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小学数学中教学智慧的生成

2016-06-30 20:31王月红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6期
关键词:逆命题折线倍数

王月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146-02

据说,唐朝诗人贾岛喜欢骑驴做诗。一日,偶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两句,甚为自得。然而,后一句是用“僧敲月下门”,还是用“僧推月下门”却颇费思量,苦吟良久,仍不能做出选择。于是,此后便有了“推敲”一说。推敲是一种严谨的态度,因为需要推敲的往往不是泾渭分明的对与错,而是属于两可之间,所谓“增一分则白,减一分则黑”,追求的是一种更合理、更完美的境界;推敲也是一个智慧参与和生成的过程,其中固然有“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焦灼,但更有字斟句酌后的认识升华和反复琢磨后的豁然开朗。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这样的过程能使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相关知识的背景,更加透彻地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更加准确地把握数学问题的实质,进而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富有灵气和深度。

一、为什么要在具体情境中比较大小

新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把分数的认识分三次安排。第一次安排在三年级(上册),侧重于帮助学生通过操作和观察,认识到“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来表示”;第二次安排在三年级(下册),侧重于帮助学生通过操作和观察,认识到“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来表示”;第三次安排在五年级(下册),引导学生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抽象为自然数1(也就是单位“1”),从而建立更具数学意义的分数概念。其中,三年级(上册)还安排比较两个分子是1或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然而,问题是:这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能否脱离具体的情境?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妨推敲一下:如果都以自然数1作标准,也就是从抽象的数的层面来看,1/2当然大于1/4,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如果每个分数都是把某个具体对象平均分后得到的,则其大小就难说了。比如一个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1/2就小于一个1平方分米正方形的1/4。而学生初步认识分数时,只是结合具体的物体或图形进行的,还没有建立单位“1”的概念,因此,比较相应分数的大小时是不能脱离具体情境的。事实上,三年级(上册)教材在让学生比较分数大小时,也都提供了相应的图形或现实情境。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但小学数学的内容却往往具有接受的阶段性。这种严密性和阶段性之间合适的结合点,需要我们在推敲中细心寻找。

二、用商不变的规律推导整数除以分数的算法是否合理

新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教学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时,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第一道例题让学生借助直观操作分别探索4 ÷1/2、4 ÷ 1/3和4 ÷ 1/4的计算结果,并在探索中初步感知:一个整数除以几分之一,就等于这个数乘几分之一的倒数。第二道例题让学生继续借助直观操作探索4 ÷ 2/3的计算结果,进一步丰富对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感知。由此,引导学生比较得到的几组等式,归纳出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实际教学时,有的教师却抛开上述思路,而改用商不变的规律推导算法,如4 ÷ 2/3 = (4 × 3/2) ÷ (2/3 × 3/2) = 4 × 3/2 ÷ 1= 4 × 3/2。那么,后一种思路是否合理呢?如果单从“便于学生理解”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无可挑剔。但仔细推敲便可发现破绽:上述推理的大前提是“分数除法运算中是存在商不变规律的”,然而,分数除法运算中是否存在商不变的规律,却需要在分数除法的运算中归纳。再则,用运算的规律去推导相应的运算方法,这是逻辑上的一种因果倒置,是不合理的。学生探索计算方法的思路往往是多样的,但教师应该引领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合乎逻辑地展开思考,而这种“逻辑线索”则需要我们在推敲中梳理、领悟。

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一定是三角形吗

如果让学生从一组平面图形中找出三角形,哪怕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这也是一件很容易完成的事情;如果让学生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用纸折一个三角形,或用笔画一个三角形,相信也并非难事;进而,让学生稍加观察,归纳出“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之类的基本特征,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困难。但是,如果我们试图要求学生自主地说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这样的数学语言来,恐怕就不那么简单了。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们都在想办法努力破解这一难点,然而大都无功而返。上学期,我们使用新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却发现教材居然没有这个结论,而是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给出了如下描述:“像这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这不仅引发了教材是否需要呈现这一结论的争议,也引发了大家对上述结论自身准确性的推敲。这不,一经推敲,便有人举出了反例:如下的图形是否也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但它却不是三角形。那么,三角形的定义究竟是怎样的呢?查阅相关资料,终于找到了答案:在同一平面内,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几条线段顺次首尾相接,所得到的图形叫折线;如果一条折线的首尾两个端点正好重合,这样的折线叫封闭折线;封闭折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多边形;只有三条边的多边形叫三角形。显然,上述这一串定义不便于向小学生传授,更不便于让小学生自主发现。由此看来,当某个数学结论过于抽象,不便于下定义,也不便于描述时,采用“像……叫(是)……”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倒不失为一种智慧的选择。

四、依据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材提供了一张1~100的数表,先让学生在表中圈出3的倍数,初步感知3的倍数的特征;再让学生任意写出一个3的倍数,并在计数器上拨出来,通过观察每个数所用算珠的个数,归纳出:如果一个数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但这个结论却不能作为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依据,因为判断时,需要先看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如果是,则可判定这个数是3的倍数。很显然,这里依据的是上述结论的逆命题。然而,原命题真,逆命题未必真,这是一个逻辑常识。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思考,以确认原命题的逆命题也是正确的。如此一来,教材中随例题安排的“试一试”,其意图就清楚了:引导学生通过对原命题的否命题的讨论,由对否命题的确认,体会原命题的逆命题也是正确的。

小学数学中的很多内容是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对整体中各部分之间所存在的联系进行仔细推敲和深入思考,既有助于充分发挥整体所应有的各种功能,也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相关数学问题的拓展方向,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逆命题折线倍数
说说“倍数”
巧用“倍数的和”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折线的舞台——谈含绝对值的一次函数的图象
在语言的外壳下
《§13.5 逆命题与逆定理》教案设计(导学案教学)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先张法折线配筋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监测
课本习题提示(第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