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

2016-06-27 19:22何金珠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帕利哌酮奥氮平精神分裂症

何金珠

【摘要】目的: 观察帕利哌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PANSS评分、TESS评分及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PANSS评分、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E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帕利哌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效果良好,但前者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帕利哌酮;奥氮平;精神分裂症;PANSS评分;TESS评分

【中图分类号】R749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0-0086-02

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中较为多见但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精神疾病,大部分患者往往伴有认知、意识障碍,目前我国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已达655%[1],此病治疗时间长,给家庭带来较大负担,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治疗精神分裂症,恢复患者正常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帕利哌酮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近几年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选择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探讨帕利哌酮与奥氮平的临床效果差异。[JP]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两组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①严重脑心肾等器官疾病者;②精神与意识障碍、滥用药物等患者;③近期服用短效抗精神病药者;④不配合本次研究者。其中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 550±23)岁;病程2~25年,平均病程(98±22)年;住院次数2~5次,平均住院次数(23±08)次。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 553±25)岁;病程3~26年,平均病程( 97±23)年;住院次数2~6次,平均住院次数(24±09)次。两组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①观察组选择帕利哌酮缓释片(生产单位:美国 ALZA Corporation 公司;规格:3mg/片;批准文号:H20080549)进行治疗,初始剂量6mg/天,连续服用7d后通过临床具体情况调节用药剂量(一般3~12 mg/天)。②对照组采用奥氮平 (生产单位:江苏豪森药业;规格:10mg/片;批准文号:H20010799)进行治疗,初始剂量2mg/天,然后通过临床具体情况调节用药剂量(一般4~6 mg/天);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治疗期间,根据临床具体情况服用适量苯二氮卓类药物,同时行其它对症治疗措施。

13评判标准①PANSS评分[3] 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病情程度,它主要包括阳性(敌对性、幻觉行为、兴奋及夸大等七项)、阴性(情感退缩、情感交流障碍、刻板思维及流畅性等七项)及一般精神状态(焦虑、自罪感、动作迟缓、不合作、定向障碍、注意障碍及先占观念等十六项)等三个内容,分值越高提示临床症状越严重。②疗效评判标准[4] 显效:幻觉、妄想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幻觉、妄想等症状有所缓解;无效:幻觉、妄想等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③TESS评分[5] 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情况,分数越高提示不良反应程度越重。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TX-*3]±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PANSS评分、疗效比较①治疗后,观察组PANSS评分(6507±588)分;对照组分别为(6856±613)分。观察组PAN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44%(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7例),对照组为8222%(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8例),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连续完成2个月治疗。 两组肝肾功能、餐后 2h 血糖等指标检查正常。观察组TESS评分(3351±24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869±3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月经减少、3例口干、1例

头晕、3例便秘、2例体重增加、3例锥体外系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11%;对照组4例月经减少、4例口干、2例头晕、5例便秘、6例体重增加、3例锥体外系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大部分症状可自行改善,少数症状经对症处理后显著缓解。见表2。

3讨论

近几年,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已取代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成为临床中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重要手段。有研究资料发现[6],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复发率低、安全性高等优点。

帕利哌酮、奥氮平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代表药物,帕利哌酮能够有效抑制多巴胺Ⅱ型及5 –羟色胺受体。帕利哌酮缓释片可在24 h内以恒定速度进行释放,从而降低血药浓度波动幅度,避免因血药浓度过高所致的不良反应。奥氮平也可显著抑制多巴胺Ⅱ型及5 –羟色胺受体,它通过作用于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通路而缓解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帕利哌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效果良好,但前者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但本研究所选病例较少,因此帕利哌酮缓释片的疗效及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余翔,廖节凤,许佳燕.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21(4): 270-271.

[2]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欧阳杏娟,袁平,谈琳,等.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贵州医药,2013,37(10):918-921.

[4]邵国艳.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8):1133-1134.

[5]舒良,蔡焯基,吉中孚,等.帕利哌酮缓释片临床用药指导意见[J].中国新药杂志,2011,20(16): 1514 -1521.

[6]瞿波,韩红,侯敏.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 9( 3): 77-78.

(收稿日期:20160317)

猜你喜欢
帕利哌酮奥氮平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对照研究
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
帕利哌酮在精神分裂临床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奥氮平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不良反应及药物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对双相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对其糖脂代谢、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老年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帕利哌酮血药浓度与血清泌乳素的相关性研究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