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液肥作基肥对单季晚稻甬优12产量的影响

2016-06-21 03:53李国雷韩东道李方勇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基肥产量

李国雷,韩东道,李方勇

(1.象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象山 315700;2.宁波龙兴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浙江象山 315700)



有机液肥作基肥对单季晚稻甬优12产量的影响

李国雷1,韩东道2,李方勇1

(1.象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象山 315700;2.宁波龙兴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浙江象山 315700)

摘 要:进行单季晚稻甬优12以水稻有机液肥作基肥的试验。结果表明,以一定量的水稻有机液肥作基肥,与不施基肥相比,可增加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与常规基肥施用法相比,产量相仿。

关键词:水稻有机液肥;基肥;单季晚稻;甬优12;产量

文献著录格式:李国雷,韩东道,李方勇.有机液肥作基肥对单季晚稻甬优12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6): 816-818.

单季晚稻是象山县水稻最主要的生产方式,甬优12是象山县单季晚稻的当家品种,研究如何通过肥料品种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提高单季晚稻甬优12的产量受到当地政府和种粮大户的重视。水稻有机液肥是以浓缩沼液为基础原料,经科学配方研制而成的一种含腐殖酸的水溶肥料,产品技术指标符合NY1106—2010要求。该肥料不但秉持了浓缩沼液富含养分和生理活性物质的特性,而且还添加了无机盐类营养元素和腐殖酸钾、黄腐殖酸、肥料增效剂及其他有机活性物质,营养元素以螯合态存在,肥料利用率高,既能诱导水稻微观生物活性,又能提高水稻根系养分吸收能力,促进水稻生长发育。进行本研究,一方面能促进水稻有机液肥的推广,另一方面更是为达到依靠稻田生态系统大量消纳沼液,实现沼液的资源化深度开发利用,普及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施肥方式。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15年在象山县贤庠镇珠溪塘钟亚春农户田里进行。试验田土壤肥力中等、田面平整、排灌方便,前茬为冬闲田。试验所用水稻有机液肥由象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宁波龙兴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研制,有机质含量(重量比,下同)2.5%,养分含量24.0%(其中N12.0%,P2O56.0%,K2O6.0%);水稻专用复混肥由象山龙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产,有机质20%,养分15.0%(其中N7.5%,P2O53.0%,K2O4.5%);脲铵由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系缓释肥料,含N 30%(其中铵态氮15%,酰胺态氮15%,Zn 0.1%);尿素和氯化钾等其他肥料为市售。水稻供试品种甬优12。

1.2 处理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处理1,基肥水稻有机液肥375 kg·hm-2,苗肥尿素75 kg·hm-2,穗肥尿素75 kg·hm-2+氯化钾75 kg·hm-2,粒肥尿素75 kg·hm-2;处理2,基肥水稻有机液肥375 kg· hm-2,苗肥脲铵75 kg·hm-2,穗肥脲铵150 kg· hm-2+氯化钾75 kg·hm-2;处理3,不施基肥为对照(CK),3次追肥同处理1;处理4,基肥水稻有机液肥750 kg·hm-2,3次追肥同处理1;处理5,基肥水稻专用复混肥1 200 kg·hm-2,3次追肥同处理1;处理6,基肥水稻有机液肥1 125 kg·hm-2,3次追肥同处理1。大区试验,每处理面积200 m2,不设重复。试验田各处理间筑田埂,并用黑膜包裹,防止肥水渗漏,各处理单独排灌。四周设保护行。各处理除试验因素外的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均相同。

5月16日播种,6月3日人工插种,秧龄18 d,叶龄3.1,密度15万丛·hm-2,每丛播种2本。各处理插种前2 d(6月1日)施用基肥,水稻有机液肥采用喷施,水稻专用复混肥人工撒施,施肥后耥耙田面。追肥苗肥插种后8 d拌除草剂撒施,穗肥7月23日撒施,粒肥8月11日撒施。

1.3 考查项目

各处理插种后选择有代表性植株5丛作为观察记载分蘖消长动态的对象,共观察记载9次;11 月20日取样考查经济性状,11月22日收割测定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茎蘖动态

从表1可以看出,插种后10 d,除不施基肥的对照处理未发生分蘖外,其余各处理茎蘖数相同,均为60万·hm-2。插种后19 d,各处理茎蘖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以处理5增加最多,其次是处理6,再次是处理1,4,2,对照增加最少,且这种趋势一直延续至最高峰苗时的7月12日。分蘖高峰期过后,由于小分蘖的陆续死亡,各处理茎蘖数均有不同程度减少,茎蘖数下降幅度与茎蘖数上升幅度成负相关,且这种趋势一直延续至9月13日茎蘖基本稳定期。从7月12日茎蘖高峰期至9月13日茎蘖基本稳定期,茎蘖减少数量处理5 为183万·hm-2,减幅88.4%;处理1为135万· hm-2,减幅88.2%;对照为102万·hm-2,减幅69.4%;处理4为120万·hm-2,减幅69.0%;处理6为123万·hm-2,减幅67.2%;处理2为84万·hm-2,减幅47.5%。这主要是由于水稻有机液肥和水稻专用复混肥均是速效肥,作基肥施用后秧苗起发快、分蘖发生早,如果继续追施尿素等常规氮肥,在水稻群体自我调节与补偿作用下,茎蘖消长幅度较大,且这种现象与是否施用过基肥、施用何种基肥无关,不利于超级稻甬优12的高产稳产,只有配施与尿素等量脲铵等缓释氮追肥,才能避免茎蘖数的大起大落,提高分蘖成穗率,从而为甬优12高产稳产奠定苗架基础,说明单季稻甬优12茎蘖数的消长与氮追肥种类相关性更大。

表1 各施肥处理甬优12茎蘖消长动态

2.2 经济性状与产量

从表2可以看出,株高以处理6最高,以下依次是处理4,1,2,对照,最矮是处理5;穗长以处理6,1最长,以下依次是处理4,对照,处理5,最短是处理2;有效穗以处理5最多,以下依次是处理6,4,2,1,最少是对照;成穗率以处理2最高,以下依次是对照,处理6,4,1,最低是处理5;每穗总粒数以处理6最多,以下依次是对照和处理4,1,2,最少是处理5;每穗实粒数以处理6最多,以下依次是处理2,1,对照,处理4,最少是处理5;结实率以处理2最高,以下依次是处理1,5,4,对照,最低是处理6;千粒重以处理2和对照最重,以下依次是处理4,6,1,最轻是处理5。综合分析,以处理2各项性状较优,植株相对较矮,茎秆较为粗壮,抗倒伏能力较强,成穗率、结实率和千粒重均较高,有效穗和每穗实粒数也较多;相反,经济性状较劣的是处理5,成穗率最低,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最少,千粒重也最轻。

表2 各施肥处理甬优12经济性状和产量表现

产量最高的是处理6,为10.659 t·hm-2,比对照增产22.6%;其次是处理2,5和4,分别为9.952,9.908和9.792 t·hm-2,比对照分别增产14.1%,13.6%和12.3%;再次是处理1,为9.384 t·hm-2,比对照增产7.6%。由此可见,单季稻甬优12增施基肥对产量有明显促进作用,在一定用量范围内,基施水稻有机液肥量越大,产量越高,配施脲铵等缓释氮追肥,有协同增产作用。

3 小结与讨论

用浓缩沼液为基础原料配制的水稻有机液肥,在单季稻甬优12作基肥施用,不但能推动沼液的资源化深度开发利用和农牧结合生态循环方式在稻作产业中的发展,而且用量在375~1 125 kg· hm-2范围内,产量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基施水稻有机液肥750 kg·hm-2的产量与常规施肥法基施水稻专用复混肥1 200 kg·hm-2的产量相仿。基施水稻有机液肥375 kg·hm-2,再配施追肥脲铵225 kg·hm-2+氯化钾75 kg·hm-2,株高、有效穗、成穗率、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经济性状最优,产量也较高,投入产出比最大。

本试验仅对养分含量为24%水稻有机液肥在单季稻甬优12作基肥进行探索,今后有必要在改进和完善水稻有机液肥的肥效性能与研制出施肥机械和设备的基础上,降低肥料生产成本,提高施肥效益,对所有稻作品种类型的全程施肥技术开展系统研究,以期为以浓缩沼液为基础原料的水稻有机液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杨祥田,林贤青,王旭辉,等.超级稻不同移栽方式对产量及抗病性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08,20(1): 6-9.

[2] 郭焕茹,陈少杰,童相兵.生物菌肥作底肥对单季晚稻甬优12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1): 11-12.

(责任编辑:张才德)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528-9017(2016)06-0816-03

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604

收稿日期:2016-03-12

基金项目:宁波市农业科研攻关项目(2014C92013)

作者简介:李国雷(1963—),男,浙江象山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基肥产量
不同施肥配方对克瑞森葡萄园艺性状的影响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连续4年基肥减量对生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夏粮再获丰收 产量再创新高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不同基肥对3个树种造林成活率与生长的影响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