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文化角度出发研究汉剧
——读《社会史视角下的汉剧(1912—1949)》

2016-06-30 10:48武汉市图书馆湖北武汉430070
戏剧之家 2016年12期
关键词:汉剧大众文化

许 歌(武汉市图书馆 湖北 武汉 430070)



从社会文化角度出发研究汉剧
——读《社会史视角下的汉剧(1912—1949)》

许 歌
(武汉市图书馆 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日前,《社会史视角下的汉剧(1912—1949)》一书出版。该书的设计立足于社会文化史的视野,将艺术史研究和社会史研究结合起来,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去研究汉剧的活动与人物,揭示汉剧生存发展的机制以及其独特的文化功能。作者以独到的学术眼光、新的研究方式与史料,深化了读者对近代湖北城市生活、大众文化的认识,深化了对汉剧这种文化形态的认识。

【关键词】新文化史;大众文化;汉剧

21世纪伊始,西方新文化史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开始被系统地引入大陆史学界,1999年9月,英国剑桥大学社会文化史教授彼得·伯克应邀来华讲学,他的《西方新社会文化史》一文经过翻译后,让国内学者初步了解了西方日益成熟的史学研究新动向,包括它的研究课题、原则、产生的背景以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新文化史”作为史学发展的趋势,正在影响着大陆年轻一代学者的研究理念。

社会史的研究包括社会生活、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社会运行等方面,并渗透到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各个领域。近年来社会史研究出现的新研究视角,即社会史与文化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学界称之为社会文化史,“以文化理论分析历史上的社会现象或用社会学方法研究历史上的文化问题”,“研究社会生活与其内在观念形态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并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风俗习尚、大众文化、民众观念、社会伦理、下层文化与上层文化的互动等为主要研究内容。”社会文化史家注重自下而上地看历史。彼得·伯克认为社会文化史的一个显著特征即研究日常生活,并试图找出隐藏于表面之下的规则、常规、习俗和原则。

正是在“新社会文化史”的浸润之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社会史视角下的汉剧(1912—1949)》,即是在郑维维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作者本人对于汉剧的研究,提出新的问题、尝试新的方法、找寻新的史料,在意向及方法上都是很好的大胆尝试。

汉剧为湖北主要的戏曲剧种,早期称“楚腔”“楚调”“汉调”等。1912年,汉剧史学家杨铎在《汉剧丛谈》中第一次将“楚调”定名为汉剧,沿用至今。汉剧主要流行于湖北境内长江、汉水流域以及河南、湖南、陕西、广东、福建的部分地区。其声腔为西皮、二黄,在地方剧种中开创皮、黄合奏之先河,形成皮黄声腔系统,对京剧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末民初到20世纪30年代末,是汉剧的兴盛时期。其时,汉口有二十余个汉剧班,演员达千人以上。丹桂舞台、老圃游乐园、天仙舞台、长乐戏院等二十余家演出场所遍及江城,多数以汉剧演出为主。汉口民众都喜欢看汉剧,最为普遍的待客之道就是“逛园子”听汉剧,故时人称“20世纪30年代前后,汉剧就是武汉的流行歌”。毋庸置疑,汉剧与民国时的汉口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缺失了汉剧元素,我们心中的汉口将不复存在。

可见,汉剧对研究近代武汉城市民众的文化与日常生活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对象。从近代城市底层民众、大众文化的角度去看,把城市空间、城市人群、日常生活、大众娱乐、地方戏剧等纳入文化研究的视野中,会呈现一些什么样的景象?正是基于这种思考,本书突破前人“就戏言戏”的窠臼,尝试着从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新视角考量汉剧,揭示汉剧生存发展的机制及其独特的文化功能,希图以此来进一步拓宽和深入对近代武汉城市史和文化史的理解。

以往对汉剧的研究都是从曲艺史或文学史的角度进行的,文学史较重视作为文本的汉剧剧本的研究,曲艺史较重视其艺术特色、音调、流派唱腔等问题。史学界对于汉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需要依赖文学史、曲艺史等的研究基础。但是,现在要从社会文化史的全新视野开展研究,几乎没有可借鉴的前期成果,学术难度相当大,解决的办法还是从资料入手。武汉地区的戏曲材料固然是本书的一个重要资料来源,而民国时期武汉地区的报刊更是本书最主要的资料,如政府公报《社会》《新汉口》;官方媒体《中

山日报》《武汉日报》《和平日报》《民国日报》;地方大报《汉口中西报纸》《国民新报》《大光报》;地方小报《镜报》《新快报》《罗宾汉报》《汉口导报》《楚声日报》等等。总体而言,这些报纸的副刊热衷于戏剧和名伶评介、对戏剧动态的报道,虽然简短和不全面,但为本书重构汉剧的往昔提供了鲜活的历史“碎片”。通过梳理这些民国时期的地方报纸,作者挖掘了大量有关汉剧的史料,这些史料在前人的研究中还未被重视,本文尚属首次使用。

不难看到,因视角的转移,郑维维博士在其专著中的确有一系列新见解和新探讨,这种探讨在总体方法和写作取向上是叙事的而非分析的,是描述的而非说理的。如何描写历史?无论史学如何演变,“故事”始终是历史的中心线索,而“描述”或“描写”,即讲故事的能力则是历史研究者最基本的技艺和看家本领。著者将民国时期汉剧的命运、艺人的浮沉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徐徐展开,文义清晰地再现了历史的全幅式场景,使历史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接近。显然,这是本书在风格上的又一新追求。

总而言之,筚路蓝缕,著者认真研读新文化史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资料深入细致地展开讨论,终于有所收获,《社会史视角下的汉剧(1912—1949)》之写成至少有下列几点意义:其一,在书写对象上,关怀穷人以及默默无闻者的生活、感情以及行为,而非大人物或有权者,还原弱势的下层社会小人物及其日常生活场景;其二,在方法上,分析与叙述并重,利用叙事技巧说故事,将历史之“实”带向文学之“虚”的路途上;其三,扩大史料范围,重视其中人事情节赖以重建的人们行动所自来的文化;其四,描述一个艺人,或一次演剧,或是一件戏剧性的事件,其目的是要于过去的社会或文化有所启示。学术研究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独到的学术眼光,郑维维博士在其专著中已循此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以后的学术研究道路上她还会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英]彼得·伯克著,蔡玉辉译.什么是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梁景和.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刘志琴.青史有待垦天荒──试论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崛起[J].史学理论研究,1999(1).

[4]李长莉.社会文化史的兴起[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4).

中图分类号:J8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35-02

猜你喜欢
汉剧大众文化
荆风楚韵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剧
武汉市汉剧剧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近年来“传统”在大众文化中的“生长”——以“现象级”影视作品为探讨中心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梁素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简析
闽西汉剧进课堂的困惑与策略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