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塞外青城史 三段巾帼英雄情

2016-06-21 23:26道瑞
老年世界 2016年6期
关键词:娘子昭君呼和浩特

道瑞

连绵起伏的阴山横卧蒙古高原,静静守护着这片热土,漫漫朔风在茫茫草原上嘶吼怒啸,仿佛在诉说着千年流传的故事。翻开历史,作为塞外草原的政治中心,呼和浩特这座青城(呼和浩特,蒙语,汉译为青城)也充满了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其中上演的一幕幕巾帼英雄故事,实在是可歌可泣,令人感叹。辞汉入胡的出塞昭君,文韬武略的满都海,四嫁顺义王的三娘子,这些走进呼和浩特的柔弱女子,面对坎坷的命运,依然英勇顽强,奉献一生,她们的出现为这座城市带来别样的精神财富和文化气质。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昭君路6公里处的大黑河南岸矗立着一座三十多米高的巨大夯土堆,远望如山,巍峨高耸,松柏环绕,亭台碑楼耸立,据说这里就是昭君墓。也有人说这里只是昭君的衣冠冢,在呼和浩特周边地区出现的几十处昭君墓都是牧民们吊唁昭君,用衣襟包土垒起来的。

人们或多或少知道昭君的故事。这位深居汉宫的奇女子主动出塞和亲,嫁两任匈奴首领,以至汉与匈奴半个多世纪的边境安宁和民族和睦。昭君是和平的使者,是美的化身,但她的正史记载并不多,令人吃惊的是,这个真实人物题材的艺术创作竟然延续了两千年而不衰,文学家、音乐家、戏剧家、舞蹈家、美术家纷纷来塑造昭君形象。这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是少有的。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有个统计资料,自昭君出塞后,反映昭君的诗歌有700余首,与之相关的小说、民间故事近40种,地方戏曲30多种,从事过昭君题材文艺创作的著名作者有500多人,我们熟知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耶律楚材都有佳作留世。以戏剧为例,元代马致远的《汉宫秋》、郭沫若的《王昭君》、曹禺的《王昭君》都是名家名篇,剧作中的昭君或悲戚自怜,投江自尽;或反抗强暴,鄙视权威;或有胆识,有志气,甘于奉献。三位作家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写出不同的王昭君。从这个角度上讲,正史中模糊的昭君形象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得到全面深刻的描摹,富有极强的生命力。

“琵琶一曲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正如史学家翦伯赞说的,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而昭君墓也成为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生活在呼和浩特的人都知道市中心有一座满都海公园,那里绿树掩映,假山环绕,湖波荡漾,是人们锻炼休闲的好去处。但是绝大多数人恐怕并不知道这个公园是在纪念满都海哈屯(哈屯,蒙语,汉译为夫人)。这也难怪,这位在蒙文史籍中世所罕见的巾帼英雄在汉文史册中却不见其人。

元朝被推翻后,蒙古帝国退回蒙古高原,且日渐衰落,蒙古黄金家族——成吉思汗后裔的家族丧失了中心地位,蒙古各部回到割据纷争中。1478年,蒙古大汗满都鲁战亡,其继承人被害身亡,7岁的男孩巴图蒙克作为成吉思汗的十五世孙,成为黄金家族唯一的苗裔。为了维护黄金家族的正统地位,也为了让窥伺汗位的权臣们放松警惕,满都鲁大汗的遗孀,已经32岁的满都海嫁给了巴图蒙克,也就是这位曾叔祖母扶立他继承了汗位,号达延汗。此后数十年,大权在握又聪明能干的满都海开始了统一蒙古各部的征战。她披挂上阵,将年幼的达延汗放在箭囊里(也有说是木箱里)并跨在身上保护起来,处处身先士卒,挥刀跃马,征伐骄横的瓦剌部,力剿权臣亦思马因,屡屡得胜,重新统一了漠南蒙古各部,结束了有明以来百余年的混乱局面,整顿了社会秩序。草原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发展生产,为达延汗执政时期恢复和发展草原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广袤的大草原赐予了蒙古族妇女顽强的生命热情,她们既能兢兢业业从事生产劳动,又能在战争中弯弓扬鞭,叱咤风云,也能在政治决策中力挽狂澜,满都海作为雄才大略的女政治家,是蒙古族妇女中的翘楚。

熟悉呼和浩特历史的人都喜欢把呼和浩特叫作“三娘子城”,而这个名称的由来还要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朝。在明政府的支持下,1572年,三娘子主持兴建了土默特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壮美丽的库库和屯”。库库和屯是蒙语,也就是现在汉译的“呼和浩特”,时人称为“三娘子城”,明朝皇帝赐名“归化”。

追寻历史的足迹,三娘子功不可没。明隆庆四年(1570年),控制蒙古右翼地区的土默特部首领、成吉思汗十七世孙俺答汗围攻明边,大战在即之时,俺答汗听从妻子三娘子的建议,与明议和,接受明政府“顺义王”的赐封。之后明蒙边界恢复贸易,开设通贡互市,还在宣府到甘肃一线开设11处马市,开始了几十年和平友好的安定局面。

命运多舛,红颜薄命,嫁入黄金家族的女子拥有无上荣光,同时也背负着无尽的责任,满都海如此,三娘子也如此。俺答汗去世后,作为土默特集团的核心人物,三娘子权衡轻重,委曲求全,遵循继婚制,先后嫁给了俺答汗的长子黄太吉和黄太吉之子扯力克,成为第二代和第三代顺义王夫人,一直维系着边疆的和平和交流。扯力克去世后,年老的三娘子不愿再婚,结果封王六年不成,通贡互市也被迫停止。迫于形势,62岁的三娘子与黄口小儿卜石兔结婚,这场政治婚姻换来了边境正常的贸易。第二年,三娘子去世。

纵观三娘子的一生,她四嫁顺义王,都在稳定和治理土默特蒙古内部以及维护蒙汉和平友好的大局。明廷也寄厚望于三娘子,认为主政治军,统领蒙古,非三娘子莫属。不负众望,在她主政的四十年里,“胡马不闻嘶,狼烟净如濯”,漠南蒙古右翼地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人民生活安乐。岁月如梭,曾经的归化城早已成为呼和浩特市的旧城,与清朝所建用于驻防军队的绥远城融合,共同谱写了现代化草原城市呼和浩特辉煌发展的新篇章。

悠悠岁月掩埋了多少忠骨义魂,沧海桑田变换了几世朝代兴衰。草原女儿以其博大无私的胸怀和善良奉献的天性抚慰弱小,维护和平,她们的故事为呼和浩特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飒爽卓绝的巾帼风采。

猜你喜欢
娘子昭君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之旅
昭君
昭君
工商企业管理的知识与操作实例
三娘子的饼
庆祝《娘子关》杂志创刊四十周年
花鸡娘子
驴声驴影三娘子
呼和浩特
昭君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