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120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调查研究

2016-06-23 00:53石志敏
护理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儿童保健看护人干预

石志敏

Shi Zhimin

(First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Shanxi 030001 China)

太原市120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调查研究

石志敏

Shi Zhimin

(First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Shanxi 030001 China)

摘要:[目的]对太原市120名儿童的饮食行为问题进行调查,旨在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IMFeD工具对120名儿童的主要看护人进行调查,并观察主要看护人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影响。[结果]儿童以胃口差、不良进食习惯、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和父母过度关心4种饮食行为问题较常见,主要看护人与儿童的关系及其文化程度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有影响。[结论]儿童饮食行为问题较为普遍,可根据IMFeD工具提供的健康处方进行干预。

关键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看护人;健康处方;干预;儿童保健

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是儿童保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儿童喂养或者进食困难、异常,导致儿童体重、身长不增或下降的一类疾病[1]。有研究显示,25%~45%发育正常的儿童和80%以上发育迟缓的儿童有不同程度的饮食行为问题[2]。儿童的饮食行为和习惯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而且与成年后的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3]。3岁~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养成良好饮食行为的重要阶段。我国上海、北京、西安等地区对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行为调查显示,父母报告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发生率高达60%,专业人士报告其发生率为25%~40%[4-6]。本研究拟对太原市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现状进行调查,为建立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3年9月—12月选取太原市两所幼儿园120名3岁~6岁儿童的主要看护人进行调查。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①一般资料问卷:自行编制,包括儿童年龄、性别及主要看护人年龄、与儿童关系、文化程度等。②IMFeD工具:采用由我国专家指导,结合我国临床实践经验并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支持下开发的中国IMFeD工具进行调查。

IMFeD是儿童行为问题诊断及管理的缩写,意为“我被喂养”。IMFeD工具将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分为胃口差、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不良进食习惯、父母过度关心、害怕进食、潜在疾病状态6个部分,其中,胃口差包括对食物没兴趣、对游戏感兴趣、只吃几口、用餐时离开餐桌;对某种食物有特别偏好包括因为气味和口味等拒绝食物、只吃有限的几种食物、不情愿尝试新食物;不良进食习惯包括吃饭时看电视、玩玩具,大人追逐进食,进食时间长,饭菜含在嘴里不咽下;父母过度关心包括家长认为孩子吃的不够多、吃不完家长提供的饭菜;害怕进食包括害怕、抗拒吃任何固体食物,准备用餐时很害怕;潜在疾病状态包括胃口一直不好,呕吐、腹泻和怀疑或确诊有某种疾病。儿童主要看护人根据IMFeD工具选择相关的选项打“√”,每增加1项加1分,全部没有则计为0分[7]。

1.2.2调查方法调查前先向儿童主要看护人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由经过培训的研究组成员发放问卷。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看护人采用自评方式,对文化程度较低且对问卷内容理解有困难的看护人采用他评方式,由研究组成员进行逐条询问然后记录。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92.3%。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儿童及其主要看护人的一般资料(n=120)

2.2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总体检出情况(见表2)

表2 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总体检出情况(n=120)

2.3主要看护人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影响

表3 主要看护人对儿童饮食行为的影响 人

3讨论

3.1儿童饮食行为检出情况进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儿童应从小培养良好、科学的进食行为[8]。表1结果显示,儿童以胃口差、不良进食习惯、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和父母过度关心4种类型常见,12个条目中,“对食物没兴趣”“只吃有限的几种食物”“吃饭时看电视、玩玩具”“吃不完家长提供的饭菜”这4种表现较为突出,少部分儿童同时存在2种以上的饮食行为问题,但若存在较多的饮食行为问题,可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落后,语言发育相对延迟,身体抵抗力下降。因此,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不容忽视,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对社区及儿童主要看护人的健康教育。

3.2主要看护人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影响儿童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较多,但主要影响因素应是儿童的看护人。表2结果也显示,“父母过度关心”是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一个突出方面。表3结果显示,主要看护人的性别对儿童饮食行为影响不大,但与儿童的关系及文化程度不同,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不同。在与儿童的关系方面,(外)祖父母为主要看护人的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发生率相对较高,分析原因可能为(外)祖父母更加溺爱儿童,现阶段3岁~6岁儿童的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将主要看护人由父母转换为(外)祖父母的比例较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有“隔代亲”的现象,(外)祖父母对儿童饮食过分关注,为保证儿童的进食量,两餐之间时间缩短,没有考虑到正常胃排空所需要的时间,且在进食时,经常采用玩玩具、看电视的方法诱导儿童进食;此外,在两餐之间还要给儿童增加营养奶、零食等的摄入,严重影响了儿童的食欲。在文化程度方面,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主要看护人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分析原因可能为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主要看护人对科学饮食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文化程度较低的看护人,他们对科学饮食知识了解较少,对儿童相应年龄阶段的饮食特点也就了解较少,在儿童饮食上,一味关注儿童的进食量,若儿童进食未达到期望要求,会有不满情绪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进而影响儿童的进食情绪;而文化程度较高的看护人在儿童饮食行为出现问题时,善于利用书籍、网络、朋友的经验,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去改善儿童的饮食行为[9]。

3.3对策IMFeD工具不仅有针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调查,而且根据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提供了相应的、方便的健康处方[7]。①避免分散注意力:不建议在进餐时玩玩具、看书或者看电视,尽可能避免能够分散儿童注意力的事物。②保持中立态度:在儿童进餐时保持中立态度,不随意对食物进行评价以免误导儿童。儿童进食表现好时应及时表扬,尽量不使用食物作为奖励儿童的物品。③促进食欲:尽量在固定时间进餐,正餐和点心之间隔开2 h~3 h。④限制用餐时同:进餐尽量在20 min~30 min结束,如果儿童吃的较少或者根本没吃也应在固定的时间内结束进餐。⑤提供适合年龄的食物:保持小份额的食物供给,允许儿童有额外的要求。⑥鼓励儿童自己进食:即使儿童由于不会熟练使用餐具而弄得很狼藉,对待儿童也要有耐心,相信宝宝自己的能力。⑦减少不良行为:用餐时避免宝宝玩耍食物,进餐时减少交谈,教会儿童与父母一起用餐,等父母用餐结束时一起收拾餐桌,对于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纠正。⑧系统地介绍新食物。

针对主要看护人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影响,建议对主要看护人开展个性化、针对性的知识讲座,列举儿童不良饮食行为发生的原因及案例,引导主要看护人自己找出解决儿童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的对策,并告知他们进食时看电视、讲故事、玩玩具等会影响儿童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影响进食的速度和进食量,导致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发生,严重时还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在托幼机构或社区开设育儿沙龙,将有相同问题的主要看护人集中起来,促进他们相互交流,提出对策,以纠正儿童的不良饮食行为。此外,鼓励主要看护人、儿童、老师共同参与管理[9],促进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金志娟,沈恬,金星明,等.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17):547-550.

[2]Bryant WR,Markham L,Kreipe RE,etal.Feeding and eating disorders in childhood[J].Int J Eat Disord,2010,43(2):98-111.

[3]周立清.352名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调查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学,2007,18(3):60.

[4]金星明,施榕,金志娟,等.上海市1岁~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4):387-392.

[5]任玉娟.北京市朝阳区豆各庄地区3~5岁儿童饮食习惯调查及干预[J].健康必读杂志,2011,4(4):350-361.

[6]孙吉.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调查分析[J].医药世界,2008,9(1):66-67.

[7]徐亮.IMFeD工具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2):185.

[8]周萌泥.郑州市区124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6):38-39.

[9]华丽,叶天惠,刘琳,等.244例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调查[J].护理研究,2015,29(12C):674-676.

(本文编辑张建华)

Investigation on dietary behavior problems of 120 children in Taiyuan city

作者简介石志敏,主管护师,本科,单位: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7.042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6B-2168-03

(收稿日期:2016-01-14;修回日期:2016-05-11)

猜你喜欢
儿童保健看护人干预
贫困农村地区儿童看护人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
婴幼儿看护人构成特征及对儿童健康知识需求分析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儿童保健门诊系统管理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
探讨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作用
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我愿做手艺的看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