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美国历史的一次开创性实践

2016-07-04 00:27张建斌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史学黑人教授

张建斌

多年前,《美国自由的故事》[1]一书的中文版进入中国。也是因此之缘故,美国学者埃里克·方纳教授为学界所熟知。如今他的又一部大作《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以下简称《给我自由》)来到中国,再次引起了我国学界的持续关注。[2]根据本书译者王希教授介绍,自该书2004年问世以来为600多所美国高校作为教材使用。有鉴于此,探究这样一部经典学术名著,无论从认识论还是方法论上来说,对于我们的美国政治史、社会文化史等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部深受中国读者喜爱的史学著作,其特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全书充分考虑到知识性、趣味性与学术性的结合。方纳教授独辟蹊径,把自由作为建构美国历史的“范畴”,注重什么是自由、谁拥有自由和自由的边界是如何扩展这三个方面,善于从自由的历史情境中探讨自由的内涵及其内在含义的更新。这是其学术创新。我们发现:不同历史时期自由的含义大相径庭,同一历史时期,自由也因为群体的不同其含义也是不同的;例如,自由在传入北美大陆时,同时也把英国人固有的“自由是一种特权” 的观念也带入北美殖民地并且长久生根,尤其是17世纪40年代之后黑人根本谈不上自由。《独立宣言》之后,自由价值理念和美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性逐步显现给美国自由观注入了解构因子,1864年南北战争之后打破了自由的特权性质,实现了美国自由的第一次深刻扩展,白人为主导的美国社会承认黑人享有自由。但这并不等于这种自由就是完整普遍的,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黑人的自由问题方纳教授提到的经济自由---即黑人拥有自由土地,内战结束黑人获得了私有土地,这才是自由的经济基础,如何保障这种自由边界不受侵犯,这就涉及到自由的政治核心-----选举权,经过黑人的不懈努力到20世纪60-70黑人权利才被全面认可和接受。需要指出的是在独立革命之前,自由的含义因为种群的不同而有差异:印第安人一直被白人社会视为独立主权实体,印第安人理解的自由之核心与基础是自由土地,这种自由理念带有纯粹自然主义色彩。黑人在1639年之后奴隶化,自由距离黑人群体愈来愈远,相反成为白人自由得以保障的基础。

其次,推动“新史学”的向前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具体而言有如下二点:一是在叙事方式上注重“自下而上”式的分析法。通篇来看,方纳教授并没有刻意突出像华盛顿、林肯这样的历史人物在整个美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意义,而是把侧重点放在美国的黑人、印第安人、妇女等少数族裔身上,着重揭示他们对历史事件和过程的感知和体验以增强历史的“人文”属性,不仅如此对移民问题、华人问题、农村问题、城市问题等多有关注,例如在谈到独立战争时,方纳教授把黑人、妇女和印第安人都纳入了其研究视野,围绕自由这一主题结合独立战争,阐述他们各自对独立战争的理解和态度,方纳教授认为:白人将独立视为自我认同的开始以区别“英国人”,黑人将其看做获取自由的契机,而印第安人将独立定义为厄运的开始,只有联合法国人才可保持自由;这些论述深化了读者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展示历史的“多重面相”;

其二,跨学科综合方法的运用既体现了作者宏大的历史视野、又展现了驾驭这些方法的高超技艺。方纳教授《给我自由》一书并不仅仅是一本单纯意义上的美国史,而是一部处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美国史,更是一部多种学科方法融为一体的美国史。众所周知,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是简单而孤立的,它都有其产生的复杂的历史情境。从时空角度来看,作者对诸多历史事件的的把握并不是仅仅局限在美国的土壤中,而是把其放入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洪流中予以理解和解释,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呼应了“新史学”旨在追求更为准确的历史解释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宏大叙事”的回归所做的一次有益探索;例如在第一部第一章介绍清楚北美大陆的历史背景之后,阐述欧洲自由观念和印第安人的自由观念,北美大陆给这两种自由观念的接触和交流提供了平台,作者并未就此止步而是进一步地把这种历史变局置于欧洲大陆的三大帝国殖民争霸的背景之下加以研究论述,给人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格局。再如冷战时期的的自由观念,从国际政治局势、苏联的行为选择、欧陆经济恢复的迫切性以及领导人个人决策动机等方面阐述冷战。由此我们看到,美国的自由除了其政治意识形态上的对抗性特点跃然纸上之外,能够深切感受到其驾驭政治学、社会学等方法的高超技艺。

其三,构筑了一种全新的历史体系,体现了作者对美国历史与现实的一种理解。笔者的本意是谈一谈这部著作的创新之处:首先,立足于中国的美国史研究来看,方纳教授以“自由”为主题建构一个结构完整严密的美国历史对于我们来说极具启示性意义。美国学者伯纳德·贝林曾说过:历史学就是一种“选择性重建。”体现在这部著作里的、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打破原有的研究历史的范式,以自由为主题的美国通史,为我们构筑了一个逻辑严密的关于美国历史发展演进的叙事框架,通过这一范式条理清晰的阐述了自由的历史发展进程,展现了一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美国通史。这种选题、结构设及其结论本身就是一种方纳教授的一种理解,是对“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又一个诠释。其次,从篇章结构的视角来看较之中国学界亦有创新:一方面体现在这部著作中每一节的标题及其之下的叙述主题都被作者抽取出来安排到每一章正式行文的前边,这一尝试看似平淡无奇,但却利于总体把握本章知识结构和主要观点,适应不同需求的人群需求;另一方面体现在,每章之前的原始资料和每章最后的参考文献价值很高,给相关研究的学者拓展了史料来源的基础性作用。尤其是每章最后的参考文献,作者不厌其烦的列举的同时还用精炼的语言对其内容进行概括评价,体现了一个学者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传承历史的厚重责任感;第三,是对美国历史学所面临的危局的一种新的理解和回应,体现了作者关注美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情怀。近年来受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美国史学“碎片化”趋向明显,而其在政治领域的反映就是对美国整个国家的“认同”出现了危机。为此,《给我自由》不再以具有争议性的某个种族、阶级或阶层为主,而是选择一个易于各方都认可的“自由”为主题来叙写美国史,这样可以让不同群体在历史认知方面的最大公约数,遏制史学碎片化的趋势,将那些看似分离的不同的自由观通过共享的历史变成一种全民族的历史记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种更易于接受的国家认同。需要重新提及的是很多大学都使用《给我自由》来作为教科书,这从侧面也说明作者为破解这种碎片化、认同危机所做的努力和尝试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

注释:

① 埃里克·方纳著,王希译《美国自由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2年.

② 王 希,《给我自由》与“新美国史学”,《读书》2011年第5期,第59---63页.

伍 斌,评《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世界历史,2012年第3期,第139---142页.

猜你喜欢
史学黑人教授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重寻黑人主体身份意识,构建和谐社区——小说《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史学漫画馆
史学漫画馆
当代史学的转向
心不在焉的教授
史学研究纵横谈(上)
美国第一位黑人三军主帅——鲍威尔
郑成功的黑人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