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运用考生易闯的五大雷区

2016-07-01 06:47秦葆
求学·素材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雷区钱学森作文

秦葆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清代王夫之的这句话强调了写文章立意的重要性。但是,考场作文时,别出心裁、别具一格的立意总是有限的,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仅仅靠一个好的立意来“打天下”并不现实,因此,我们就很有必要去考虑素材这个“兵”使用的问题了。

在考场作文中,恰当地选取素材是非常关键的。再好的主题立意,如果没有好的素材来支撑,也是白搭。在实践中,同学们往往会有这样的困惑:我所积累的素材不可谓不多,也不可谓不新,但为什么就用不好呢?其实,我们在围绕同一主题选用不同素材,或将同一素材运用到不同主题上时,写出来的文章是有高下优劣之分的。

雷区一 文体不清

//选写考题·病文//

心怀直木,有道之士便是撑起社会发展的梁柱。昆明火车站的暴恐事件之后,新疆许多充满异域风情的神秘古地,被人们贴上“乱”“恐怖”的标签,很多人闻“疆”色变。新闻自由摄影师库尔班江·赛买提因这些贴在新疆上的标签感到不安、无奈、愤怒、无助。于是,他决心改变些什么,他用相机记录了百位新疆人的生活,这些人在全国各地,在各行各业,和周围人一样为梦想和生活而奋斗。他始终坚信自己的家乡新疆是美好的,那些暴恐分子不过是极少杂音的制造者。他心怀直木,努力地撕下那些贴在新疆上的标签。

——《心怀直木》

【雷区揭示】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的表达方式,议论文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然而,写作时,却有不少考生完全沉浸在叙例之中,有些考生的叙例中甚至出现了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该考生对库尔班江·赛买提的事例很熟悉,但在描写时,却把这个人物的心理状态比较详细地描述了出来,而将应该详写的他如何心怀直木的历程略写了。议论文,强调的是围绕中心对事例的分析。该考生这样运用素材,无疑会削弱议论的力度。

【矫正方法】

考生应强化对论据素材概述能力的训练,并注意概述的角度。考生使用那些能准确概括事例的词语时,那些词语必须扣住文章谈论的话题。只有所有词语的指向都是话题、题目、论点、观点,文章方能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线。

【正确范例】

懂得进退之道的人,一定是智慧之人。苏轼一生坎坷,却终也不凡。皇帝虽称他有宰相之才,但“乌台诗案”时却把莫须有的罪名扣在他的头上。对于这一切,苏轼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深谙进退之道。他既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霸气,亦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潇洒;既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快意,亦有“此心安处,便是吾乡”的淡定与从容。如此和谐、智慧的进退境界,怎不让人拍案叫绝?

——《进退之道,智慧人生》

雷区二 语焉不详

//选写考题·病文//

有君子如孔明,生于乱世亦死于乱世。他本想出仕,却因不忍国家动荡而顺了刘备入仕。“奉命于败军之际,受任于危难之间。”这样一个聪慧刚直之人,一次次神机妙算地逼退了前来进犯的敌人。借东风、空城计……他为汉王朝打下了半壁江山。无奈,他遇上了阿斗,半生心血一朝间便灰飞烟灭。他是君子,以自己的智慧名扬九州的每一个角落。

——《君子坦荡荡》

纳兰性德本可以在江山与诗歌中自由徜徉,但却因为不知变通,不仅断送了大清的江山,也留下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惆怅与凄凉。拥有一双黑色眼睛的顾城,没能用它找到光明,反而因为不知变通,使这双眼睛无法再见天日。

——《学会变通,方能成功》

【雷区揭示】

在素材运用时,我们要注意对事件、人物、时间、背景和过程表述的准确性。有的考生由于記忆不清,写作时时常出现素材运用语焉不详、张冠李戴的现象。这种“硬伤”一般难逃阅卷者的法眼,成为影响作文得分的重要因素。上述两例中,都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君子坦荡荡》选段中,作者说孔明为“汉王朝打下了半壁江山”,就是张冠李戴的错误——汉王朝为刘邦所开创,而孔明是三国时刘备的谋士,他并没有为刘备打下“半壁江山”。《学会变通,方能成功》选段中,纳兰性德并没有不知变通,而且他也没有断送大清江山,作者在写作时,完全用错了这则素材。这些错误会使材料的说服力大打折扣,从而无法达到论证观点的目的。

【矫正方法】

扎实积累,非熟不用。我们平时阅读时要注意仔细阅读,认真积累。学生可分类积累些素材,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另外,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不熟的素材坚决不用,否则会出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例子,影响作文的得分。

【正确范例】

李白曾在《越中览古》中提到:“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以此描述了勾践破吴后的壮景。“苦心人,天不负”的勾践在自己国家被攻陷后并没有和其他君王一样消沉,而是随机应变地佯装归附吴国。在吴国期间,他不为钱财、权势所动,他卧薪尝胆,坚守自己复兴国家的目标。后来,勾践成功破吴,并打造了全新的越国。

——《拥有坚守与应变之魂》

雷区三 貌合神离

//选写考题·病文//

每个人都害怕在上下班高峰期迟到,公车一到站,大家都前呼后拥地挤上车,却不管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家长的过分溺爱,不仅让孩子忘记了什么是尊重,什么是谦让,还忘记了什么是礼仪。“提笔忘字”现象更加严重,几乎每个人都依赖于玩手机、电脑。传承中华之礼,难道要就此而止步吗?

——《浅谈中华之礼》

【雷区揭示】

许多考生以为真实就是力量,无论作文要表达什么主题,他们都喜欢现身说法,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作为文章的主要素材。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来自生活中的真实素材不见得典型,也不见得有说服力,更不见得能够真实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比如,某同学低头走路碰壁了,就不一定是在思考问题;某同学仰头走路摔跤了,也不一定是因为骄傲自大。就上述选段而言,“提笔忘字”的现象在当今生活中是存在的,作者列举这个现象是真实可信的,但由此推出“应该传承中华之礼”这一观点就有点站不住脚了。因为,“提笔忘字”现象是当今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工具的结果,与中华之礼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关联。显然,作者由不关联的事例引出文章的主旨,陷进了误区。

【矫正方法】

考生选用素材时,眼光要犀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联系,要多追问几个“为什么”,要力争做到“以小见大”,即要从一个材料想到一种现象,要从一个点想到一个面,要从树叶想到树木甚至是森林。举一反三,才能触及事物的本质,紧扣主题。

【正确范例】

可以说,人与动物并无多大区别,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会为本能所驱使,会为了生存而与自然进行“野蛮的斗争”。然而人与动物却又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动物会为了生存而残忍凶暴,人却能以一种高贵的姿态存活于世间。究其原因,是人能够做到克己复礼,以礼存身的结果。朝廷之上,王安石与苏轼向来为宿敌;庙堂之下,两人却能做到克己复礼,相互尊重。当天子问及二人如何看待对方时,两人均谦逊有礼地表示出对对方的敬佩和景仰。他们的生命显现出以礼待人、心胸阔广的大气象与大格局。反观时下,某些明星因一点小事而公然在网络上相互谩骂,全然不顾自身形象,以粗暴而非文明的形象颠覆了人们以往的认知。一个人,纵使光环遍身,家财万贯,若是缺乏了礼之素养,其人生也只能如泥潭般阴暗腐朽。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克己复礼,生命方能显现出大气象与大格局。

——《礼若盛开,清风自来》

雷区四 隔靴搔痒

// 选写考题·病文 //

当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学成后打算回归祖国,却遭到美当局无端扣押,扣押他的地方十分阴暗,最可怕的是,扣押他的人会每隔半小时开一次灯,这极大地消耗了钱学森的精力,令钱学森深受折磨。在那段时间里,钱学森异常消瘦和颓废。其实,钱学森只要服软,不再回国就可以了,但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终于他熬过那段日子,回到了祖国。美当局的手段是残忍的,可怕的,但钱学森从不忘记自己的初心,最后为我国的原子弹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勿忘初心,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勿忘初心》

【雷区揭示】

尾句“勿忘初心,我们才能取得成功”是中心句,点明文章主旨。但是,这一中心句在前文的分析中却找不到确凿的论据——素材论证只是隔靴搔痒,没有说透。这样一来,素材的运用便达不到充分论证文章主旨的目的。

【矫正方法】

笛子要吹在眼上,话要说到点上,考生在选用素材行文时要将选中的素材瞄准主旨去演绎,去阐释。其实,上述素材,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运用:“勿忘初心,我们才能取得成功。为寻求一条报效祖国、奉献自我的道路,钱学森先生曾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1950年,在美国学成之后,钱学森先生开始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先生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软禁,失去自由。即便如此,钱学森先生仍不改其志,不忘报效国家之初心。5年归国路,钱学森先生熬了下来,最终回到了祖国,为我国的原子弹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确范例】

遵从本心,在窗里窗外间看人间百态,在云去云来时品世间百味。她,林青霞,年少时遵从本心走上演艺道路;在台湾拍戏拍得如火如荼时,她又跟着心走,孤身赴港寂寞哭泣;在经过岁月的洗礼之后,她在本心的驱使下褪去繁华,安坐一隅,与心灵进行对话;在2015年夏天,她又听从本心的召唤,携《偶像来了》重出江湖。她遵从自己的本心,向我们演绎了一位“教主”的传奇。

——《愿从本心》

雷区五 罗列堆砌

// 选写考题·病文 //

那么现在的礼又是怎么回事呢?网络技术的运用和交通工具的发展,让人们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也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时常碰撞出火花。礼仪的践行成了很多人的难题。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他人行什么礼。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在中国,遇到别人夸奖你,你要做一番辞谢,说实属谬赞、不敢当之类的话;在美国,遇到别人夸奖你,你要表示出荣幸与感谢,不要辞让,你的辞让反而是无礼;再比如在日本,你进门时要脱鞋,吃饭前要行礼;在西班牙、泰国,你要尊重其信仰动物牛、象等。总之,你要先了解各国文化,才能正确行礼。

其次,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礼。对直率大方的人,你就不要讲太多繁文缛节;对心思细腻的人,你就要柔和重礼,对朋友要多些真性情,对待陌生人和长辈要落落大方,鞠躬握手,展现礼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最后,是场次问题。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这便和看菜吃饭是一个道理。

——《古礼今礼》

【雷区揭示】

不少考生在写作文时习惯对材料进行罗列。有些考生在写记叙文时往往是列举几件事,却没有点明这几件事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或共同表现什么主题;写议论文时则往往是列举几个事例,对事例既不加以分析也不加以总结,而是将之干巴巴地堆砌在作文中,需要閱读的人自己去分析,毫无论证力度。上述选文考生列举了很多行礼时的注意事项,然而每一个素材的运用都是点到即止,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论述,使文章主旨显得苍白无力,没有什么深度。这样的素材运用方式,既削弱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也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散乱没有条理,作文自然就不会有很高的得分了。

【矫正方法】

考生要学会构段的方法,并将之灵活运用。一般来讲,一个完整的议论语段由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和结论句五部分组成。对于运用并列素材的语段,我们可采用“观点句+阐释句+并列材料句一+分析句一+并列材料句二+分析句二+结论句”的结构形式;对于运用正反素材的语段,我们可采用“观点句+阐释句+正面材料句+分析句+反面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的结构形式;对于运用不同角度多个材料的语段,我们可采用“观点句+阐释句+多个材料列举+结论句”的结构形式。这样就会避免上述误区的出现。

【正确范例】

如方一样坚定不改,守一轮明月青天。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良史”典范崔魏抒,他持清明之笔,坚定地在史书上记下当代皇帝“弑君夺位”的罪行,面对判官在行刑台前的最后拷问,他仍昂扬着头,携着一身正气,坚定地说:“史以为真,吾不改矣。”就是这样的“吾不改矣”,掷地有声地表达出一个史官的坚守,崔魏抒虽身殒刑场,但其芳名却留香百世!

如圆一样融会贯通,守一世纯粹本心。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春秋时期的“竹林七贤”,他们中奇才横绝,不乏治国名士,亦不乏治国之将。但处于乱世春秋,他们选择退居竹林,才得以保全自我,不至于沦为各国争霸天下的工具。他们之风骨,于融会贯通中得以保存。

——《上善若水任方圆》

其实,素材运用的雷区还有很多,如素材陈旧无新意、虚假失实等,这些都是我们在作文中常会出现的情况,也是影响我们作文质量的关键所在,望同学们在高考时多加注意。

猜你喜欢
雷区钱学森作文
钱学森之答
“又见钱学森”
谨防“勾股”中的“雷区”
你要避开的 “雷区”
因式分解八大“雷区”
巧过雷区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