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智能列车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

2016-06-20 02:08袁元豪编译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6年3期
关键词:列车运行转向架行车

袁元豪 编译



提高智能列车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

列车运行的安全是依靠人机系统来协同实现的。在行车控制方式上,人机系统将人工优先与机械优先各自的优点相结合,提高行车安全性。随着技术进步和设备使用状况的变化,必须考虑增加系统新的功能。日本铁道综合研究所的开发目标是:

(1)在普通速度线路的行车智能化建设上,考虑平交道口、站台门不完备、司机处置紧急情况时压力大、不利于冷静判断等情况;

(2)在司机丧失意识时,人机系统能够将列车转为机械控制,实现安全停车;

(3)增强车载设备故障检测和报警等安全行车的辅助功能。

1 智能列车的构成

日本铁道综合研究所开发的智能列车由几个子系统构成,见图 1,系统可以保持日常监视。

图1 智能列车构成

智能列车的“子智能”可感知影响运行安全的异常情况,判断列车运行中应做出的紧急制动、减速等,通过通信系统将异常信息发送到“主智能”。但利用“子智能”控制列车也有局限性,例如检测到火灾时,“子智能”不能准确控制列车在隧道内的避难处停车,而且,火灾中,当各种配线烧毁的情况下发出多种警报时,超过司机紧急辨别这些信息的能力,多种信息的干扰会导致漏判最重要的火灾信息。在这种状况下“主智能”可利用其他“子智能”信息,对运行状态和线路状态做出综合判断。

另外,万一司机失去控制列车的能力,在紧急情况下只有实施列车制动,并在安全位置停车。“子智能”还具有轴承烧损检测、监视、报警功能,便于安全运行和及时维护。

2 列车运行位置检测和数据库

为了实现当前列车的精确位置检测,需要开发线路空间信息数据库,以及高精度复合型列车位置检测装置。

利用车载陀螺仪、加速度计,通过速度发电机的脉冲次数计算列车的里程位置,并用车轮空转滑行率来修正,最大积累误差为 15m。

线路空间信息数据库除有曲率、超高、坡度等参数外,还有桥梁、隧道等结构物信息,以及道岔、道口的位置等与线路有关的一切信息,以及智能列车运行所必要的数据,利用无线通信系统可将必要的行车数据下载到车载终端。这些数据的生成使用既存数据库,但是数据输入时,从图像到道口和道岔的确认,采用不同的数据编制方法。从驾驶台采集运行前方图像数据,变换为俯视图像,可以确定精确的位置,另一方面,验证输入数据的正确性很重要,显示了数据库数据的可视化。安全运行方法的判断,如图 2 所示。

为了判断安全停止位置,要计算列车继续运行的风险和地点风险,用停车逻辑最小值(综合风险)的和来确定。地点风险是利用线路空间信息数据库的数据来计算;继续运行的风险是对应不同异常情况来计算。

图2 安全停车位置的确定

3 人机系统的协调

在紧急状态下,司机需要冷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通过对有经验的司机的调查,确定了以下 3 条设计原则:

(1)不显示重要度较低的信息;

(2)显示具体的安全运行模式;

(3)提示确定运行模式的根据。

驾驶台显示画面如图 3 所示。

另外,还有司机辅助系统的图像,前方障碍物检测装置(图 4)和睡眠程度检测装置。

图3 简洁的信息提示

图4 前方障碍物检测

4 转向架状态的检测

转向架集成了与列车运行安全性有关的功能,设有各种传感器,进行日常状态监测,可提高运行安全性的效果。但是列车运行中转向架存在激烈的振动和温度变化,所以,在转向架内和车体上检查传感器的很细电缆很不方便,所以,开发了自律分散型转向架安全性监测系统(图 5)。

该监视系统是由传感器、超小型计算机、无线通信设备、振动发电元件等组成。安装在转向架内必要的位置,用无线系统传输数据到车上。小型计算机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信息处理,压缩的数据发送到车上共用的单元体,从共用的单元体数据检出异常(故障)的特征,发送到“主智能”相应的方案内。开发了列车蛇形运动和车轴轴承异常检测监视模块,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监视各种对象。最后对系统进行了综合运用试验,确认系统功能。

图5 自律分散型转向架安全性监测系统

5 成果的利用

研发目标是强化列车的智能化功能,确立司机的辅助人机系统,提高行车安全性。日本铁道综合研究所对其宗旨和行车规则进行了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是各家铁路公司之间必须对行车规则加以整合。另一方面,作为“子智能”技术要素的无线数据必须实用,便于更新,并且可以与 ATS 数据兼容。再者,在自律分散型转向架安全性监测系统中,应该研究其耐久性评价,提高电子元件性能,完善测试数据处理系统的实用性。

6 结束语

以上针对智能列车技术及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做了概要介绍。智能系统性能的提高和实用化等相关技术问题还处于继续研究之中。

参考文献

[1] 佐タ木 君章. 知能列による安全性·信賴性向上[J]. RRR,2015,72(7):8-11.

袁元豪 编译

责任编辑 冒一平

收稿日期2016-04-11

猜你喜欢
列车运行转向架行车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20t轴重米轨转向架装用摇枕的研制
基于SPS模式的转向架轴箱装配线仿真研究
CBTC系统列车运行间隔控制仿真研究
基于结构应力的转向架构架焊缝疲劳强度研究
夜间行车技巧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09 P型转向架轴箱弹簧断裂的原因及预防
相同径路的高速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
吉普自由光行车制动易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