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咳嗽临床观察

2016-07-03 14:59刁志宁
关键词:中医中药消失中药

刁志宁

(兴化市垛田镇卫生院,江苏 兴化 225754)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咳嗽临床观察

刁志宁

(兴化市垛田镇卫生院,江苏 兴化 225754)

目的 探讨慢性咳嗽患者行中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3年到2015年门诊所收治的慢性咳嗽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溴索分散片、氯雷他啶药物口服治疗,观察组中患者根据其辩证分型情况给予中医中药治疗。待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得到的总有效率为95.0%,该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情况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对照组病患情况相比,观察组中患者的起效时间更早,症状消失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慢性咳嗽患者行中医中药治疗,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缩短起效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

慢性咳嗽;中医中药治疗;辩证

临床发现,西药治疗慢性咳嗽的实际疗效不理想,治疗后的病情容易复发。而如果可以辅助中医辩证治疗,那么实际的治疗疗效比较理想[1]。本文研究探讨了慢性咳嗽患者行中医中药治疗后的疗效并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3年到2015年门诊所收治的慢性咳嗽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0~71岁,平均(29.0±2.1)岁;病程2个月~3年;观察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1~71岁,平均(29.2±1.9)岁;病程3个月~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及病程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标准:①反复咳嗽病程超过8周及以上时间,不存在呼吸困难和喘息问题;②采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治疗后无效;③双肺未闻及哮鸣音;④胸部X线和血常规检查中未发现异常情况。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溴索分散片30 mg,Bid;氯雷他啶10 mg,Qd治疗,持续用药一周时间为一个疗程,连续两个疗程。观察组中患者根据其辩证分型情况给予中药治疗。待治疗2周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具体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的病症分型情况来给予对应中医中药治疗:(1)风邪郁阻肺窍、气逆咳:患者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或无痰,常感觉咽喉痒,也有的是因逆气上冲而引发咳嗽问题,或者伴有喷嚏、流涕、鼻塞、鼻痒或者脉浮紧等问题,相应的中药治疗方法为:可以应用止嗽散加减:桔梗、防风、辛荑、牛蒡子、百部、紫苑、射干、白芷、蝉蜕、陈皮、前胡、荆芥穗等;(2)热邪雍肺阻道、气逆咳:因痰咳嗽、阵发咳嗽、痰出咳轻、痰黏色黄或白,舌苔黄腻、舌尖质红。针对该种类型患者的中药治疗方法,主要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鱼腥草、海浮石、杏仁、金银花、灸麻黄、天竺黄、黄芩、生石膏和生甘草;(3)瘀邪阻肺滞络、气逆咳:夜间咳嗽加重、舌质呈现紫暗色,有瘀斑、瘀点,咳嗽过程中的胸肋部会出现疼痛,痰块黏稠成块等伴随等情况。针对伴随有该症状的患者的中药治疗法为:采用桃红四物、泻白散加减:藏红花、桃仁、炒枳壳、川芎、地骨皮、橘红、川贝母、广地龙、桑白皮、生地黄等。三种证型所服中药均用清水煎至400 mL,早晚分服,每天1剂,治疗一周时间为一个疗程,连续两个疗程[2]。

1.3 疗效评价指标

根据咳嗽次数主要划分成四级:1级无咳嗽,2级患者咳嗽表现为短暂间歇咳嗽,3级咳嗽表现为阵发性经常咳嗽,4级咳嗽表现为频繁阵发性咳嗽。根据咳嗽严重程度主要划分成四级别,1级患者不存在咳嗽,2级患者在清晨或者夜晚偶尔咳嗽,不会对工作和睡眠产生影响;3级患者在清晨和夜晚发生经常性咳嗽,会对工作和睡眠情况造成影响;4级患者在昼夜均会发生痉挛性、持续性咳嗽,会对患者工作和正常睡眠产生严重影响。本次研究主要治疗疗效的评价指标包括治疗疗效、治疗起效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其中的治疗疗效评定标准主要包括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无咳嗽情况;显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每日咳嗽发生次数减少,病情严重程度下降2等级;有效:患者各症状有转变,每日咳嗽次数较最初有所减少,但严重程度降1等级;无效:患者各症状无变化或恶化,每日咳嗽次数没有减少或者咳嗽症状有加重的趋势。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病患的各项数据均应用excel表格输录,结合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结果

通过相应的治疗,观察组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5.0%(19/20),该数值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结果 [n(%)]

2.2 起效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起效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中患者的相应治疗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起效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s,d)

表2 两组起效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s,d)

组别 n 起效时间 症状消失时间对照组 20 7.8±2.7 12.3±3.4观察组 20 5.2±2.1 8.9±2.7

3 讨 论

慢性咳嗽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内科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是指患有咳嗽病程超过8周及以上时间,也被称为“顽固性咳嗽”、“久咳”等。该病的发病机理繁杂,病程漫长,病势缠绵,且容易出现误治或者失治等问题,久治不愈易引起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给患者和家属造成极大的痛苦和困扰。从西医角度来看,本病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后发作,从中医角度来看,咳嗽主要是因正虚邪实所造成的,即因五脏六腑虚损,尤其是气阴液亏虚和肺胃肝脾肾亏虚等造成[3]。而在实际的慢性咳嗽中,主要包括痰热郁肺、肺燥久咳、肝火咳嗽、痰湿咳嗽和肺病咳嗽等几种不同类型,相应的治疗也需要根据不同辩证分型来进行处理。通过本次辩证中药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0%,较为理想,且数据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

总之,通过对慢性咳嗽患者行中药治疗,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缩短起效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1]彭天托,李秀兰,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5):463-464.

[2]陈小芳,胡晓岚.中药方剂治疗小儿慢性咳嗽50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2):195-196.

[3]付泽伟.中药治疗慢性咳嗽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2):16-17.

本文编辑:吴宏艳

R256.11

B

ISSN.2095-6681.2016.36.153.02

猜你喜欢
中医中药消失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零食”怎么吃
踝套牵引加夹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胫腓骨骨折效果观察
舒缓疗护中医药疗法的研究进展和思考
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胁痛施治体会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