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桃源现象”

2016-06-19 19:17宋智慧通讯员周喜红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6年9期
关键词:乡镇生产

文、图┃本刊记者 宋智慧 通讯员 周喜红

解密“桃源现象”

文、图┃本刊记者 宋智慧 通讯员 周喜红

▲ 剪市镇渡口全貌

2011年曾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挂牌整治县”,短短五年时间,便成功转型为“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县”“全省安全生产示范县”,桃源县是如何甩掉“挂牌县”的帽子,成为真正的安全福地和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近日,记者深入该县走访,解密“桃源安全现象”。

“三个优先”夯实安全基础

安全管理混乱,责任落实不到位,事故频发多发……,桃源县的安全生产状况一度令人堪忧,在2011年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挂牌整治县”。面对这么一顶不光彩的“帽子”,桃源县委、县政府和全体安监人开始了“凤凰涅槃”,从2012年起,决心以争创“省级安全生产示范县”为契机,紧扣“强、严、深、实”四字精准发力,狠抓基层基础、责任落实、意识强化、隐患整治,不断完善工作体系,连续五年保持了较大生产安全事故零发生和生产安全事故死亡指标零超标的稳定向好局面。

“我们用实际行动成功塑造了桃源安全品牌,甩掉了‘挂牌县’的帽子,成为常德市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面旗帜’。”该县安监局局长王静自豪地说。在湖南省人民政府《2015年度安全生产示范单位考核情况的通报》中,桃源县被命名为 “湖南省安全生产示范县”,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县”。

由此,“桃源模式”“桃源现象”陆续被媒体相继报道,兄弟县市常去考察学习。

据王静介绍,该县采取“三个优先”措施,一步步筑牢安全生产基石,形成安全发展的长效机制。

安全监管队伍优先保证。该县按照“乡镇2-4名、村居1-3名”的标准,在27个乡镇和412个村居配备了494名安监员,并明确乡镇分管领导任安监站长、村居主任为监管员、退役士官优先安排安监员、定期公务员招考安监员、村级监管员每月发放100元津贴、乡镇安监人员调整必须经安委会把关并报安委办备案。同时,按照“专人专编专机构”的要求,成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并通过县委中心组学习班、科干班、村支部书记培训班、安监员培训班、企业安全专题培训班,每年培训8000多人,全面提升安全监管水平。

安全投入资金优先安排。该县严格按照财政收入增长比例逐年增加安全生产投入,安全发展基金达到3元/人,增长了6倍,并对重大隐患整治经费实施“一事一议”;单列100万元创建经费,分别奖励省、市示范乡镇、示范村居、达标企业2万元、1万元、3000元、8000元;设立举报奖励基金,奖励第一时间举报人3000—5000元。同时,强力推行安责险和工伤保险并轨运行制度,工伤保险累计征缴700万元,完成安责险保单450余份,重点行业参保率和覆盖率达100%,2013年、2014年、2015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安责险推广工作先进单位。

安全基础建设优先支持。该县大力开展标准化、机械化、本质化、信息化“四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安全基础水平。坚持静态检查与动态抽查、动态达标和岗位达标相结合,开展企业标准化建设竞赛,达标企业享受贷款、用地、服务等优惠。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行业强制使用本质安全技术,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大力推进工业自动化、采掘机械化、建筑产业化等建设,实现减人提效促安。全面推进县乡村、政府与企业、部门之间信息平台联网,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个结合”落实安全责任

雨后的沙坪镇乌云界生态园空气格外清新,沿着石板山径一路前行,溪水清澈见底,令人心旷神怡。该生态园负责人笑着“抱怨”道:“去年我们生态园出了一起小安全事故,彭书记处罚我们好重呢。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后,我们整改隐患,落实到人,确保游客平安游玩。”沙坪镇党委书记彭晖说,责任落实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所在,“我们根据县里的要求,将安全生产责任明确到岗、细化到人、追究到位,层层传导压力,从严落实责任”。

分级与分项相结合定责。县委书记任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县长任安委会主任,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安委会坚持每季度研究安全生产,县级领导每季度督导安全生产,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科局、乡镇、村居安全责任逐一分解细化,企业安全生产措施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每个岗位操作者,县乡村三级和政府企业双方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乡镇、部门、村居、企业主要负责人定期述职,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考责。该县实行月抽查与季督查挂钩,季督查与年考查挂钩,年考查与上级查挂钩,上级查与总评估挂钩,总评估与责任制挂钩,责任制与责任人挂钩,统称“六挂钩”。并将安全生产任务细化到月,评估打分分解到季,使全县上下时刻紧绷“安全弦”。同时,加大考核比重,并按照县直单位和乡镇1万元、村居1000元的标准,设立安全生产责任金。仅2015年,该县就有16个单位被扣责任金,充分彰显了奖优罚劣、激励先进的作用。

事前和事后相结合问责。该县实行县、乡、村三级约谈,对实施指标控制、事故报告、安监保障、打非治违、示范达标、执法环境、工作效果、风险评估等8个“一票否决”,对“打非治违”工作不力、督促检查不落实、挂牌督办重大隐患逾期未整改的企事业单位一律问责。“4年多来,有3个单位被‘一票否决’,10个单位被预警,8个单位主要负责人被警示约谈,3名乡镇领导因安全生产考核不合格被搁置提拔,2名干部因‘打非治违’工作不力而被行政问责。”王静说到。

▲ 桃源县安监局局长王静(前一)在乌云界生态园检查安全工作

严格的措施对争取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的热市镇来说,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个总面积191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有8家非煤矿山等监管重任的大镇,围绕 “省级安全生产示范县”创建达标的目标,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从机制制度建设、监管能力建设、工作方法创新上下功夫,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管格局。该镇党委书记钟云说:“我们建立了人大、政协代表定期巡视安全生产制度。从2014年开始,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公众参与度,镇政府、镇人大牵头,镇安委组织,每半年开展一次人大、政协代表巡视安全生产工作,采取看现场、听汇报、会议评议等方式进行,对安全生产工作实行强力督导,对全镇重点规模企业、非煤矿山进行现场巡视,现场听取汇报,现场提出评议意见,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个互动”开展安全宣传

“扁舟望城来,十船九超载,往来无相问,凭天保安泰”,是过去剪市镇水上交通安全的真实写照。自2008年以来,剪市镇通过一系列的安全监管强硬措施之后,实现了连续8年“零事故、零伤亡”。而首位“功臣”要数宣传。

桃源县从“三个互动”入手,坚持“大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宣传教育,让安全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深植人心,形成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大氛围。

媒体宣传与活动宣传互动。该县广泛开展网络有言、电视有像、报上有字、广播有声“四有宣传”,进入乡镇、企业、机关、学校、家庭,开展送法律读本、常识手册、挂图、培训课件、动漫作品“五进五送”活动,全面提升社会安全知识水平。

热市镇利用“村村响”广播网络,每天早上8点准时向全镇群众播放道路安全、建筑安全、电力安全、校车安全及假期安全等安全常识。

剪市镇在每年“桃花节”时,镇安监站组织民间艺人通过“三棒鼓、渔鼓”等形式开展水上交通安全宣传。“三月里来桃花艳,哥喊船工要安全,句句听在妹心上,字字激起浪花翻”“响锣响鼓闹河坡,渡口唱起安全歌,船儿迎得新人来,岸上水里尽欢颜”等通俗易懂的山歌已完全扎根在这个水上小镇的老百姓心中。

“位于沅江河道上的江中心有一个叫江心村的地方,村民赶集、学生上学全靠水上交通,为保证他们的安全,我们给每艘渡船配备一名安全员,教授来往群众穿戴救生衣,传授安全知识,还给每位群众发放宣传小手册。一开始,村民小组长刘桃林对穿戴救生衣十分反感,认为自己从小在河边长大水性好,嫌穿救生衣太热、麻烦,不愿意穿。经安全员多次耐心劝解,并亲自为他穿上救生衣后,刘桃林渐渐不那么抵触穿救生衣了,现在还帮着安全员要村民们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措施。”剪市镇安监站站长李建军说,镇上有6个客运渡口,19艘客运船只,54艘农杂船只,水情复杂,“我们在每个渡口设立了永久性的警示标志牌,张贴渡口管理制度和安全宣传漫画,对社会公布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电话,对渡口、渡工进行社会监督。”

体验教育与警示教育同行。该县通过与科研院所加强电子技术合作,打造安全生产事故体验基地,全真模拟事故现场不系安全带、不戴安全帽、接电话驾车等情况,让群众感受血淋漓的过程。同时,安监、交通、公安等重点单位,结合近10年来全县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建立12个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基地,6个事发地乡镇立碑警示,让群众形成心灵震撼。

正面宣导与反面通报照应。桃源县大力开展安全示范乡镇、示范社区、示范学校、示范企业、示范班组、示范岗位创建,并对不达标的进行公示,形成“行行有标杆、个个争达标”的氛围。4年多来,全县90%的规模企业、100%的烟花爆竹生产批发企业、非煤矿山、加油站、建筑企业达标,60%的乡镇、30%的学校成为省市示范,创建示范村居112个,获评全省平安畅通县、全省平安农机县;25个示范乡镇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六年为零,184家企业示范达标后未发生一起生产安全死亡事故。中材常德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国家一级示范达标企业,自达标以来,没有发生过一起生产安全死亡事故。

“三个延伸”整顿安全隐患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三个延伸’配合监管,让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王静介绍。

安全监管从环节向源头延伸。从2014年开始,在计划执法和联合执法的基础上,将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生产经营单位及一般工商贸企业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决定权委托给乡镇,出台委托执法程序、工作制度、质量考评制度、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配套文件,并定期开展指导乡镇执法、优秀案卷评议、交叉执法检查等活动,推进乡镇委托执法走上规范化、法制化道路,有效解决了乡镇政府监管权责不对等、工作无手段、说话不灵、腰杆不硬、令行难止等问题,实现了动态监管、源头监管和监管“全覆盖”。

隐患排查从单个向协同延伸。根据乡镇、企业、村居责任,量身定制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工贸企业等18个行业26张安全生产检查表,实施企业一日一自查、村居一周一普查、乡镇一旬一排查、部门一月一抽查、两办督查室一季一督查、县委县政府领导半年一巡查的“六级连查机制”,形成层层递进的排查整治闭环体系。对各级检查发现的问题,坚持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三管齐下”,并配套建立登记建档、挂牌督办、执法查处、警示约谈、整改销号工作机制,实现隐患整改“零留存”。

打非治违从突击向常态延伸。对危险化学品、燃气管道、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建筑施工、非煤矿山、机械制造、消防、无证无照企业及中小石油库等重点行业领域,集中开展“九打九治”,12个县级领导挂帅,坚持一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形成强大威慑效应。

“4年多来,查处违法行为5000余起,停产整顿220余家,捣毁非法生产窝点65处,拘留54人,特别是存在多年之久的非煤矿山的非法矿点问题得到了彻底根治。”这个搞了9年安监工作的老安监局长如今谈起他的“安监经”时却是一脸的轻松:“刚开始接触安监工作时,饭吃不香,觉睡不好,神经整天绷得紧紧的,生怕出事故。随着渐渐深入到最里层安监工作后,就觉得这份工作是有笑有味有为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只要把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位了,尽力做好了,还是很有成就感的。”王静爽朗地告诉记者:“我不敢呆在办公室,因为讲情说好话的人太多了,所以逼得我天天下乡‘钻研’安监工作,弄个‘桃源模式’出来,让大家都平平安安过好每一天。”

猜你喜欢
乡镇生产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乡镇扶贫印象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生产管理系统概述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地方“垂改”勿落下乡镇这块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