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痴”的福音

2016-06-30 10:16
人民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路痴王明商场

随着科技巨头的激烈竞争和诸如墨轨迹等新兴公司的异军突起,一些以室内定位为依据的明星产品或许正在研发的路上。

前不久,由微软、徕卡测量系统和谷歌联合举办的室内定位大赛在维也纳落幕。几乎在大赛颁奖的同一时间,百度在室内定位的商业运作上也有了新进展:更新了百度地图安卓和iOS版的软件,首次打开的广告页面上,室内定位功能被重点推荐。据称,该应用已经覆盖了千余家购物中心。

室内定位市场巨大,微软、谷歌、阿里、腾讯、百度等国际国内巨头都非常关注这个领域的进展。在整个O2O版图快速扩张的情况下,室内定位作为“解决地图导航最后一公里”的超级入口,正在逐渐显露出其潜在的商业价值。对此,记者专访了国内该行业的新锐企业——墨轨迹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明晖和联合创始人沈晓龙。

开启智慧生活之门

“如果大家都直接张口问一下旁边的工作人员,室内定位和导航的需求还是个真实存在的刚需吗?”这是王明晖和沈晓龙自2013年创业以来遭遇最多的一个问题。

目前,市场对室内定位应用的认识还比较局限,大多还停留在室内导航应用上,认为室内定位是一项“非刚需”的趣味性应用。实际上,定位产业是一个很长的链条。室内定位在消费级和企业级市场均有丰富的应用场景,能够促进各行各业加速拥抱物联网和大数据。

“举一个特别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一个姑娘,在一个商场专柜前面站了5分钟,我们大胆地假设,有可能这个姑娘在等她的男朋友,如果她同时也在看化妆品,这个时候可不可以给她推送一个化妆品的应用,是不是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完成这次消费,如果提供了位置,我们就有办法使得我们的设备更好地理解用户。”王明晖介绍说,室内定位技术可以将真实世界中的人和物,与虚拟空间的丰富数据信息结合,令线下的人和物也能像线上信息一样被搜索、定位、联接,从而打破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边界。由此,零售、物流、制造、医疗、急救等行业将获得与互联网深度结合的机会,大量的数据得以产生和积累,通过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将促进这些行业提升营销和运营效率,达到行业转型升级的目的。

以医院为例,可以辅助医院改善目前的一些状态,对需要看护的患者实时定位、对婴儿进行呵护追踪、对贵重医疗设备进行追踪监控等。

用于停车上,可以开发停车位引导与反向寻车系统,帮助用户解决停车、寻车的烦恼;在机器人领域,精确定位系统可以指挥机器人在动态、未知、复杂环境下完成不同类型的作业任务;在工业4.0领域,智能制造所需要的制造执行系统、质量追溯系统、仓储管理系统等也都需要用到该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智慧办公和智慧家庭等场景的应用价值已经凸显。内涵包括电器智能控制、环境自动感知、智慧健康服务、场所安全监控等方面,通过理解建筑空间中人的需求,自动提供适合的服务。

智慧建筑的一项核心能力,就是能够感知人的存在,并识别不同个体。传统的智慧建筑解决方案常常使用语音控制和识别来达到这一目的,但是与厂商经常宣传的“语音控制符合人的日常习惯”不一致,人们并未养成使用语音控制设备的习惯,尤其是在有其他人在的场合;而且语音控制需要人主动发起动作,事实上增加了操作流程,降低了流畅感。使用手机App取代遥控器控制家电,更是“为智能而智能”,并未带来太多便利。使用室内定位技术,可以在人完全无操作的情况下实现对人的感知和识别,更自动、更智能,更加符合人的日常习惯。

“当一个城市运用了精准的位置服务之后,它会变得更加智慧。”王明晖说,“在城市市政规划层面,室内定位可以辅助解决很多难题。城市里的每一个区域都活动着哪些人?一些公共场所人们活动状况如何?如何有效地对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进行合理疏散?如何根据市民的喜好做出合理的商业规划?通过室内定位服务,这些难题都可以解决,这就是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管理智慧。”

巨头竞争 上演“暗战”

谈到室内定位的国内市场现状,王明晖对记者说:“目前,一些室内定位技术已经在学术界和企业界提出并得到试验,但我还没有看到该项技术被大规模有效地利用。不过近几年,企业们纷纷扎堆商场、飞机场等场景。”

室内定位技术在全国大型商场领域的应用,可谓是台前看不到硝烟,台后则是各大互联网巨头竞争激烈。2013年底,苹果高调推出了iBeacon,利用蓝牙技术帮助电子设备在较短的距离内传送数据;许多公司也推出了类似的技术。2014年10月,百度对室内地图提供商IndoorAtlas投资了1000万美元。涉及室内定位的其他大型公司还包括思科、IBM、Aruba等。2015年8月,腾讯宣布对室内定位企业Sensewhere战略投资。阿里巴巴也于当年上线逛街App阿里喵街,目前可提供室内地图、找店、停车交费、付款、商场促销等功能。从技术上考量,百度地图App更多的是依赖商场WiFi,并以地磁技术作为辅助,而腾讯和阿里则在大力布局各类基于蓝牙的Beacon设备。

与传统室内定位公司或比较偏重信号处理能力或对室内场景的理解不同,墨轨迹则更偏重用机器学习的方式实现室内定位,这需要非常强的学科交叉能力。

“墨轨迹不像之前很多传统室内定位方式,通过一个一个信息点去查找,而是通过建模复原所有的WiFi信号,而且也不只做单一信号源,而是利用WiFi、蓝牙、电磁场、GPS甚至手机指南针的六轴传感器等多种信号源。”墨轨迹联合创始人沈晓龙介绍说,“对于机器学习来说,需要尽可能增加数据的来源,所以墨轨迹尽可能用手机上所有信号源,从而保证墨轨迹服务的持续、稳定、高精度。”

其实各家都能获取这些数据源,关键是能不能利用好的问题。现在做室内定位,要获得室内的信息位置,需要有一个人做信息采集。传统的方式是推一个信息采集车,而墨轨迹则把这个过程简单化到京东的配送员拿着手机在商场里面散步就可以了。这样做首先节约了设备,其次商场不会排斥这样的方式,再次这样的采集方式用两三个小时即可完成,而原来则需要三到五天。平均测下来,墨轨迹的室内导航精度85%以上在误差5米之内。另外,由于墨轨迹的部署成本低,这也就意味着可以覆盖到全国更多的地方,有能力在更大范围内跟踪消费者的轨迹。凭借着独特的优势,墨轨迹先后和联想集团、北京展览馆等400家企业进行了合作。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室内定位将无所不在、不可缺少。”王明晖说,“新技术会撬动一些新的产业出现,比如室外定位技术成就了滴滴打车这样的打车软件,我们也希望将来有一天室内定位技术会撬动细分的具体场景下的一个新产业。我们正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由此看来,虽然室内定位的技术还过于专业化,应用场景还有待深入挖掘,但随着各大科技巨头的激烈竞争和诸如墨轨迹等新兴公司的异军突起,一些以室内定位为依据的明星产品或许正在研发的路上。

猜你喜欢
路痴王明商场
Higher Derivative Estimates for a Linear Elliptic Equation
有一个路痴朋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脏物是如何被带出商场的
走过318
“看不见”的王明华
北非路痴来集合
看好你身边的路痴,可能下一秒她就不见了
请善待身边的路痴朋友,因为……
香港ifc商场 本季好FUN乐
香港ifc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