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与女儿》中死亡事件对主人公成长的影响

2016-06-30 21:57魏源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0期

魏源

摘 要: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夫人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杰出的女性小说家。其最后一部作品《妻子与女儿》是一部关注女性成长的小说。主人公天真善良,经历了母亲去世、父亲再婚、哈姆利夫人去世等事件,一步步成长,最终心智成熟,但依旧保持善良的天性,赢得了身边人的喜爱和尊敬。本文从其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三次死亡事件作为切入点,分析了这些经历对主人公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妻子与女儿;女性成长;死亡事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02

一、引言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而成长问题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般认为,成长小说最早起源于17世纪的德国,德语为bildungsroman。德国崇尚教育,认为对人的改造只能通过教育。因此,国内文学界最初将“bildungsroman”译为“教育”、“修养”或“发展”小说。在注重教育的启蒙运动的浪潮中,德国成长小说迅速发展。歌德于1795年创作的《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一直被公认为成长小说的原型和典范,深刻影响了以后小说的发展。从传统来看,成长小说展现了人物动态的社会化过程。巴赫金在《教育小说及其在现实主义历史中的意义》一文中对成长小说的特点、 类型、人物形象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对成长小说的内涵作了界定:“它塑造的是成长中的人物形象。这里主人公的形象,不是静态的统一体,而是动态的统一体。主人公本身、他的性格,在这一小说的公式中成了变数。……这一小说类型从最普遍涵义上说,可称为人的成长小说。”

美国评论家马尔克斯在他的文章《什么是成长小说》中,对成长小说作了如下定义:“成长小说展示的是年轻主人公经历了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或改变了原有的世界观,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或者两者兼有。这种改变使他摆脱了童年的天真,并最终把他引向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

二、《妻子与女儿》作为一部成长小说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夫人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杰出的女性小说家。其最后一部作品《妻子与女儿》是一部典型的关注女性成长的小说。主人公天真善良,经历了母亲去世、父亲再婚、哈姆利夫人去世等事件,一步步成长,最终心智成熟,但依旧保持善良的天性,赢得了身边人的喜爱和尊敬。

在形式上,成长小说多是长篇小说,重点关注了人物的发展过程。但这并不构成判断成长小说的单一标准。在人物方面,小说通常有一个中心人物,他或她的角色性格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变化。主人公的发展变化过程是小说的中心事件:主人公在心理心智和身体上都发生改变,尤其是心理心智方面。而在这一过程中,有诸多因素会对其成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一些人物的出现、恋爱事件,以及死亡事件,都会对主人公成长产生影响。除了中心人物之外,一个典型的成长小说还包含了其他重要典型形象如,成长中的引路人和同路人。每个人的成长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人的影响,他们丰富了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并从正反两方面帮助主人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此外,一些事件也会对主人公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在《妻子与女儿》中,主人公莫莉经历了三次重要的死亡事件,这三次经历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她的成长和认知。死亡事件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死亡引发的人们的多重感受。这三次死亡事件分别是主人公母亲的离世、哈姆利夫人的离世以及奥斯本的英年早逝。以下分别来分析三次经历对于莫莉的成长产生的影响。

三、死亡事件对主人公成长的影响

1.母亲早逝

就像作者盖斯凯尔夫人自己,当莫莉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她的母亲就因病去世了。这一不幸的经历,在盖斯凯尔夫人的其他作品中也能找到影子。在《北方和南方》中,主人公玛格丽特的母亲在他们搬到密尔顿后很快就因为不适应工业城市的环境而去世了。母亲形象的缺失在《妻子和女儿》表现得也很明显。母亲的缺席使得女主角十分依恋父亲,这一点在《妻子和女儿》,通过茉莉相和她的继母不能和谐地相处得到很好的证明,她不知道如何处理一个女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在小说的第一章,作者写到,“可怜的孩子,不错,她早早地失去了母亲,这是她一生中的一件不幸事,但跟眼下所讲的重大事情相比,还算不上一件大事。再说,那时候她太小,对那件事也不太明白。”母亲去世的时候,莫莉太小,无法真正理解死亡。在整本书中,莫丽的母亲很少被提及。但少有的几次也能看出,对于莫莉来说,失去母亲是一件伤感的事情。

她第一次谈到母亲的时候是在哈姆利家的晚餐上,她在讲述她的名字:

“我的名字是莫莉,是个老式的名字。我的教名是玛丽,不过爸爸喜欢叫莫莉。”

“叫莫莉好。把这个老式的好名儿用下去,亲爱的。”

“不过依我之见玛丽比莫莉更好听,也同样是个老名儿。”哈姆利太太说。

“我觉得是这样,”莫莉说道,声音一低,垂下眼睛,“原来妈妈就叫玛丽,她在世时就叫我莫莉。”

我们可以看出,即使谈及母亲去世,在她的心里面有悲伤,但是她的生活和成长依旧平静而快乐。因为她还有父亲,这才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她父亲的陪伴和照顾下,她成长为一个充满爱心的好姑娘。父女俩相依为命,感情十分深。父亲为了更好地引导她成长,决定再婚,让莫莉能从女性的角度得到成长引导。但新来的吉布森夫人却打破了她和父亲的平静生活。莫莉来到重新装饰的新婚房间,内心感伤,不由地想起曾经的景象:

莫莉还记得当年她被带进这间卧室向她垂危的母亲告别时的情形,时隔多年,当时的情形清晰如故,仿佛就在眼前……自从那个悲伤的日子以来,莫莉不知到这间屋里来过多少次,每一次她都活灵活现般地看见那同一张苍白虚荣、难以瞑目的脸躺在枕头上……

当她来到父亲的卧室,面对新的装饰,要欢迎新的吉布森夫人,她变得非常感伤,因为这是她母亲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房间。她从来没有准备好迎接一个新的妈妈。所以,整体来看,对于母亲的去世,莫莉并没有过多地感悟,只是在提及此事的时候,会有感伤的情绪,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她的年纪太小,对于死亡还没有清楚的认知。

2.哈姆利夫人的离世

莫莉认识哈姆利太太的时间并不长,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莫莉得知父亲再婚的消息的时候,正好住在哈姆利太太家里。哈姆利太太好心地安慰她,帮助她面对巨大的痛苦。同样的,被哈姆利太太视为希望和安慰的儿子奥斯本在大学里失败的消息传来时,哈姆利太太感到震惊,不知所措甚至几近崩溃。她觉得所有的期望是徒劳的,她的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最后她再也支撑不了而倒下了。莫莉一直悉心地照料她,给她安慰。在她死之前,作为小镇医生的父亲吉布森先生告诉了莫莉,哈姆利太太活不久了。当时莫莉相当伤心,在18章中,有一个对比描写。莫莉走进哈姆利家的花园,回忆了去年夏天,当时温暖的空气似乎散发着玫瑰和野蔷薇的馨香。然而,此时此刻,树木光秃秃的,没有甜美的气味,取而代之的是凛冽的冷空气。

……这时她又想起父亲给她带来他再婚消息的那一天:灌木丛中杂草枯萎,白霜遍地;大树枝、小树枝,还有细枝梢都落尽了叶子,枝干纵横交错,在天空映衬下清爽醒目。她会再像上次那样哭个死去活来吗?是悟出了真谛,还是变成了麻木,竟使她感到人生苦短,经不起为任何事情过多地折腾?难逃一死似乎才是独一无二的现实。

哈姆利太太的离世,让莫莉对死亡有了近距离的感知。使得莫莉想起了父亲再婚那天的情形,仿佛又经历了巨大的精神上的痛苦。两次事件让莫莉感受到了切肤之痛,这一次的死亡事件让莫莉开始思考人生了。当她的母亲去世时,她还太年轻,只记得她离世的那一幕,并没有深入思考生命。但这一次,随着她越来越大,她意识到生命太短暂了,死亡来得太快太突然了。这一次她感受到死亡如此真实,如此近。这也是主人公迈向成熟的一个重要开始。

3.奥斯本的英年早逝

莫莉和哈姆利兄弟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她无意间得知了奥斯本已经秘密结婚的消息,努力不让其他人知道。哈姆利兄弟也十分信任她,甚至把她当作自己的家人。人们都被辛西娅的外表所吸引,但奥斯本发现了莫莉的内在美。奥斯本信赖莫莉。当他觉得自己的健康状况越来越糟时,他告诉了莫莉自己秘密结婚的妻子的情况。“……你是我们中的一员,莫莉,我能像信任罗杰一样信任你。”然后他给他妻子的地址,以防自己有什么不测。

当莫莉得知奥斯本去世的消息时,她没有时间独自感伤,而是首先去到哈姆利家安慰哈姆利老先生。“我要去。我必须去。我不能让老乡绅孤苦伶仃没人陪。爸爸回来后,肯定会去哈姆利家,如果那里不需要我,我可以和他一块儿回来。”

当哈姆利老先生得到长子离世的消息的时候,二儿子罗杰仍然在国外。哈姆利老先生对长子奥斯本的死非常难过,没有人陪在他身边。莫莉知道情况,所以她坚持要帮助哈姆利老先生度过这一艰难的境况。她只是默默地陪伴着老哈姆利先生。之后,她又告诉她的父亲奥斯本已经秘密结婚并育有一子的消息,她是怕奥斯本的妻子可能还不知道丈夫的死亡。从这里,能看出莫莉已经越来越成熟了:上次哈姆利夫人去世时,她感伤不已,而这次的事件,她能妥当地去处理,首先安慰老哈姆利先生,再想到奥斯本的遗孀,不是顾自伤心,首先去照顾身边的人,这都体现出莫莉的成长。莫莉从“感受痛苦”到“有所作为”,慢慢走向成熟。

四、结语

在《妻子与女儿》中盖斯凯尔夫人用她的生花妙笔为读者塑造了一个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莫莉。作为一个女性作家,作者也十分关注女性成长。整篇小说,以女性成长主线贯穿全文。主人公经历了三次死亡事件,对于她的成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经历这三次事件,也由最初的不明白到中间的感受到痛苦,再到最后发生事情的时候,有所作为。作为重要的成长阶段的划分,三次死亡事件让主人公一步步成长成熟。对于这些事件的把握,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了解成长过程中的足迹。

参考文献:

[1]伊丽莎白·盖斯凯尔. 妻子与女儿[M]. 秭佩,逢珍译.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3.12.

[2]巴赫金.小说理论[A]. 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Mordecai, Marcus. What Is an Initiation Story?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Vol.19, No.2 1960.

[4]芮渝萍. 英国小说中的成长主题[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

[5]陈平辉. 论文学对死亡主题的表达与超越[J]. 抚州师专学报 199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