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第四高」合理膳食

2016-06-21 06:58翟梅宇指导专家王旭
美食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尿酸嘌呤血尿酸

文/翟梅宇 指导专家/王旭



远离「第四高」合理膳食

文/翟梅宇指导专家/王旭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专家表示,高尿酸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外隐形“第四高”,是引发痛风、肾脏损害、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改变生活方式和坚持“低嘌呤饮食”对于控制高尿酸有明显的作用。

控制高尿酸的第一道防线食疗

Q:尿酸高容易引起哪些疾病?什么样的人群容易尿酸高?

A:高尿酸血症是指体内尿酸的生成量和排泄量不平衡,导致血尿酸升高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高尿酸血症之所以被称为“第四高”,是因其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一样,会导致全身多器官、组织损害。长期的尿酸高,不仅是引起痛风的主要原因,还会引起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尿路结石、肾衰、外周血管疾病等。有研究提示,在普通人群中,血尿酸水平每增加60微摩尔/升,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7%、高血压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13%、冠心病死亡的风险增加12%。容易尿酸高的人群常见于40岁以上男性、肥胖者、高嘌呤饮食习惯、有家族遗传史,女性则多在更年期后发病。

Q:老百姓对高尿酸的认识有哪些误区?

A:老百姓对高尿酸的认识误区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观点:

(1)高尿酸就等于痛风。血尿酸增高主要见于痛风,但少数痛风患者在痛风发作时血尿酸测定正常。高尿酸血症中,也常见血尿酸增高而无痛风发作者,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可持续10~20年。因此,高尿酸不等于痛风。

(2) 高尿酸只会引起痛风。高尿酸不仅是引起痛风的主要原因,还会引起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肾衰、尿路结石、外周血管疾病等。

(3)尿酸高,没有痛风就不需要医治。尿酸高虽然没有痛风表现,但长期血尿酸高,可引起许多全身性疾病。因此,尿酸高有必要定期监测,并根据血尿酸增高的程度进行医治。

(4)高尿酸不需要药物治疗。有人认为高尿酸是吃出来的,只要控制饮食就可以控制尿酸。血尿酸的三分之一是由食物而来,三分之二是体内自行合成。 持续高尿酸,通过饮食控制效果不佳的,应请专科医生分析原因,针对性的采用药物治疗。

(5)高尿酸是吃出来的。高尿酸虽然与饮食不当有关,但有些患者是因为某些疾病引起嘌呤代谢增加所产生的。如慢性溶血性贫血、横纹肌溶解、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化疗或放疗时会产生尿酸高。过度运动、癫痫状态、糖原贮积病,都可加速肌肉ATP的降解。心肌梗塞、吸烟、急性呼吸衰竭也与APT加速降解有关。因此,高尿酸不完全是吃出来的。

Q:高尿酸的正规治疗途径?

A:高尿酸的治疗通常以血尿酸维持在正常水平为目的。关于高尿酸的正规治疗途径是由专科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药物治疗有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的不同。西药治疗只适合在短期内使用,长时间使用容易引起副作用;长期治疗中药为宜。西医常用药物如下:①排尿酸药:常用药物有苯溴马隆、丙磺舒等。②抑制尿酸生成药物:临床常用别嘌醇,常用于尿酸生成过多或不适合使用排尿酸药物者。③碱化尿液的药物:碳酸氢钠,用以碱化尿液,使尿酸不易在尿中积聚形成结晶。中医治疗可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和针灸治疗。

Q:食疗对控制高尿酸可以起到多大的作用?

A:饮食是高尿酸患者外源性嘌呤和尿酸的主要来源之一,约占体内总尿酸的20%。通过食疗对控制高尿酸有明显的作用。中医自古以来认为“药食同源”。我国唐代杰出的医药学家、养生学家孙思邈将食疗列为医治疾病诸法之首,提出“安神之本,必资于食”。中医历来重视治未病,善于运用食疗预防疾病的发生,防止疾病的发展。在高尿酸人群中,很多人都是无症状性的,甚至终身不会出现症状。食疗可以说是控制高尿酸的第一道防线。

Q:哪些食物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高尿酸血症?哪些食物最好少吃?

A:饮食控制对高尿酸血症患者很重要,做到“三低一高”,即低嘌呤饮食、低盐、低脂膳食和大量饮水。

建议高尿酸人群应避免进食动物内脏、含糖饮料和酒,限制肉、海鲜、豆制品和甜点的摄入,主食可适量选用白米、白面、白面包、馒头、蛋及蛋制品,鼓励多食蔬菜如卷心菜、胡萝卜、青菜、土豆等,樱桃和低脂或脱脂奶。

烹调用油应完全选择植物油。辅食可以适当选择含碱的食物,如苏打饼干、碱性矿泉水等。此外,鼓励多饮水,最好选择白开水,尽量多食用含维生素B、C丰富的食物,以促进组织内淤积的尿酸盐溶解。

王旭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请坚持低嘌呤饮食尿酸高

饮食与尿酸生成关系密切。食物中虽然没有尿酸,但食物中一种称为「嘌呤」(又称「普林」,purine)的物质,几乎无处不在。嘌呤经过一系列代谢变化,最终形成的产物就是尿酸。嘌呤的来源,分为内源性嘌呤和外源性嘌呤。外源性嘌呤主要来自食物摄取,占总嘌呤的20%。也就是说,了解食物嘌呤值的高低,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对于降低尿酸大有裨益。

食物嘌呤有高低

一般食物分为高嘌呤、中嘌呤和低嘌呤三类。每100克食物嘌呤含量小于50毫克的为低嘌呤;每100克食物中含50-150毫克嘌呤的为中嘌呤;每100克食物中含150-1000毫克嘌呤的食物为高嘌呤。

通常,营养学医师会建议高尿酸群体,采用如下大致的饮食指导原则来实现低嘌呤饮食。①避免动物内脏、肉汤、啤酒等高嘌呤食物;②限制海鲜、肉类等中等嘌呤食物;③鼓励低脂脱脂牛奶、鸡蛋、蔬菜等低嘌呤食物。

高嘌呤食物:

(150-1000mg/100g)

内脏;

渔产:马加、白鲳、鲢鱼、虱目鱼、吴郭鱼、皮刀、四破、白带、乌鱼、鳗仔、鲨鱼、小鱼干、沙丁鱼、扁鱼干、蚌蛤、蛤蜊、干贝、海鳗、牡蛎;

胚芽、黄豆、嫩芽蔬菜如芦笋头、豆苗、发芽蔬菜如绿豆芽、黄豆芽、苜蓿芽;

紫菜、香菇;

熬煮很久的肉汤(汁)、鸡精、酵母粉、健素糖;

中嘌呤食物:

(50-150mg/100g)

牛肉、羊肉、兔肉、鸭肉、鸡肉、猪皮、猪肉(瘦);

旗鱼、黑鲳鱼、草鱼、鲤鱼、红鲙、红甘、秋刀鱼、鳝鱼、鳗鱼、乌贼、虾、小管、螃蟹、蚬仔、鲍鱼、翅鱼;

绿豆、红豆、花豆、栗子、莲子、小麦、燕麦、麦片;

豆腐、豆干、豆浆、味噌、黑豆;

各式菇类(如洋菇、鲍鱼菇)、花椰菜、四季豆、皇帝豆、豇豆、豌豆、菠菜、青江菜、茼蒿菜、海藻、海带、笋干、金针、白木耳、九层塔;花生、腰果、杏仁果;

枸杞;

低嘌呤食物:

(<50mg/100g)

各种乳类及乳制品(酸奶因抑制尿酸排放不推荐食用);

蛋类(鸡蛋、鸭蛋、鹅蛋、鸽蛋)、猪血;

海参、海蜇皮;

其它蔬菜、各类水果;

各类植物油、瓜子;

葡萄干、龙眼干、蕃茄酱、酱油、果糖、冬瓜糖、蜂蜜、果冻;

TIPS!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对食物的测定方法不同,所选食物的品种、产地、成熟度和水分含量也不同,导致不同版本的食物嘌呤含量表在数值上不尽一致,有的差异还相当大。本文选登的食物嘌呤值分类来源于台北医学大学。事实上,目前很难获得一份精确的食物嘌呤含量表。不过,即使是有限的资料,如果能合理的应用,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远离高尿酸困扰积极改变生活方式

除了饮食以外,高尿酸患者在生活方式上也要做出积极的改变,从而减少高尿酸带来的困扰。

掌握烹饪小技巧轻松降低嘌呤值

改变一下日常烹饪方式,也可以降低食物的嘌呤值。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将猪肉、牛肉、鸡肉样品分别以水煮、清蒸、煎炒、油炸4种烹饪方法处理,比较1、3、5、10分钟烹饪时间下食物嘌呤含量的变化。检测发现,煮和蒸随时间延长嘌呤含量下降,达最佳时间后趋于平稳,煎和炸则先降后升,呈V或W曲线变化。

数据显示,水煮后肉中嘌呤含量降低最明显,最佳水煮时间为3分钟,此时猪肉、牛肉中嘌呤含量降低50%,鸡肉中嘌呤含量降低30%,3分钟后变化趋于平缓;结合口感,最佳清蒸时间为10分钟;油煎最好不要超过2分钟,因为2分钟后嘌呤含量不降反升,4分钟达到峰值;最佳油炸时间应在4分钟内。

由于嘌呤为水溶性物质,在高温下更易溶于水。所以,高尿酸患者在食用鱼肉类食物时可先用沸水氽过后再烹饪,这样就能减少此类食物中的嘌呤含量,水煮过的肉汤不要喝。

(1)多饮水: 每天喝水2000ml以上,以增加尿量,使体内尿酸迅速排出;同时也降低尿中尿酸浓度,可预防尿道结石的形成,延缓肾脏进行性损害,为了防止夜尿浓缩,提倡夜间也应补充水分。

(2) 坚持运动:坚持适量有氧运动,如健步走、慢跑,每周5次以上或每日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以上。

(3)控制体重:肥胖者应减体重,使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研究发现,肥胖是引起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控制体重对于痛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每日总热量应比正常人低10%左右。不过减肥应循序渐进,否则脂肪分解过快容易导致酮症。

(4)戒烟限酒:尽量动员患者戒烟戒酒,尤其不饮啤酒。研究显示,酒精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诱发痛风,特别是啤酒和葡萄酒含大量嘌呤,应限制。

专家推荐

冬瓜薏米羹

做法:选取冬瓜、薏仁米适量,姜丝少许。先用油将姜丝爆香,此后将冬瓜和薏米一起放入锅中,加水及适量调味料煮成汤,即可食之。

功效:冬瓜、薏仁米都有利尿的作用,若能经常进食冬瓜薏米羹对降低高尿酸有益。

猜你喜欢
高尿酸嘌呤血尿酸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治痛风不能“见好就收”
尿酸高易导致全身受损
关于高尿酸血症你该知道的事
想吃火锅又怕尿酸高,如何解
海参并非高嘌呤食物
除了痛风高尿酸还有啥危害
痛风
痛风治疗血尿酸需持续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