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二十四孝故事:百里负米

2016-06-22 17:24
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2016年6期
关键词:在世二十四孝教育网

【原文】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huò)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故事】仲由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字子路,孔子的得意弟子。他性格直率勇敢,非常孝敬父母。因为从小家境贫寒,为人非常节俭,经常吃野菜度日。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

百里之外是非常远的路程,也许现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两次。可是一年四季长期如此,就极其不易。然而仲由却甘之如饴。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后来,他父母双双过世,他南下到了楚国。楚王聘他当官,对他很是礼遇,俸禄非常优厚。每天吃的是山珍海味,一出门就有上百辆的马车跟随,过着富足的生活。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好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感叹,哀伤父母早早过世。他是多么希望父母仍然在世,和他一起过这样的好生活呀!可是,即使他想再负米往返百里之外奉养双亲,都永远不可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父母在世时,即使我们没有丰厚的供给,事事也要以父母为先,处处以父母为主,时时想着父母,这才是真正的孝行。

(摘自中小学教育网)

猜你喜欢
在世二十四孝教育网
当我不在世的时候
墙头上的《二十四孝》
毛主席在世时两次拒上人民币
二十四孝 拾葚异器
武艺 二十四孝图
二十四孝 卖身葬父
中国省级教育信息综合网站排行榜
中国省级教育信息综合网站排行榜
中国省级教育信息综合网站排行榜
中国省级教育信息综合网站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