组合二为一,使C组的学生上升一个层次,出A、B两套试卷。B卷以基础知识为主,重点考查概念、法则、性质的识记和一些简单的计算,供学困生解答。A卷除一些基础知识外,还要设计一些综合性或技巧性较强的题,知识点全面,具有一定的坡度,供中上层的学生解答。这样检测,中层学生与上层学生的成绩差距依然存在,中层学生赶超的目标更具体,学困生也不会因为考得太差而产生自卑心理,丧失信心。

六、结束语

总之,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贯彻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是实现“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永华.因材施教的现代阐释[J].江苏教育,2011(02).

[2]王晓娟.浅谈因材施教对数学天才儿童教育的意义[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3]陈金兰,王文涛.“因材施教”与数学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03).

猜你喜欢
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小学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