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与期刊创新
——第十届中国期刊创新年会综述

2016-06-30 02:35梁肖
新闻前哨 2016年2期
关键词:十三五期刊发展

◎梁肖



“十三五”规划与期刊创新
——第十届中国期刊创新年会综述

◎梁肖

“十三五”时期,期刊业如何振奋精神、坚守阵地、抓住机遇,深度融合新媒体,是摆在期刊人面前的严肃课题。第十届中国期刊创新年会于1月15日-16日在北京举行。年会围绕上述议题进行了热烈地探讨和交流。年会由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联合主办,出版发行研究杂志社承办。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致词说,今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谋划大计、推进发展的关键一年。本届年会把会议主题定位于“十三五”规划与期刊创新,非常及时也很必要。她说,相信期刊界通过广泛的交流与研讨,可以全面总结“十二五”时期期刊业的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期刊业环境变化,准确把握期刊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前进方向。希望期刊业围绕着“十三五”规划战略、重大项目、发展指标的设定等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总结经验、研究问题、寻求突破,推动期刊业在创新、融合、发展中取得新的成就。

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说,融合发展是传统媒体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传统媒体只能去拥抱新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实现转型才能有未来。石峰认为,决定未来媒体生存的有3个主要基点,即生产模式、传播模式、商业模式。在数字时代,这3个基点与传统媒体的生成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且还在变化中。他建议,在数字变革时代,传统媒体人真诚地面对现实,勇敢地否定自己,自觉地投身变革,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生存的需要。而要改变,就需要从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共同努力。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等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发表了讲话。

会上,16位主讲嘉宾从各自从事的领域出发,给大家带来专业的分享以及在期刊创新方面的想法和做法。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副:长张立介绍了国家数字出版工程的发展情况。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局长刘绍权谈了邮政数字发行之路,要实现创新数媒产品形式,创建电商发行渠道,创造精准发行模式。

中国科学:文献情报中心编辑出版中心主任初景利讲了科技期刊与学术评价问题。他认为,要破除影响因子崇拜,SCI神话,不为名所累,不被评所动,确保学术评价的公正合理。

《物理学报》编辑部主任古丽亚谈了对中文科技期刊发展的思考,认为中文科技期刊对科教兴国战略、对国内外学术交流、对推进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对社会公众素养的提升,都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兴平认为,要对科技期刊实行项目资助、政策推动、规范管理。

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文飞,讲的是互联网环境下知识服务产品的运营策略,包括渠道策略、内容策略、传播策略、用户策略。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谈了少儿出版事业的发展。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紫光阁》杂志社社长闪伟强说,要让共产党的主张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因此,要坚持互联网思维,坚持内容创新,坚持办刊手段创新。

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总经理施春生,做了主题为“馆配期刊发行的现状和应对策略”的发言。从目前期刊发行现状出发,提出了期刊增量的十点务实建议:第一,提升服务品质,增加客户黏度,升级技术手段,提高服务门槛;第二,积极争取期刊税收的优惠政策;第三,争取报刊亭及期刊零售店面的地方补贴政策;第四,提高国内期刊文章质量;第五,强调多组织和参与行业期刊盛会,如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和中国期刊创新年会等;第六,代理部分地区的期刊发行,积极推进政府采购项目及农家书屋的建设;第七,建立或者加入各区域、行业的联盟合作组织,以提供竞争力和利润;第八,通过为企业提供广告服务,免费送刊的形式来应对资源免费的状况;第九,参与电子化期刊的发行,开发期刊阅读平台和设备;第十,深入与杂志社的合作,建立专题栏目或者全面合作。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副:长喻发胜谈的是互联网+与期刊发展。认为要整合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推进不同介质媒体的互联。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副社长赵丽华介绍了开展定制杂志服务的做法。她说,个性定制成为改变未来的十大空间首位。他们把行业杂志《自行车》改造成《骑行风尚》,把《缝纫机》改造成《缝艺家》。成为窄众市场上的大众媒体,满足专业诉求,变卖产品为卖服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社社长王莉莎认为,学术期刊只有按照国际化潮流去办,才能上档次、上水平,才能赢得科技人员欢迎。刊物时刻为读者提供贴心服务,为所有行业科技人员申请全球学术身份证号,提供研究便利。

万方数据医药事业部总经理张秀梅,介绍了基于数据分析的期刊质量提升策略。她认为未来我们要更多考虑读者,要多想用户如何获得媒体,用户在哪获得媒体。今后期刊的针对性推送和提醒,将更为普遍。

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报刊发行研究所所长吴锋,介绍了美国期刊业最新变革与发展。他介绍,美国正推行期刊360度方案,对期刊再定义,再认识(全媒体读者),再规划(立体发展愿景)。今后的期刊将向视频化发展,将进一步细分品种,将不断捕捉读者新需求。

《中国期刊年鉴》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段艳文探讨《期刊+,期刊创新新路径》。他认为基于国家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高度重视,业界媒体融合的积极探索,公民“快生活”向“慢生活”的转变,我国有相当规模的阅读取向相对稳定的中老年读者群,以及“低头族”带来社会问题等因素,期刊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和阅读回归。同时,他认为应从大局出发,注重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优质内容,用户至上,精准定位,跨界整合,从而达到共赢的和谐目标。

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施其明认为,期刊的转型方向是:内容的独有性、服务性,投放的精准性。做到自主平台快速盈利,内容成本大幅降低,读者信息即时可视,全新模式消灭盗版。

年会期间,大会组委会还发布了“2014年非时政类期刊平均期印数TOP10”和“2014年非时政类各类期刊平均期印数TOP10”。

本届年会深入分析期刊业环境变化,准确把握期刊业所处发展阶段和前进方向,面对全行业的转型和巨大挑战,借鉴国内外经验,寻求突破,在推动期刊业创新、融合、发展中进一步取得新成就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

猜你喜欢
十三五期刊发展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期刊问答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