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爹爹”梁启超

2016-06-30 10:12
人民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梁氏梁家梁思成

梁启超为梁氏门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荣耀。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本人的功业和对后世的巨大影响,还因为他养育了一群极为优秀的后人,使新会梁氏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大家族。

他的9个儿女“群星闪耀”,有学术领域的开拓者,也有军官和火箭专家。

自广东新会市内出发大约30分钟车程,便到茶坑村。村里有间建于清光绪时期的老房子,门前一汪池塘,门上写着“怡堂书室”4个字,这里便是梁启超少年读书的地方,由他的曾祖父所建。如今房子里的陈设仍保留当年的样子,一片片青砖土瓦间仿佛还回响着百余年前的琅琅读书声。

梁启超为梁氏门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荣耀。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本人的功业和对后世的巨大影响,还因为他养育了一群极为优秀的后人,使新会梁氏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大家族。

随着梁思礼院士逝世,梁启超的9个子女已无人在世。当人们惊讶地历数梁氏子弟的杰出成就时,心中会升起一个共同的疑问:是什么样的“秘诀”,造就了这样一个群星闪耀的家庭?

满庭皆才俊

梁家子女当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应属长子梁思成。他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史研究专家,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建筑学系,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为“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他与夫人林徽因的爱情故事令人津津乐道,而他们夫妇二人踏遍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考察各地古建筑的壮举,更是一段传奇。正因梁思成的工作,使中国古代建筑在国外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新中国成立后,他和林徽因都是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他在保护文物古建筑方面付出的卓绝努力,尤其令今人感佩。

除梁思成、梁思礼外,梁家还有另一位院士:梁启超的次子梁思永。他是考古学家夏鼐口中“中国第一个受过西洋近代考古学正式训练的学者”,被公认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开拓者之一。他年少即立志于考古学,从哈佛大学学成归国后,主持和参加过河南安阳殷墟、后冈遗址等重要考古发掘工作。1948年,他与兄长梁思成同时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传为一时佳话。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除了三位院士,梁氏其他子女也都各自有所成就。长女梁思顺擅诗词,通古文,国学功底深湛。她曾利用家中丰富的藏书选编《艺蘅馆词选》一书,颇受读者欢迎,多次再版。此书后来也成为研究梁启超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材料。

三子梁思忠与走上学术道路的兄长们不同,立志从军报国,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陆军学院和西点军校,回国后,曾任国民党十九路军炮兵校官,参加过淞沪会战。可惜他25岁时就因病早逝。

次女梁思庄是我国图书馆学领域的专家。她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回国后,先是到燕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学界公认,她奠定了燕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西文图书编目的基础,几代学者因此受益。

梁启超去世时,家中还有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梁思礼4个未成年的孩子。他们受父亲的直接教导不如哥哥姐姐多,学业也都受到战乱的影响。但凭借自己的努力,他们后来都成长为各自领域中的佼佼者。其中,四子梁思达是南开经济学硕士出身,一直从事专业工作,参与过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中国近代经济史》一书;三女梁思懿学生时代便是燕京大学的学生领袖,“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骨干,上世纪40年代一度留学美国并任教,得知新中国即将诞生的消息后立即回国,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对外联络部主任,长期从事对外友好联络工作,后来还当选过全国政协委员;四女梁思宁在抗战爆发后投奔新四军参加抗日,亲身经历了前线的流血牺牲,陈毅元帅曾说:“当年我手下有两个特殊的兵,一个是梁启超的女儿,一个是章太炎的儿子。”还有刚刚去世的火箭专家、老幺梁思礼……这样一个精英辈出的家庭,必定不是偶然。

人生若无乐趣,要来何用

如果梁启超生活在现在,绝不会去写《我的儿子读哈佛》之类的畅销书——因为“读名校”“升官发财”之类,从来就不是他对子女教育的目标。

梁启超的子女中,读过所谓世界名校的不在少数,但大多学的不是什么“热门专业”。梁思成修建筑史,梁思永投身考古学,梁思庄学图书馆学,都不是能赚大钱的行业,甚至相当艰苦、冷僻。但对于子女的选择,梁启超都鼎力支持。梁思成毕业时,他专门筹集5000美元,资助梁思成和林徽因到欧洲实地考察西洋美术、建筑。梁思永要学考古,他就亲自联系当时著名的考古学家李济,自掏腰包,让梁思永有机会亲身到田野考古一线。

事实上,梁启超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也会担心子女的前程。他本希望梁思成改学建筑工程,因为更容易找工作,但梁思成坚持要学建筑史,他便尊重儿子的决定。在国内时局不稳、政坛鱼龙混杂的情况下,他本不希望梁思忠读军校,但在儿子下定决心后,他就尽一切力量帮他报考。因为他相信,兴趣比什么都重要。他自称信仰“趣味主义”,曾说:“凡人常常活在趣味之中,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生命便成为沙漠,要来何用?”

除了要在自己的学业、职业中找到乐趣,还要在生活中寻找乐趣。他总是告诉儿女,除了专门科学之外,还要选一两样“娱乐的学问”,因为“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在他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梁氏子女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梁思成除了绘画功底极好,还会钢琴、小提琴、小号等数种乐器,还曾在全校运动会上获得跳高第一名;梁思永能大段背诵莎士比亚的诗;梁思庄能歌善舞;梁思达擅画画;梁思礼则酷爱古典音乐,在大学参加过古典式摔跤队,游泳非常好,还喜爱下象棋。一家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得益于梁启超的严格要求,每个人都写得一手好字。

在生活中,梁启超是个天性乐观风趣的人,“凡着急愁闷无济于事者,便值不得急它愁它”“什么悲观咧、厌世咧,这种字眼,我所用的词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他还曾向儿女“自夸”道:你们可曾见爹爹有一天以上的发愁,或是一天以上的生气?

这些,或许是梁启超留给子女们最宝贵的人生礼物。此后漫长的岁月中,梁家人经历过战乱、贫困,经历过政治运动的残酷冲击,无论遭遇何种困境,这份坚韧与乐观,都支撑着他们的尊严。

心中绝未忘一“国”字

在很多方面,梁家的教育是西式的,9个子女中7人都曾出国留学或工作。但骨子里,他们是传统的。这种传统来自祖辈,已浸入家族的血脉。

在距离茶坑村约30公里的地方,有个称为崖山的出海处,也是南宋亡国时水师与元军最后激战并覆灭的古战场。从梁启超记事起,祖父就常常讲起历史旧事:“南宋忠臣陆秀夫,为保护幼主奋战元兵,最后走投无路,背起小皇帝投海就义,士兵等也跟着投海,无人投降。”讲到悲情处,老人涕泪纵横。上元节到庙里,祖父也会一一讲解:“此朱寿昌弃官寻母也,此岳武穆出师北征也。”这些民族英雄的故事激励着童年的梁启超,长大后,他的思想不断发展变化,但正如民国政界人士徐佛苏对他的评价:“四十年中,脑中绝未忘一‘国字。”

这个字也随着他的言传身教,铭刻在子女心中。孩子们小时候,梁启超也喜欢在茶余饭后讲宋元崖山海战的故事。待他们长大懂事,梁启超便会与之探讨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他对时局之混乱、前途之未卜,都有着清醒甚至悲观的认识,但从未放弃过救国的信念:“中国病太深了,症候天天变,每变一症,病深一度,将来能否在我们手上救活转来,真不敢说。但国家生命、民族生命总是永久的,我们总是做我们责任内的事,成效如何,自己能否看见,都不必管。”这段话,似乎也是他一生的悲壮写照。他一生主张变革,上过书、参过政、四处疾呼,屡屡以失败告终,终不改其志。这份百折不回的爱国热血,同样流淌在他每一位子女身上——抗战期间,梁思顺陷在北京,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4个孩子,生活极为艰辛。她会说一口流利的日语,但始终坚决不为日本人做事。三子梁思忠、四女梁思宁都走上抗日一线。

梁启超所有出国的子女,无一例外都在抗战中或新中国成立前夕回到祖国。“报效祖国”这四个字,在梁家从来不是一句说来好听的空话,即便为此颠沛流离或蒙受冤屈,他们都如父亲当年,绝未忘一“国”字。

这正是世人如此敬慕梁氏一家的原因:国士风骨。在迭遭巨变的20世纪之中国,这般风骨撑起了民族的存续;在岁月已安稳,“各有稻粱谋”的今日之中国,这种风骨似已渐远。恰是梁家后人至今仍勃兴于各行各业的精英身份,仍镌刻于心灵的家国情怀,骤然提醒了我们,这风骨不曾离去,就在我们身边,是真正值得我们仰望的星空。

猜你喜欢
梁氏梁家梁思成
穿铁马甲的梁思成
梁氏情境应激箱对小鼠抑郁样行为的诱导作用
A new diagnosis strategy under the PMC model and applications①
辽代定州梁氏兴盛原因研究
林徽因与梁思成:感情与才情相得益彰
梁家河岁月
梁家河
美国梁氏文化交流基金会白内障复明项目已惠及百余名患者
亲亲的梁家河
跟着梁思成游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