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糖尿病缠上你的孩子

2016-06-25 07:25
健康必读 2016年5期
关键词:胰岛素糖尿病儿童

近期世卫发布报告,5亿国人处于糖尿病前期,患II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得中国儿童也面临罹患糖尿病的风险,且年发病增长超过14%。儿童糖尿病患病率呈爆炸式增长,主要原因在于超重和不健康生活方式,虽然糖尿病无法彻底治愈。但若能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可有效避免心脏病、肾衰竭和失明等严重后果。想控制孩子体重,要从生活细节入手,做到健康饮食,增加运动。

2016年4月6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布《全球糖尿病报告》(下文简称为《报告》),呼吁全球采取行动,防治糖尿病。报告指出,世界各地的糖尿病患者都在不断增加。截至2014年,全球约有4.22亿人患有糖尿病,而在1980年这一数字为1.08亿,增加了3倍。有关中国的情况是,中国约有1.1亿名糖尿病患者,约占成年人总数的1/10,预计将在2040年增至1.5亿人;约有5亿中国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患II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中国II型糖尿病患病率在过去二十多年呈爆炸式增长。”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表示,1980年,中国男性糖尿病患病率不到5%,而现在已超10%;II型糖尿病曾经只在成年人中发生,现在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患上此病。究其原因,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伍学焱认为,主要在于近年来中国成年人、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猛增,这一问题则由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导致。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却愈发不健康,这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通病”。

糖尿病的流行给健康和经济都带来严重影响。糖尿病可引发心脏病、中风、失明、肾功能衰竭和下肢截肢。《报告》指出,以2012年为例,全球约有370万人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死亡,中国每年也有近100万人因此死亡。为了应对糖尿病,全球每年投入超过8270亿美元;中国同样不堪重负,每年投入近1734亿人民币(250亿美元)用于糖尿病管理,占医疗总支出的13%。

“要想遏制糖尿病,就需反思我们的日常生活。”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呼吁,人们应注意健康饮食、积极活动、避免体重增加过多;同时,政府应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尽可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早期获得诊断、治疗和护理。伍学焱还提醒,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患者必须遵从医嘱,坚持系统、规范的治疗,努力把血糖控制在合理水平,不当回事或治病心切寻求各种“神药”,都是错误的行为。

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9.7%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主办的2016年世界卫生日宣传活动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举行。活动发布了糖尿病防治核心信息(2016版),强调糖尿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2012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9.7%,其中城市为12.3%,农村为8.4%,患者人数约1亿。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为36.1%,治疗率为33.4%,控制率为30.6%。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金小桃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指导意见,提出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由社区全科医生与二级以上医院专科医生共同组成团队,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签约服务,形成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性、一体化的服务模式。随着分级诊疗制度在更多的地方逐步建立,这一模式将惠及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改善其健康状况,降低社会疾病负担。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政府在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领域,愿意为全球提供更多的中国经验,做出更大的贡献。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表示,有些病可以也应该由训练有素、素质优良的全科医生和社区医务人员管理,必要时转诊给专科医生,糖尿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球,糖尿病都是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对健康和社会经济有着重要影响。打败糖尿病不是件易事,但我们万众一心,就能有所作为。

儿童糖尿病年增长超14%

小胖墩成“小糖人”主力军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2016年的主题是“打败糖尿病”。“中国的Ⅱ型糖尿病患病率在过去的20多年中呈爆炸式增长,主要原因在于超重和不健康生活方式,如高糖和高脂的饮食结构和缺乏运动等。”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表示。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得中国儿童也面临罹患糖尿病的风险。中国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儿童糖尿病即“小糖人”的发病率达十万分之六,且年发病增长超过14%,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联合国全球营养改善联盟(GAIN)发布的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在中国,5岁以下体重超标的儿童约占7%,人数超过580万;有资料显示,在我国11-17岁的青少年中,超过4/5的人缺乏运动,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快速增长。1985年,中国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为3%,到2010年,约1/10的女孩和1/5的男孩超重和肥胖。从1980年至2013年,我国20岁以下体重超标人数增长超过200%。

儿童糖尿病“异军突起”,

家长需留意孩子“三多一少”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可损害心脏、血管、眼睛、肾脏和神经,导致慢性病和早亡。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是中国首要的健康威胁,每年导致的死亡人数占1.03亿死亡总数的80%,占中国总疾病负担的70%。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每年导致近100万人死亡,其中近40%的死亡为过早死亡(在70岁以下人口中)。

2010年全国10万人大型调查表明,18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1.6%,患病人数达1.14亿人,糖尿病患者平均在32岁便患上糖尿病,年轻人群糖尿病前期患病明显增加。

青少年或儿童期的发病类型主要为Ⅰ型糖尿病(也称青少年糖尿病),特征是缺乏胰岛素分泌能力,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发病原因仍不清楚,但被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世界卫生组织表明,年幼儿童的Ⅰ型糖尿病新诊断病例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多。

Ⅱ型糖尿病更常见,90%的糖尿病患者属于这一类。该病主要是由于人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造成,大多可以预防。世界卫生组织近来指出,Ⅱ型糖尿病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甚至在世界某些地区,已经成为儿童糖尿病的主要类型;全球性增多的儿童肥胖症和缺乏身体锻炼是普遍认为的关键诱因。

同成人一样,儿童糖尿病在早期也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下降。儿童糖尿病还有不同之处,一是起病隐匿,很难早期发现;二是发病急,往往等到患儿出现酮症酸中毒时,才发现早已患上糖尿病。

专家提醒,如果孩子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这种“三多一少”的表现,或者孩子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严重的还伴有精神萎靡、呼吸深大、呼气带有烂苹果酮体气味等,则要及时送医院检查。

Ⅱ型糖尿病儿童多肥胖, “小胖墩”多检出高血糖

来自北京市卫计委官方数据显示,肥胖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过早患上Ⅱ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根据北京市对肥胖儿童进行的健康评估,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15.6%,高血糖检出率达到了66.6%。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会长、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疾病专家杨文英教授指出,14岁以下儿童的Ⅱ型糖尿病发病率正在快速增长,“目前缺乏该年龄段患儿的官方数据,但是门诊医生已经注意到近年患儿增加,而且大多过度肥胖。”另据北京一家综合医院儿科统计,小儿糖尿病的住院人数近年来增加3倍以上,多为青少年Ⅱ型糖尿病。

我国一份资料显示:年龄≤18岁儿童超重发生率达17.6%,肥胖发生率为5.6%,而某些经济发达的城市中儿童肥胖发生率高达20%。资料显示,中度肥胖的糖尿病发生率是正常人的4倍,高度肥胖者可高达30倍以上。

武汉市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姚辉认为,肥胖是导致Ⅱ型糖尿病发生的原凶。儿童虽然机体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但因肥胖,组织细胞易产生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作用大打折扣,出现功能衰退,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减少,进而引发糖尿病。

福州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夏桂枝说,环境因素的作用,加上儿童本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很容易感染上病毒,从而增加病毒感染相关糖尿病的风险。另外,长期压力过大、休息欠佳等因素都会影响儿童及青少年的免疫系统功能,从而增加自身免疫糖尿病的风险。

夏桂枝还提醒,随着儿童进入青春期,体内的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和皮质激素等激素水平都会增加,这些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水平增加,会加重人体中唯一降糖的激素——胰岛素的负担,从而产生胰岛素抵抗现象。在这个时期,有些小孩的血糖水平会发生异常,这种现象称之为“青春期糖尿病”。如果不加注意,同时存在持续的体重增加、肥胖的话,他们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加大。

缺乏运动、高脂高糖高盐饮食,

致儿童肥胖和糖尿病上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晓峰说:“现代人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是导致糖尿病患病率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他说,许多学校缺乏运动设施,因为担心会受伤,老师们通常也不愿意让学生运动。而且许多孩子都是家里的独苗,过分溺爱,吃得太多太好,缺乏运动再加之高脂饮食,直接导致了儿童肥胖率的直线上升。

还有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长个儿,猛给孩子加营养,虽然个子长上去了,但肥胖也随之出现了。某医院儿童肥胖门诊赵方主任认为,肥胖孩子体内脂肪过多,生长激素就会受到抑制、分泌减少。而基础研究证明,胰岛素成分同促进身高增长的类生长激素极为相近,所以胖孩子的身高也可能又高又大。但这是非正常生理发育的现象,因为肥胖孩子消耗了大量的胰岛素,而并非是促进身体发育的生长激素,这就导致胰岛素消耗过量,因此肥胖孩子容易患糖尿病。

赵方还表示,肥胖症是可以预防的,在11岁之前积极治疗效果较好。可是长辈们的无知、溺爱,只抓学习,缺乏平衡营养、生长发育及健康方面的知识,也是儿童肥胖症泛滥的重要因素。

父母患糖尿病需警惕子女肥胖,

常做血糖检测很关键

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文世林提醒,糖尿病有明显家族遗传倾向。大量科学证据证明,后天生活方式的改变是糖尿病遗传基因携带者发生糖尿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研究证明,在同样生活环境下,糖尿病遗传基因携带者与非遗传基因携带者在相同饮食情况下,胰岛素分泌水平有明显差别。即早期糖尿病遗传基因携带者胰岛素分泌明显增多,造成餐前低血糖反应,无形中进餐量增加,加之缺少运动,导致体重增加,而胰岛素需要总量与体重成正比。从而使胰岛素总量增加,但胰岛素受体相应减少,敏感性减弱,不得不分泌高于正常人数十倍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血糖。久而久之,分泌胰岛素的细胞负担过重,直到胰岛功能不能维持正常代谢而发生糖尿病。

因此,糖尿病患者的子女肥胖后果更严重。如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儿童,早期、幼年即发生肥胖,使Ⅱ型糖尿病的发生时间大大提前。

文世林建议,为了避免子女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父母首先应当给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使他们体重保持在理想范围内。对于已经超重或肥胖的孩子,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一起制定减轻体重和控制危险因素的方案,给予合理健康的科学饮食,既保持正常体重,又不至于影响儿童营养和生长发育。同时逐渐增加体力活动,每天中度体力活动不少于30分钟。对于已经发生Ⅱ型糖尿病的儿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更需要将体重控制到正常范围。早期Ⅱ型糖尿病的肥胖儿童,经过合理的饮食管理,控制体重,待各项指标达标后,胰岛素有可能被撤离,使身体重新回到健康状态。

吉林通化市中心医院肾脏科主任医师赵书平说,目前中国糖尿病的发病呈现出发病率高、血脂高、知晓率低、发现率低、控糖率低的“两高三低”特点,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不足20%,超过53%的糖尿病患者未得到诊断。2010年的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率仅为25.8%。因此,无论成年人还是儿童,都应经常做血糖检测。

预防儿童糖尿病应控制体重,

要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

“遏制糖尿病继续增加的最佳方式,就是食用少糖、少盐和低脂食品,摄入更多水果和蔬菜,增加运动量,”施贺德博士建议。

姚辉也提示,儿童糖尿病预防重于治疗,家长应使孩子养成健康饮食习惯,主食需粗细粮搭配,副食蔬菜种类多样,不要多吃“洋快餐”等高热量食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专家建议,想控制孩子体重,注意生活细节最重要。

父母、祖辈的意见要统一。要争取所有家庭成员对孩子减肥的支持,尤其是要“搞定”爷爷和奶奶。

不要暴饮暴食,应少食多餐。家长不要看到孩子喜欢吃什么就无限量让孩子吃,以免把孩子的胃撑大了,这样会使孩子吃得更多。一般两顿饭的间隔期可以让孩子吃些水果、酸奶,免得吃饭时孩子由于饥饿吃得过多。

多喝白开水,少喝甜饮料。肥胖的孩子大多爱喝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或含糖饮料,这些饮料含糖多、含热量高,喝多了不发胖才怪。平时,家长应尽量用白开水来代替饮料,饭前可以让孩子喝点不含糖的鲜榨果汁。

均衡饮食,吃肉也要吃蔬菜。肥胖的孩子大多喜好吃肉,而不喜欢吃蔬菜,因此父母应逐渐培养孩子什么都吃的好习惯。在让孩子多吃蔬菜时,父母自己也要做好榜样。

少看电视玩电子设备,多户外运动。很多家庭会让孩子边看电视边吃饭,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吃饭过多。另外,爱看电视、少运动的孩子大多比较胖。家长应多陪孩子在小区里散步或做其他运动。专家建议,要克服孩子的惰性,应鼓励而不是强迫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如果孩子不喜欢跑步,那么就教他打球或做游戏;如果孩子不喜欢一次做40分钟运动,那么一天四五次,每次10分钟,也能达到健身效果。

糖尿病饮食控制基本原则:淀粉、脂肪以及糖分含量高的食物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很容易转化为葡萄糖,可以快速提升血糖水平。专家建议,食用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可避免血糖的剧烈波动,有利于血糖水平的稳定控制。包含全麦面、荞麦面、黑米、通心粉、藕粉等主食,大白菜、黄瓜、苦瓜、芹菜等蔬菜,黄豆、豆腐、豆角、绿豆等豆制品,西梅、苹果、水梨、橙、桃、提子、沙田柚等水果都是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同时,糖尿病患者还要注意适量补充蛋白质,坚持做到有粗有细、限盐少油、少吃多餐。

相关链接

糖尿病早期症状

1、饥饿和多食:因体内的糖份作为尿糖排泄出去,吸收不到足够的热量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会常常感到异常的饥饿,食量大增,但依旧饥饿如故;平时不吃甜食的人也开始不加选择地吃很多甜食,这就需要去医院检查了,这些异常症状往往是糖尿病的先兆。

2、手脚麻痹、发抖:糖尿病人会有顽固性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夜间小腿抽筋、眼运动神经麻痹,重视和两眼不一样清楚,还有自律神经障碍等症状,一经发现就要去医院检查,不得拖延。此外,糖尿病人应多加预防骨质疏松。

糖尿病人会有顽固性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

3、疲劳、血压高、尿液发白:糖尿病会感到容易疲劳,全身倦怠无力。没有从事劳动或体育运动,身体常常无原由地感到疲惫不堪,感到双腿乏力,膝盖酸软,尤其是上下楼梯的时候;感冒后经常长疖疮或血压高,尿液白色,有甜酸气味,此时就该及早去医院检查了。

糖尿病在早期的时候是非常的难受的,如果自己觉得身体不舒服,难受,这就说明糖尿病已经是很严重了,这就要及时的治疗。

4、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眼睛容易疲劳,视力急剧下降。当感到眼睛很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眼皮下垂,视界变窄,看东西模糊不清,眼睛突然从远视变为近视或以前没有的老花眼现象等,要立即进行眼科检查,上述症状就是糖尿病会引起的视力障碍、视网膜出血、白内障、视力调节障碍等疾病的明显表现。

5、体重下降:中年人的身体日渐肥胖,食欲也正常,一旦发现体重下降很快,就应考虑是否得了糖尿病。因肥胖会增大胰岛素的需求量,导至病情急剧恶化。

6、酮症酸中毒的症状:腹痛、恶心、呕吐,呼吸快而深、昏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7、多尿:尿液多是孩子糖尿病最明显的症状,可能有一些大一点的孩子还是会出现尿床的现象。

8、皮肤和阴部瘙痒或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往往表现为腹痛和呕吐,因进食不足和反复呕吐使血糖水平暂时下降,或因肾糖阈异常,而出现尿糖阴性的表现,容易导致漏诊。

猜你喜欢
胰岛素糖尿病儿童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跟踪导练(一)(5)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Ending teen smoking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