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2016-06-22 12:51赵嫚
戏剧之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就业问题对策大学生

赵嫚

【摘 要】在当今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了社会、用人单位、学校以及大学生本身对未来的就业方向难以选择等等。本文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191-02

一、大学生就业的特点

(一)选择专业具有盲目性。就业的前景很大一部分的因素是由专业来决定的,那么,大学生们在入学前就会选择热门的专业,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市场供过于求,饱和的市场反而让大学生们更加地不好找工作。

(二)就业岗位与毕业生的人数差距。由于许多高校的扩招,使得我国的大学生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每年毕业的学生数不胜数,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就业岗位和毕业生的数量不符,有很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三)企业和大学生的相互不满。就业难是一种结构矛盾的突出现象,很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然后很多的企业在人才的需求上也是不满足的,这里面也就存在着了矛盾。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选择和被选择的过程,学生在就业的时候往往就会带着盲目的观点,在追求工作的岗位上不符合常理,过分地去追求待遇、环境等等,在工作的时候薪水不符合自己心里所想的,也就会消极地去对待自己的工作。企业又考虑到,大学生是社会前进的方向,又不得不去顾忌,企业在招聘的安排上也有还很多的不合理的地方,两者之间的误差也就比较大。

二、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就业难是全社会的关注焦点,根据现在的相关数据表明,就业问题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然而大学生的就业是国家长期以来都需要解决的。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在逐渐地增加,随着大学生的数量的增加爱,就业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

(二)用人单位太过注重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学历。一般来说,很多的企业都会在学历上有严格的需求,学历也就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门槛。企业太过注重学历问题也就忽视了大学生的一些能力,并不是说只有拥有高学历才会是一个优秀的人才,在企业工作中,主要讲求的还是能力,用人单位也就这样注重学历很多可能就会把许多的优秀的人才拒之门外。这就使得很多的学生面对着很大的压力,这样对企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三)地域差异是就业形势的重要体现。我国比较发达的城市对大学生的需求是比较旺盛的,然而在偏远的地方对大学生的需求量是比较小的,这从侧面表明我国很多的大学生也就会往发达的城市流动,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等。也就是说很多的大学生去到了发达的大城市,然而偏远落后的城市大学生的数量也就比较少了。很多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大学生,当然会去大城市发展,但是事实上,并不是在大城市也就一定会有一个好的发展。大城市的经济发展确实是比较繁荣的,但是在就业上面供过于求的现象是比较突出的;也不是说在偏远落后的城市发展就一定是差的,只有拥有一个好的目标,有着发展前景,就一定会有好的发展。大学生在就业的意识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样才能让自己未来的发展更好。

(四)专业之间的供求关系不平衡。很多学生在入学前,就会选择比较热门的专业,认为这样就一定能找到一个好工作,然后,若是很大部分学生都这么想,那么市场必然会出现饱和状态,这些热门专业相关的岗位也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这样也就会有很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然后对于那些冷门的专业,又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很多的岗位找不到现象的人才去工作。所以说,专业之间的供求关系是不平衡的。学生在选择专业之前一定要根据客观的事实来仔细地思考,自己到底要选择什么专业,自己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才是最合适的,从实际的现象出发,这样才能让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一个好的方向,那么就业难这样的问题当然也就会减少很多。

三、导致大学生就业现状不理想的因素有哪些

根据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可知,大学生就业现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给企业、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带来消极影响,在企业的发展、国家综合能力的提高、大学个人生活的保障等方面表现得极为明显,那么导致大学生就业现状不理想的因素到底有哪些?这一问题需要我们慎重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影响国家、社会、个人,同时,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来自于国家、社会、个人。下面,我们将对此进行系统地分析。

(一)社会方面的因素。就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不能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整体呈现“供不应求”的不良现象。社会方面的因素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因素。

(1)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他们对于大学生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实践能力也要超强,这样子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众所周知,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点,所以,在大学生的知识水平方面有着很严厉的要求,认为知识、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社会的过高要求,让很多大学毕业生产生消极情绪,认为自身不能够达到社会的要求,这便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导致大学毕业生树立不正确、不合理的就业观,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给大学生带来了学习动力,但是过高的要求会成为他们的学习负担。

(2)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形势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当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候,就会出现劳动力过剩的现象,大学生在进行就业时,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较少,同时,社会对于高教育水平的大学生的接受度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让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没有用武之地。

(二)国家就业体制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以来,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与利用在原来的基础上有着质的飞越,这样一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有所改观。但是,国家针对大学生的就业体制还处于尝试阶段,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阻碍。

(1)国家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措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有所改善,不仅仅鼓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也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些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的解决都有极大的帮助,但是国家针对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所采取的措施也存在着障碍,让大学生的就业方向产生偏曲,其中包括,国家就业体制不科学与不完善,不能给大学生就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国家就业体制的过于生硬,以致于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不能灵活处理招聘问题,这样一来,大学生的个人特长并不能很好的挖掘。

(2)我国占地面积广大,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都有很大的差异,西部和北部的发展脚步较为落后,在国家就业体制中,考虑到区域发展的不同,所以,对于人力资源配置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这使得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区域发展更加吻合但是,这样也使得发达地区更发达,贫穷地区更贫穷,属于不正常现象。

四、解决措施

首先,社会企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在选人方面要树立科学客观的立场,独具慧眼,发现大学毕业生的个人特长,挖掘出他们的个人潜力,同时,在筛选人才过程中,禁用歧视的态度,采取鼓励的方式,即使对方不符合招聘要求,也要委婉拒绝,鼓励他们为社会做贡献;然后,国家需要充实就业体制,以满足社会的千方百态,帮助企业灵活处理问题;最后就是大学生自身在选择就业方向时一定要有合理的定位,寻找可以发挥自身特长的工作,同时,应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增加就业机会。

五、结语

综上所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发展经济的必经之路,在就业问题方面,我们可以从国家就业体制、社会选人标准、自身的就业观念等等方面考虑解决方案,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题,帮助企业解决人才问题。

参考文献:

[1]崔桂花,崔振东.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7).

猜你喜欢
就业问题对策大学生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大学生之歌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关于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