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二语学习者课堂自启自修型会话修正研究

2016-06-24 07:13
关键词:课堂

刘 佳 音

(东北师范大学 国际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汉语二语学习者课堂自启自修型会话修正研究

刘 佳 音

(东北师范大学 国际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摘要]笔者基于自建汉语二语课堂小型语料库,采用定量描写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汉语二语学习者课堂自启自修型会话修正的概念、类别、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为汉语二语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汉语二语学习者;课堂;自启自修型;会话修正

本文以吉林省某高校汉语二语课堂10节口语课的录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录像内容的转写自建了小型语料库,得到汉语二语学习者课堂自启自修型会话修正实例325例。笔者对这325例自启自修型会话修正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与系统的分析,阐明了汉语二语学习者课堂自启自修型会话修正的主要类别、基本结构、特殊结构及主要功能。

一、汉语二语学习者课堂自启自修型会话修正的界定

自我启动自我修正即发话人意识到了自己话语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自己刚刚产出的话语进行修正[1]210。Kormos(1999)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自我修正下的定义是:自我修正是语言监控机制运作的外在表现,当说话者觉察到表达中有错误或不得体的地方,即中断讲话,并实施修正,便完成了一次自我启动自我修正行为[2]207-211。Postma(2000)认为,自我修正是在没有外部触动的情况下对错误进行的纠正,常发生在错误发生后很短的时间内[3]97-131。Schegloff(2000)认为,会话自我修补是话者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监控到自己的言语错误后所采取的一种自我更正行为,是对话者言语交际能力的具体体现[4]。姚剑鹏认为,会话修补属于间断语流的一种,是清除或纠正话者的言语或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听、说和理解问题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正确理解话者的意思[5]7。上述观点从不同角度对自我启动自我修正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其内涵。我们认为,汉语二语学习者课堂自启自修型会话修正是指在汉语二语课堂上,汉语二语学习者意识到自己的言语表达中出现了问题,即停止语流,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修正,以保证输出话语的准确性、流利性和恰切性,使课堂言语交际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二、汉语二语学习者课堂自启自修型会话修正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

Levelt(1983)建立了一语环境下的同话轮自我修正模型,如图1所示:

图1Levelt一语环境下的同话轮自我修正模型

并将“left”称为待补(reparandum),“at the”称为过头词(overshoot),“right” 称为改正(alteration),“turn”称为回指词(retrace),“no”称为编辑词(editing term),亦称为填充词。在“at the”之后会出现语流暂时中断,被称为语流暂停点(interruption point),从语流暂停点开始被称为编辑阶段(editing phase)[6]60。Levelt的同话轮自我修正模型全面地概括了自我启动自我修正的过程,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邱明明认为,语言生成的过程大体上分为四个主要阶段:首先把意念转换成要传递的信息;其次是把信息转换成为言语计划;第三是执行言语计划;最后是自我监察[7]119。我们认为,言语的产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先具备表达意向,接着形成表达意图,开始构建语句,根据句子结构选用恰当的词语,最后产出言语。桂诗春(2000)认为,失误后自我打断的时间取决于两方面互相抗衡的力量:一方面我们有一种马上修正失误的强烈要求;另一方面我们又想说完正在说的词语,其结果是,大多数打断都是在失误后的第一个词的边界[8]533。Lickley(1992)在研究中发现,几乎80%的间断语流可以在出现语流停顿后的第一个词的接口处被分辨,有些甚至在未提取该词前就被分辨[9]935-938。我们认为,自我启动自我修正可以出现在从构建语句到产出言语过程的任意阶段,这与注意机制何时开始运作紧密相关。

Levelt(1984)认为自我启动自我修正由三部分组成:第一,产生阻碍源,说话者察觉到阻碍源,决定中断语流;第二,语流中断,出现填充暂停或者不带填充词的暂停;第三,说话者执行修正[10]105-115。根据 Levelt的研究,结合搜集的语料,我们认为汉语二语学习者课堂自启自修型会话修正的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

同话轮(汉语二语学习者):产生阻碍源→启动修正→执行修正

图2汉语二语学习者课堂自启自修型会话修正的基本结构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1)T:哎,非常好啊。不错不错,好。第二次?

S:因修坝(==)河道改了过来,这才得以,啊,⊥塔里木河的生态环境才得以好转。

T:很好啊,才得以好转。第三次?

例(1)是阻碍源在汉语二语学习者的同话轮自我启动自我修正。教师让学生说明塔里木河生态环境得以好转的原因,学生阐述后,用“这才得以”意图完成答句,但意识到用“这”可能会造成表述不清的问题,故用填充词“啊”启动修正后,立即将“这”修正为“塔里木河的生态环境”,完成了一次自我启动自我修正。

在汉语二语学习者自启自修型会话修正中还有两类特殊结构:一类是不带填充词的自我启动自我修正,即无明显启动标记的自我修正;一类是汉语二语学习者自我启动师生共同修正。如例(2)、例(3)所示:

(2)S:去那里可以看以前的日本和[现在]的日本,因此每年很多旅游客人来那里参观。京都是在日本的很⊥比较大的旅游城市,所以说全日本[值得]参观的城市。

例(2)中学生向师生介绍日本的京都,在输出“京都是在日本很”后即注意到其措辞不准确,不符合实际,故立即进行修正,将程度副词“很”修正为表示程度不是很高的程度副词“比较”,使言语输出更加恰切。

(3)T:好,请回答老师的问题。呃,星期五上不上课?应不应该上课?

S:应该上课,按理说应该上课。

T:星期五,一起……

S:星期五按理说应该上课。

T:可是有几个朋友邀请他做什么?

S:可是有几个朋友邀请▼

TS:▲邀请他,一起去,郊游。

例(3)中我们发现了两例特殊的自我启动自我修正,一例位于第二话轮,一例位于第六话轮。在第一话轮中,教师询问学生星期五是否应该上课的问题,学生在第二话轮回答“应该上课”后,发觉自己的言语表述与表达意图并不完全相符,立即将“应该上课”修正为“按理说应该上课”,完成了对前述话语的追述。我们认为这种(X,Y,X)序列属于自我启动自我修正的一种特殊形式。梁丹丹(2004)研究了会话中的口误性缝制重复,她认为,口误性缝制重复属于会话中一种常见的重复现象,有两条判定标准:第一,属于口误;第二,重复项与被重复项之间存在其他项且由同一发话者发出[11]169。梁文中谈到的这种口误性缝制重复即是我们研究的自我启动自我修正的一种特殊形式即(X,Y,X)序列,其产生原因是由于发话者的话语输出与既定目标不完全一致或出现偏离,经自我监察后由发话者自行实施的修正。

第二例自我启动自我修正位于第六话轮,学生在回答教师提问时,由于提取后续话语受阻,启动修正,重复“邀请”一词,以争取时间计划后续言语输出,教师认为学生有能力完成这一话轮,为肯定学生的认知努力,帮助其产出正确的言语形式,故形成了与学生话轮有意识的重叠。刘虹(2004)曾研究了这种听话者完成说话者的话轮。她认为,当说话者说话时,听话者预测并说出说话者将说的话,在时间序列上二者重合,这种重叠的言语形式不应算作话轮[12]63。刘虹只研究了这种话轮与附属话轮的区别,并未指出这种话轮的目的。我们认为,汉语二语课堂上这种教师给发话者的话轮以帮助学生完成言语输出、鼓励学生的认知努力为目的,是教师实施的一种教学策略,我们称其为伴随话轮,它与学生的话轮一起形成了自我启动自我修正的又一特殊类型。

三、汉语二语学习者课堂自启自修型会话修正的次类划分

国外学者将自我修正分为言内修正(Covert repair)和言外修正(Overt repair)。Levelt(1983)认为,言内修正只是重复词语,不对前言语进行增删,说明发话者有能力在言语尚未输出前在其内部进行修正,他将此类修正称为C类修正[13]。Postma(1993)将言内修正定义为:言内修正为还未发出音的修正,一般指词和词组的重复、音节的重复、无填充词的暂停等[14]472-487。Van Hest,E.(1996)将言外修正分为四类,分别是E类修正(Error repair)、A类修正(Appropriate repair)、D类修正(Different repair)、R类修正(Rest of repairs)。在国外学者对自我修正类别进行的研究中,以Levelt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也最为全面,涵盖了言内修正和言外修正两个部分五个类别即E类修正、A类修正、D类修正、R类修正和C类修正,用来说明话者施行修正的动机和意图。我们参考Levelt的自我修正分类标准,对汉语二语学习者课堂自启自修型会话修正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汉语二语学习者课堂自启自修型会话修正的类型与频率

(一)E类修正

E类修正是指汉语二语学习者通过启动自我监察系统发现了言语表述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而进行的修正。在言外修正诸类型中此类修正所占比例最大,高达23%,如例(4):

(4) T: 警察帮她找孩子,你觉得能不能找到?我们再听第二遍,听第二遍我们要听清楚这些问题。第一个要听清楚在哪丢的?有的人可能听见了,在哪丢的?第二个什么时候丢的?什么时候丢的?

S: 三点。三点半。

例(4)中,教师播放第一遍录音完毕,对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提问,学生针对丢孩子的时间问题给予了快速的回答,说明学生对时间的问题分配了较多的注意力。在信息提取的过程中,学生首先提取了错误信息,经监察系统运行后立即对其进行了修改,将“三点”修正为“三点半”,完成了这一交际任务。有学者曾指出:从交际意图的生成到信息的最终表达只需700毫秒的时间,却完成了对信息的提取、选择、整合等多项任务,对言语失误的研究间接论证了这一语言生成心理机制的运作过程。

例(4)中的错误是信息提取失误造成的,是对言语表述内容的修正,也是基于意义的修正。除此之外,还有一类是基于形式错误的修正。如例(5):

(5)T:好,你是从哪个国家来的?

S:我从,我是从吉尔吉斯来的。

例(5)中,教师询问学生的国籍,意图考查学生对“是……的”这一语言项目的掌握情况,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之初发生了错误,漏用了“是”,此后即注意到言语输出错误并对其进行了修正。说明学生作为言语认知主体具有自我监控言语认知活动的元认知能力,能够监控到句法层面的错误并实施修正。

Tarone(1980)认为,话者实施修正有两个目的:一是使言语表达符合意欲表达的意义;二是使言语表达符合社会对这一形式的认可[15]425。这正说明了言语修正包括两大类型,即意义修正和形式修正。戴沅芳,张绍杰认为,意义的适切与形式的恰当是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体现[16]179。我们认为,无论是哪类修正,都是话者言语交际能力的具体体现,属于交际策略的范畴。

(二)A类修正

所谓A类修正是指汉语二语学习者意识到表达的意图需要更进一步说明以便使之更加恰当、适宜而进行的修正。此类修正在所有自我启动自我修正类型中居第三位,其数量占修正总数的17%,如例(6):

(6)T:麦克和玛丽,他们在谈什么?

S:旅行⊥旅行计划。

例(6)中,教师询问学生麦克和玛丽的谈话内容,学生回答“旅行”后,认为自己的表达意图没有完全阐述清楚,需要对其进行调整,从而将“旅行”修正为“旅行计划”,使其更加符合课文的内容。这种调整属于缩小表述概念的调整。

(7)S:在深蓝色的天空下有辽阔的草原,牛马成群的地方还有呃,绿荫环绕。

T:绿林——

S:绿林环绕。

T:啊。

S:和河流⊥清澈的河流。

T:清澈的河流。好不好?

例(7)中,教师要求学生用刚刚学到的词语描述课文中的一个地方,学生在进行具体表述时,将第五话轮的“河流”修正为“清澈的河流”,使其言语输出更加形象、生动,说明学生对词汇的运用更加自如,语言表达水平有所提高。此类调整属于增强修辞效果的调整。

(8)T:你把孩子拽到网吧去了啊。妈妈肯定会追着打你,你怎么给她缓和气氛,你这样她更生气。缓和缓和,你可以用这个表达式怎么说?(3s)可以怎么说,Alice。

S:也会像Peter那样说先坐下来,[不要](==)。从妈妈的角度来看,她也是为了你好,这样子说是想要你学习好,成绩好,工作好。不过换个角度来看,他⊥儿子的确是上网来找资料,他找不到资料他的作业可能是不能完成了。所以你们,双方可以得到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你在上网其实只能上一个小时。

例(8)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情景,即母子因为上网的问题发生了争执,你作为旁观者怎样给他们缓和气氛。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对自己的想法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当描述到站在儿子立场的观点时,学生先用代词“他”来指代儿子,后为使其表述更加明确,将“他”直接修正为“儿子”,这属于明确指称对象的A类修正。

(9)T:好,下一个,你生病了,想让同学帮你请假怎么说?

S:麻烦你告诉⊥麻烦您帮我告诉老师。

例(9)中,教师询问学生怎样请同学帮忙请假,学生的回答中将“麻烦你”修正为“麻烦您”,表达了对教师的尊重,此处修正使得言语表达更加符合社会规范,属于适合社会意义的A类修正。

(三)D类修正

D类修正是指汉语二语学习者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改变了主意,决定说些不同内容的修正。此类修正在自我启动自我修正中所占比重最小,仅为8%,说明汉语二语学习者重组言语能力有限,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对词汇及句法的掌握与运用不足,如例(10):

(10)S1:秋天,为什么你喜欢?

S2:呃,秋天不冷不热,呃,有(2s)⊥我可以,(==)跟我的朋友,我很喜欢散步,可以做很多东西。呃(==),谢谢。

例(10)是两个学生针对喜欢的季节及原因的讨论,学生2在回答学生1喜欢秋天的原因时,先输出“有”后,改变了言语计划,决定说些与原计划不同的原因,故对其进行了不同修正。此类修正产生于语言生成过程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之间,即从信息转换成言语计划到执行言语计划的过程中,说明言语计划的改变可以导致修正的发生。Freud.S.(1963)认为,心理动力因素是导致某种意念较之于其他意念更易被提取的原因,所有语误都是无意识被压抑的意念入侵有意识的言语输出的结果,表现为言语提前,延缓或替换[17]240-241。我们认为,D类修正正是由于某种意念较易提取而其句法形式又不易被完成或难于表述而产生的修正。

(四)C类修正

C类修正是指汉语二语学习者不对前言语进行增删,只是重复词语,在言语尚未输出前在其内部进行的修正。此类修正属于言内修正,在我们搜集到的语料中,言内修正所占比例最大为39%,说明汉语二语学习者有能力在语误尚未产生前在言语内部对其进行处理,计划并形成新的言语组合,如例(11):

(11)T:对了!好,下身,来,

S:下身穿着呃一条一条淡色的牛仔裤▼

T:▲蓝色

S:蓝色的牛仔裤。

例(11)中教师请学生描述课文中瑞贝卡的穿着,学生在对其下身装束进行表述时,由于提取词语“淡色”产生了困难,于是重复数量词“一条”以争取提取时间避免语误的发生。梁丹丹(2007)曾论述了会话中的口误性紧接重复现象,她认为,重复双音节词的全音段多是由于提取其后词语有障碍,后续话语没有及时跟上所致[18]44。这与我们的研究恰恰吻合。

(五)R类修正

R类修正包括所有未能归入上述分类的修正现象,此类修正在我们的语料中所占比例不大,仅有13%。

[参 考 文 献]

[1] 李捷,何自然,霍永寿.语用学十二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Kormos,J.The effect of speaker variables on the self-correction behavior of L2 learners.System,1999,27.

[3] Postma,Albert.Detection of errors during speech production:a review of speech monitoring models[J].Cognition,2000,77.

[4] Schegloff,E.A.Overlapping talk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for conversation[J].Language in Society,2000b.

[5] 姚剑鹏.英语会话自我修补——二语课堂互动环境下的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6] 姚剑鹏.英语会话自我修补[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7] 邱明明.从口误透视言语生成的心理机制[J].浙江社会科学,2012(10).

[8] 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9] Lickley,R.J. & E.G.Bard.Processing disfluent speech recognizing disfluency before lexicalaccess[A].In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oken Language Processing(ICSLP-92),1992.

[10] Levelt,W.J.M.Spontaneous self-repairs in speech:Processes and representations.In M.P.R.Van den Broecke &A.Cohen (eds.)[J].Proceedings of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Phonetic Sciences,Dordrecht:Foris,1984.

[11] 梁丹丹.会话中的口误性缝制重复[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3).

[12] 刘虹.会话结构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3] Van Hest,E.Self-repair as a measure of language proficiency[P].Paper presented at the 18th Annual Language Testing Colloquium,Tampere,Finland,1996a.

[14] Postma,A. & H.H.J.Kolk.The covert repair hypothesis:prearticulatory repair processes in normal and stuttered disfluencies [J].Journal of Speech and Hearing Research,1993,36(3).

[15] Tarone,E.Communication strategies,foreigner talk,and repair in interlanguage[J].Language Learning,1980,30(2).

[16] 戴沅芳,张绍杰.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建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

[17] Freud.S.Slips of the tongue.Reprinted in V.A.Fromkin(ed.)Speech Errors as linguistic evidence.Mounton,1963.

[18] 梁丹丹.会话中的口误性紧接重复[J].修辞学习,2007(4).

[责任编辑:何宏俭]

A Study of Chinese L2 Learners on Self-initiated Self-Repair in the Classroom

LIU Jia-yin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Chinese Studies,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category,basic structure and special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second language self-initiated self-repair in the classroom.The main functions of the Chinese second language self-initiated self-repair in the classroom is illustrated,which provides the Chinese second language teachers’ class teaching with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Key words:Chinese L2 learners;Classroom;Self-initiated Self-Repair;Conversational Repair

[收稿日期]2015-10-15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BS6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3QN020)。

[作者简介]刘佳音(1982-),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16)03-0249-05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6.03.043

猜你喜欢
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嘻游课堂
翻滚吧,课堂
如何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嘻游课堂
嘻游课堂
嘻游课堂
我家的勤俭节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