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

2016-06-29 16:06谭臣俊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3期
关键词:改进策略现状分析小组合作

谭臣俊

【摘 要】 现在许多学校及教师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如合作时间过短、过多,讨论问题过简、过多,学生合作技能弱等问题。改进的方法有:一、注意小组建设的科学性。1、小组合作高效的前提是科学地分好组。2、组内机构设置。3、搞好相关培训。二、安排好独学,提高独学效果,为小组合作奠定基础。三、讨论的问题要有价值。四、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五、建立相关评价制度。

【关键词】 小组合作;现状分析;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01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最明显的特征,也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多种因素的多边互助,尤其是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学校及教师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仍然或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

一、有些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时间过短,学生讨论才几十秒,有的学生刚投入,有的学生还没来得及阐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就拍手叫停,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就终止合作,给人一种“假讨论”的感觉。合作时间不够,制约了合作学习的深入展开,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二、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价值。有些教师仅为合作而“合作”,即使学生单独就能解决的问题,也让学生进行合作,这样无目的、无针对性、无必要性的小组合作,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怠性,有的趁机聊天,对合作学习丧失积极性,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三、合作过急

有些教师一提出问题,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就组织小组讨论。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匆忙展开讨论,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

四、合作过多过长

有些课堂学生讨论次数过多,时间过长,没有合作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课堂教学被大量的讨论“侵占”,削弱了师生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很难使教学目标在规定时间内达成。

五、小组合作技能低下

小组合作时,组内缺乏必要的合作能力,缺乏必要的训练——无组织无纪律,强者抢着说,弱者在旁观,有的更是“隔岸观火”——趁机做小动作。

如何才能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呢?

一、注意小组建设的科学性

1、小组合作高效的前提是科学地分好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在分组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性别、性格、能力、爱好等因素,结合“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在安排座位时,既要考虑到组内同质对话,又要考虑到异质互补。

2、组内机构设置。要选好组长(一般是两名)、学科组长、记录员、纪律员等职位,力争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使每个同学都能担当不同的角色,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学会合作。

3、搞好相关培训

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分好组,就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了,其实不然。还要进行许多相关的培训。不仅要对组长进行责任心、组织能力的培训,对组员进行合作意识、学会倾听、学会发言等不同内容的专项培训,还要把培训常态化,把每一堂课都变成学习小组打造的过程。要对预习、讨论、展示、点评和质疑等各个环节进行不厌其烦的培训。通过反复培训,使学生学会预习、讨论、展示、点评和质疑,能够高效预习和讨论,能够高效展示和点评,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安排好独学,提高独学效果,为小组合作奠定基础

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的目的。合作学习非常重要,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机。独学有课前独学和课中独学,我们认为,两种方式互相结合效果最佳。特别是课中独学,教师要设计好独学的形式及内容,在小组合作前安排一定的独学时间(一般在十分钟以内),让学生在教师的监督、指导下独立完成,如语文的勾、圈、点、划、读、思等,并写出自己无法解答的问题。

三、讨论的问题要有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重难点合理安排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及讨论的问题。问题不宜过简过难,过简的问题没有讨论的价值,学生容易丧失学习的激情,影响课堂效率,使课堂成为走过场的花架子;过难会使学生“久思不得其解”进而“望题止步”,丧失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这需要教师在课前吃透文本,依据教学目标及学情科学地设计好讨论的问题,增强问题设计的目的性、针对性、必要性,从而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

四、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师驾驭课堂,首先要把握好小组学习及自己导学的时机。小组讨论什么时候该开始,什么时候该结束,什么时候需要中途打住进行“补充”或“纠偏”,“补充”、“纠偏”、“点评”、“小结”的时机很讲究,很具艺术性。教师要始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和指路人,这样才能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其次,教师要清楚并当好自己的课堂角色。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当好导演,学会提前设计,适时指导、补充,适当参与、合作,随时倾听、监督,及时点评、总结,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

五、建立相关评价制度

为了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还要建立相关的评价制度并实施。因为小组评价是提高小组合作质量的助推器,它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鞭策学生不断地为小组荣誉而学。评价也要讲究策略和方法,不断改进和创新。可采取有形评价和无形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有形评价如“五星评价制”,无形评价如一个微笑、一次赞许、一次掌声等;可以小组互评,也可以教师点评;可以及时(针对某个问题)评价,也可以整体评价(结合整节课各小组的状态);评价结果的彰显可采取物质评价,也可采取精神评价。评价要从教师、班主任、学校自下而上形成一条线评价体系,才能有效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与诸多因素有关,只要教师敢于尝试,大胆创新,善于发现不足,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我相信,课堂小组学习一定取得满意的效果。

猜你喜欢
改进策略现状分析小组合作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