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的相关食俗

2016-06-21 06:57编辑吴微部分摄黄绍祖黄山市旅游饭店业协会秘书长
美食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婚夫妇婚宴新郎

编辑/吴微 部分摄/陈果特约撰稿/黄绍祖(黄山市旅游饭店业协会秘书长)



婚礼的相关食俗

编辑/吴微部分摄/陈果
特约撰稿/黄绍祖(黄山市旅游饭店业协会秘书长)

上期提到了婚宴。婚宴作为人生一个成熟标志,也可以称为是最重要的“里程碑”。我国自古以来,把男女两人喜结连理看成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说媒、相亲、下聘、大定、出阁、同庆、回门等多个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大都离不开膳食。按一般大婚传统食俗看,普遍包括订婚、出阁、同庆、回门这四个主要环节的礼宴。

一、订婚食俗

所谓订婚,即男女双方及家庭在进行各方面的了解后,觉得可以缔结正式的婚姻关系,就在选定的一个“好日子”里委托媒人,带男方到女方家中去下聘礼,明确婚姻关系。订婚下聘礼,多数地区都要举办订婚礼仪。

出席订婚礼仪人数不多,但都很重要。除了双方家长、媒人外,就是家族中身份地位高、有名望的人员。订婚宴席间的各种祝福庆贺之外,主要是确定双方婚姻关系。其实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办结婚证,使双方婚姻明确并合法化。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讲,订婚甚至比迎娶更重要。

订婚聘礼具有特定意义。在我国,以茶为聘礼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结婚取“茶不移车,植必子生”的“不移植子”之意。在很多地域和民族中都以茶礼来寓意双方对爱情的坚贞不移和永世常青。所以,订婚礼品中少不了茶礼。而在订婚礼仪中也包括奉茶、受茶、吃茶。订婚宴席的菜品食材也有一定讲究,一般必有鸡、鹅、鸭、鱼等。除了有吉祥之意,主要是传说周公当年就定下了“昏礼下达、纳采用雁”的规矩。因大雁难得,后人便以鸡、鹅、鸭三禽代替。同时,席中的水果,常因谐音缘故,绝不用梨,忌讳“分梨(离)”,多用苹果和枣子等,取平(苹)安、枣(早)得贵子之意。

二、出阁食俗

女方出嫁,民间亦称为出阁。也就是说,从此离开娘家,到婆家生活了。古时,女子未婚,都必须守居闺阁,平常不得面见家中以外的男人。尤其在黄河以南的整个南方,即使想见家外男人,也只能是在阁楼小窗内“偷窥”。所以,不再守居闺阁,嫁给男方,也叫“出阁”。

出阁对于即将出嫁的姑娘来讲,各地也有一些不同的食俗习惯。在江南各地,婚礼(同庆宴)举行的当天,就有给准备“小夜饭”的出阁食俗。为了不让新娘当日饿肚子,出阁时,娘家便为新娘备下“小夜饭”。在闹洞房的客人散后,新娘就可食用。出阁小夜饭上大体放上一些蔬菜、腌菜,也可放些红枣、莲子等甜品。但在旧时浙江一些地方,新娘上轿前,娘家事先准备一些食物,如红鸡蛋、糖、盐、肉、鱼、米等小包、小袋,从新娘裤腰塞进裤管,由裤脚拿出。在其它一些地方,还流传出阁前吃“辞母饭”、“别亲饭”,在进入婆家门时吃“甜饭”。吃辞母饭时,新娘嘴里要留一个肉圆,不能吃掉,直到进入男方家门时才能下咽。吃婆家“甜食”,必须由婆婆亲手喂新娘,以期日后婆媳相处和谐、甜美。

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不同于江南,新娘出阁要“饿嫁”。就是说在新娘吃完“辞母饭”后,禁食一整天,直到婚后第二天早晨才能进食。

三、婚礼食俗

婚礼是男女双方缔结婚约的最高礼仪,也是向世人宣示双方联姻的“新闻发布会”。为此,男女双方均要进行精心的准备。婚礼中进行的婚宴、闹洞房、合卺等重要婚俗活动,都离不开膳食。因此,造就了五花八门的婚礼食俗。

先说婚宴食俗。在民间都流传着一句俗语,“请客容易接客难”。这是因为,婚宴在拜堂仪式结束后进行,前来贺喜的宾客多,加之要遵循长幼有序的传统道德规范,因而十分讲究宾客的席位安排。婚宴上,因中国母系社会的演变,大都把新郎的舅舅尊为第一上宾的。其次才是媒人和族人中德高望重者。余者按桌次高低,依辈分大小而排列。除了有传统的婚宴菜肴成双配对的讲究之外,菜谱的编制和菜名的拟定都应饱含喜庆祝福之意。更少为人知的是,一般婚宴上还应该有“无汤汁、便携带”的,如圆子、块状等形状的包子、鸡蛋、肉坨、煎炸类食品,不是席中品尝的,而是散席时,让赴宴宾客带回去吃的。这类菜形同现今的“各位菜”,也叫“分菜”。

再说洞房食俗。婚礼礼成,婚宴骤散后,宾客要将新人双双送入新房即洞房, 且还要闹上一闹。各地闹洞房,大体差不多,也有一些小差别。除了通常的“撒五子”、“撒喜果”外,有的还要带上男童放在新床上,撒上一泡童子尿,以示新婚夫妇来年能生一个胖小子。其实,闹完洞房,疲劳了一天的新婚夫妇,尤其是新娘,此时已精疲力尽,饥肠辘辘了。很多地方、很多民族,还有一个“食圆礼”。洞房中央摆上一张小圆桌,新婚夫妇相对而坐,相互交替吃着早已准备好的“圆食”。这种“圆食”可以是汤羹,可以是点心,也可以是糊粥,还可以是肉食,按各地各民族的不同习俗而定。

“婚礼是男女双方缔结婚约的最高礼仪,也是向世人宣示双方联姻的‘新闻发布会’。为此,男女双方均要进行精心的准备。婚礼中进行的婚宴、闹洞房、合卺等重要婚俗活动,都离不开膳食。因此,造就了五花八门的婚礼食俗。“

四、回门食俗

古人结婚不同于今人,可以乘车坐船当天来回,一天通头,即出阁、迎亲、回门一天之内完成,甚至是男女双方出阁(嫁女)、迎亲(娶亲)一起办。那时因为交通不便,缺少快捷的交通工具,娶亲全靠人工抬轿、肩挑聘礼,一支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因此,在办完婚事的第二天才为新娘出阁后第一次夫妇双双回娘家,民间俗称“回门”。

回门礼仪是有特殊要求的。在古徽州乃至皖南一带,流传着“岳母见女婿等于见皇帝”的民谣,娘家人一定得倾其力地热情款待新女婿。有些地方风俗,早宴酒过三巡、菜尝五味后,岳母端上一块带肉骨头让女婿啃吃。吃完了,岳母家人会非常高兴,认为女儿嫁的是一个不会挑肥拣瘦的如意郎君。午宴上,也有岳母端上“辣馅”饺子,给新郎吃的。往往新婚夫妇在娘家当着众人面,会表示夫妇之间的礼让而互相转让,如若新郎嫌饺子辣不吃,丈母娘会不高兴的。担心今后不会和自己的女儿同甘共苦。期间,随着猜拳行令,娘家人还会利用席间的多种物品,对新郎实施各种恶作剧,直到新娘出面讲情,从而促进新郎与娘家人的亲密关系。当然,在传统习俗中,因地域、民族的不同,各地的回门食俗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猜你喜欢
新婚夫妇婚宴新郎
新郎与新狼
亚洲各地如何庆中秋
婚宴爽约,宾客被索赔
约你去星级酒店办婚宴
新婚夫妇预防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知晓率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游击式婚宴
《笑一笑》
《笑一笑》
我是新郎
鹦鹉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