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中国特色的城市化

2016-06-30 10:19
人民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公共财政包容性城市化

首先是舍得放,也就是能够割舍,敢于放弃。我们每个城市什么都想做,最后一看什么也没做好,还不如集中一点,发掘这个城市自己的优势,长期做下去,可以真正成为一个有特色的城市。其实大家仔细想想,我们走过的很多地方,真正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可能就是那个城市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在某一个方面所形成的特色。所以,我们的城市规划在战略定位和规划上敢不敢有点创新、敢不敢有所放弃?现在很多城市讲发展战略,其实所谓战略就是要有所舍弃。

第二就是慢一点。剑桥大学800年有很多东西流行了又过去了,最后积淀下来的就是这些传世之作。城市跟大学一样,具有足够的包容性,能够容纳各种时尚和流行;但是城市又是严苛的筛子,那些经不起风吹雨打的,耐不住改朝换代的,都逐渐被淘汰掉了;而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过得了不同朝代的金睛火眼的就随时间沉淀下来,成为城市宝贵的财富。而这个筛选积淀的过程需要时间,不能太快。所以我想有些东西还是稍微慢一点有好处,矛盾的暴露需要时间,人们的品位形成需要时间,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时间。

第三是可持续。我们讲生态资源的可持续讲得多,落实得远远不够。中国城市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不仅仅是大城市的事情,也开始蔓延到很多中小城市。这种生存环境的恶化给我们造成的当期损失以及给我们后代所带来的负担远远要超过我们目前的任何估算。同时,制度建设中的可持续性也非常关键。例如我们对公共财政体系的建设关注不够。但没有一个健全的公共财政体系,很多地方的城市化就很难持续下去。我们的很多地方政府有各种创新,但真正如果能够跟老百姓的长远利益相一致,这种制度创新就是可以持续下去,否则就是昙花一现。

猜你喜欢
公共财政包容性城市化
夜经济要有“包容性”
Diversity:Driver of Innovation and Growth
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内涵及实施
法律结构变迁与现代公共财政模式建构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图 表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亚洲的崛起需要各国相互理解、尊重和支持 实现包容性增长
关于我国公共财政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