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县耕地土壤肥力演变趋势分析

2016-06-28 15:59李学昌李红丽李园枝李之宝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23期
关键词:极差土壤肥力大理

李学昌,李红丽,李园枝,李之宝

(1.云南省弥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大理 675600;2.云南省弥渡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大理 675600;3.云南省弥渡县新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业工作站,大理 675602)

弥渡县耕地土壤肥力演变趋势分析

李学昌1,李红丽2,李园枝2,李之宝3

(1.云南省弥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大理 675600;2.云南省弥渡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大理 675600;3.云南省弥渡县新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业工作站,大理 675602)

随着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改善,科学合理测土配方施肥,各地土壤肥力向着好的趋势发展。文章主要针对弥渡县的土壤肥力演变趋势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耕地 肥力演变 趋势分析

1 第二次土壤普查与耕地土壤肥力演变情况

2009年,弥渡县启动了全国“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农业部测土配方肥补贴资金项目”,通过调查,化验分析结果看出,全县中低产田面积1.75万hm2,占耕地面积的59.65%,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减少4 285.07 hm2,降低了14.58%。分析原因:(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科学合理施用化肥。(2)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培肥土壤。(3)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平整土地,改良低产土壤。

2 各肥力指标演变及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2.1 有机质变化分析

全县表现为坝区减少,山区上升,总体呈下降趋势。分析原因,主要是坝区的养殖减少,有机肥源不足,仅靠根壮及部分秸秆还田,难以满足有机肥源的供应。山区则是退耕还林、还牧,养殖增加,有机肥源丰富。

2.2 氮元素变化分析

耕地土壤全氮含量在1.18~2.84 g/kg之间,平均值为1.82 g/kg,极差1.66 g/kg;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为0.11~2.85 g/kg,平均1.39 g/kg,极差2.74 g/kg,相比总平升高0.43 g/kg,极差加大1.08 g/kg。分析原因,主要是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经济收入增加,科技意识增强,肥料投入加大的缘故。而极差加大则是部分农民进城打工,土地转包,投入不平衡所致。

2.3 磷元素变化分析

有效磷含量在11.66~52.78 mg/kg之间,平均值为27.15 mg/kg,极差41.12 mg/kg;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为0.32~12.54 mg/kg,极差12.22 mg/kg。相比总平升高21.44 mg/kg,极差加大28.9 mg/kg。分析原因,与前类同。

2.4 钾元素变化分析

分析原因,除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肥料投入加大外,还有近年来的种植结构调整,经济作物及果树蔬菜面积加大,为提高产能,化肥用量上升,特别是钾元素对品质的效应明显,钾元素化肥用量上升突出,直接影响了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变化。

2.5 微量元素变化分析

(1)硼元素变化。水溶态硼含量在0.14~0.91 mg/ kg之间,平均值为0.49 mg/kg,极差0.77 mg/kg;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为0.036~0.846 mg/kg,平均0.411 mg/kg,极差0.81 mg/kg。相比总平升高0.079 mg/kg,占9.7%,极差缩小0.04 mg/kg,占4.9%。

(2)锰元素变化。有效锰含量在19.96~114.36 mg/ kg,平均值为51.3 mg/kg,极差94.4 mg/kg;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为6.25~72 mg/kg,占79.12%,平均28.64 mg/ kg,极差65.75 mg/kg。相比总平升高22.66 mg/kg,极差加大28.65 mg/kg,占43.57%。

(3)锌元素变化。有效锌含量在1.22~3.08 mg/kg之间,平均值为1.96 mg/kg,极差1.86 mg/kg;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为0.65~2.5 mg/kg,平均2.10 mg/kg,极差1.85 mg/kg,相比总平降低0.14 mg/kg,占6.67%,极差加大0.11 mg/kg,占5.79%。

2.6 变异分析

弥渡县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土壤普查成果应用,因土施肥,到现在的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推广。如,施硼防治油菜花的不实;施锰防治小麦黄化死苗;施锌防治水稻、玉米花叶病等,至硼、锰、锌微量元素肥料用量上升,效果明显。

[1]大理州土壤普查办公室.弥渡县土壤普查.弥渡土壤,1979

[2]沈其荣主编.土壤肥料学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06)

猜你喜欢
极差土壤肥力大理
行间生草对深州蜜桃园土壤肥力、pH和盐度影响
中国三大薯区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厘清概念 领悟意义
做梦都要去大理
大理好风吹
二次函数极差的规律与应用
想念大理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作弊
方差中亟待澄清的两个错误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