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走台湾

2016-07-04 11:37陈丽萍
中华手工 2016年6期
关键词:山房

陈丽萍

上帝用七天时间创造了世界,女娲在第七天创造出人类。

七天,我们能做什么?

看一本书,或者认识一座城市?

四月底,我们抽出七天,来到台湾,从台北走到台中,再到南投。

访大师、品乡愁、逛老街、看文博、触摸手艺……

这座宝岛,七天时间,当然看不够,却也足以满载而归。

首日:母亲的手艺

抵达桃园机场的时间是中午,春日的阳光洒在身上,晒得人暖洋洋的。弯弯拐拐走了好几个巷子,才找到传说中的宝葫芦门——《汉声》。出乎意料的小巧,小小三进间,摆着布老虎、蓝夹缬、老土布。当然,更多的还是汉声出版的书籍,《中国女红》《夹缬》《剪花娘子》……里间是小小的茶室,坐定后,《汉声》杂志美术主编刘镇豪为大家分享《汉声》40多年的坚守。他拿出这些书,一一讲述它们的采集、编辑、排版经历。“《汉声》总是先去做百分百的了解,吃透了、啃烂了,再动笔,却只能展示60%的内容给读者。”他说,“文字永远做不到百分百。”剩下的只能靠读者自己去悟。

见拜访的团友多为女性,刘主编开玩笑,“中国的工匠精神是靠女性传承的。”大家哑然失笑,他又严肃起来,男性传承太容易被打破,社会动荡、家族衰败都会让手艺断层,但女性的传承却不受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是妈妈教刺绣、打络子、缝鞋子。他拿出《虎文化》一书说,“你们看,妈妈做的布老虎图案和原始的图腾,其脉络是一样的。”这种传承,超越文字,跨越时空。即便今日大部分女性都不再做女红,但女性对手艺的传承依旧。

这一点,与中国女红坊创始人陈曹倩夫人的观点异曲同工。

“其实手艺就是妈妈做的东西,不要当成负担,轻松、零碎地去做。”陈夫人笑得和蔼,“妈妈可不就是看一边电视,一边悠闲地缝荷包、鞋帽。”妈妈们都没有受过正规的培训,她们的老师就是自己的妈妈。在做女红的过程中,一针一线都凝聚着爱。比如最初的拼布百衲被,是妈妈生了小孩后到左邻右舍索取小块布片凑成的被子,让孩子收获更多的祝福。现在职业女性没有时间做女红,可以学妈妈那样,今天拼一块,明天拼两块,小碎布很快就会变成大布。“做针线就像是人生的过程,你要不慌不忙,不紧不乱,才能做出好针线活来。”

拜访点:汉声、中国女红坊、紫藤庐

团友说:从第一本年画集到曹雪芹纸鸢,阅读汉声已经10年,来到葫芦形杂志社门口,心情真是无言以表,好像找到了心中的灯塔。(曾艳)

第二日:逢茶茶,遇饭饭

一夜好眠,次日起了个大早,参观完法蓝瓷,我们就直奔食养山房。

走过一条凹凸不平的山路,蹚过一池波澜不惊的春水,方踏入,立刻感觉到主人的用心。几道来自徽州的深咖啡色竹帘垂落,将偌大的地方隔出四个通透的空间。侍者一身素染宽服,声音轻柔,徐缓的脚步带着大家就坐。铁桌木凳,铺上白绿两层再生纸,既雅也淡;转过身,打开灰框玻璃门,就能拥抱整座大山。

大家立刻行动起来,寻找每一个角落拍照摄影。并感叹,果然要穿有禅意的衣服来!

山主很任性,没有菜单,提供什么就只能吃什么。通透的番茄露酸酸甜甜,杏仁豆腐配着玉米汁……每一道菜,都有鲜花作伴,每一份料理,都是一道风景。最令人惊叹的,还是莲花炖,汤里是莲子、菱角、菌菇,侍者将一朵晒干的莲花放入,原本枯萎的花朵立刻绽放开来。

餐过,上楼饮茶。起风了,侍者关上玻璃窗,顷刻,小雨淅淅沥沥而至。坐下,一杯东方美人,闭上眼,风声、雨声、水流、鸟鸣、花开。睁开眼,面前是最真切的自然,背后是重重远山。茶艺师絮絮叨叨,轻声诉说着冲泡茶叶的讲究。

山房有插花,也造景,却让人感觉它们就是从这里生长出来的。禅意,却不拘泥于古意。竹帘、老树,玻璃、铁桌,还有自动弹开的滑门,头顶上的白灯笼,都让人反思:传统就一定不能现代么?习惯了都市生活,在食养山房,也不觉拘泥,吃饭、饮茶、闲逛、聊天,均感觉甚是轻松。突然明白了“你不能不去食养山房”“它值得提前一个月预定”的意思。人在山房,吃得自在,饮得清静,真切地感受禅宗语录说的“逢茶茶,遇饭饭”的禅理:该喝茶就喝茶,该吃饭就吃饭。

拜访点:法蓝瓷、食养山房、九份小镇

团友说:旅途中,可以在这么有禅意的地方,安安静静喝个茶,打个座,真的不虚此行。(胡榕)

第三日:遇见创意

逛完台北故宫,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在纪念品店买了“朕知道了”胶带、堕马髻颈枕。不免感叹,难怪北京故宫也跟风学习。果然只有将文物加入创意再设计,带入日常生活,才能让人掏腰包。

“让顾客用荷包为你喝彩!”也是台湾SOHO创意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张庭庭“人文品牌心法”的宗旨。如何做到?张庭庭一一举例,无论是桌上摆放的招弟来喫饼,还是百年茶香的有记名茶,抑或是重庆的夏布品牌感懒树,解读其创意来源、品牌定位,既有历史掌故,也有诗词歌赋。艺术家、设计师、手作者是一切艺术美的来源,只有来源,没有传播就无法让世人感受它们的美。同样,在一切以创新为标准的商业帝国,传统的制造业与老企业只有寻求突破才能在众多企业蓝海中存活。这,就是人文品牌心法的核心所在——文以载商,将人文情感融合消费洞察。

在中山经营了20多年灯具的团友罗曦听得热泪盈眶,直呼“这就是我要找的东西啊!”两个小时的分享,大家意犹未尽,张老师又带着我们去大稻埕文创街,一路上继续给大家讲解。大稻埕在清末曾是台北最繁华的地方,日据期间也是人文荟萃之地。尤其迪化老街已经屹立上百年,曾有“台北第一街”的称号。如今,大稻埕成为台北“老街区活化”的示范。街上文创小店一间接一间,最令人惊喜的要数民艺埕,巴洛克风格的三进院落,中式格局,西式风格,天井内绿植盎然,院落内不是设计师作品,就是创意小品,店内任你逛、任你看、任你坐、任你拍……就连街边买烤饼的大娘,也是在一张筲箕内贴红纸当招牌,宣传得别致而醒目。

拜访点:台北故宫博物院、SOHO创意管理顾问公司、大稻埕文创街

团友说:张庭庭的分享课,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听得我眼里都是泪水,我方才明白此次我是为何而来。这是寻根的文化之旅,也是品牌的升华之旅。(罗曦)

第四日:小而美

松山文创园是文艺爱好者不得不去的地方,它由松山烟厂改造而成,如今是台北文化创意的橱窗。文创园内常驻琉璃工坊,诚品生活馆也在文创大楼内。

本次台湾文博会的主题是“品东风”。行走在松山文创园,会发现无论参展单位,还是主题设计,都不是去年MetBall“镜花水月”那种赤裸的中国风,而是将熟悉的东方元素和精神,用现代的方式呈现出来。

水泥加入胶,就成了轻便的软水泥,可以做杯垫、卡套;在公仔屁股上开个口,就成了鬼马的存钱罐;可以插手机上的LED灯,做成蘑菇、草莓;是吃货,就把包包做成寿司、面包、肉块状……

600家参展企业,多是创意工坊、设计工作室。守展位的年轻人十分热忱,只要多留意一会,便上前介绍自家创意,周到又不失分寸。果然,台湾最美的不是风景,而是人。

只有红点奖作品要收门票,却也欢迎拍照,可见产权保护得力,大家都不畏抄袭。最受欢迎的当属那只白色镂空玻璃烤鸭,大家纷纷调侃:“哟,这是高端版北京烤鸭啊,怎么挂这里了?”“施华洛世奇,你怎么被吊起来了?”

拜访点:台湾文博会(松山文创园、诚品生活馆)、宫原眼科

团友说:我们设计的不仅仅是一种商品,而是对待生活的态度与温度!松山文创园、诚品书店让我们理解“设计思考”“文创产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与魅力!(张嬿)

第五日:心有远山

这一天,我们离开台北,来到南投,拜访了3位大师。天染工坊的染织大师陈景林、攻玉山房的石雕大师陈培泽、芳仕璐昂琉璃艺术馆的馆长林芳仕。一个植物染、一个石雕、一个玻璃,完全不同的工艺,却有共同的特点:他们都融于自然。

还未走进天染工坊,已经看见院前晾晒的树叶。“这是山上砍下的行道树,他们不要了。我一看,这是很好的染料啊。”于是赶紧捡回来晾着备用。果然不放过身边任何一种植物。坊内,三位工人,一人扎、一人理、一人晒,坊外,晾着染成淡蓝的围巾、深蓝的粗布。聆听陈景林20多年的染织经历,再看他染出的远山、流水,才深觉不易。

或许是感动于陈老师的经历,或许是感染于他用本地植物为色彩的命名,又或者震撼于院中晾晒的蓝布,大家又陷入“买买买”的漩涡,不得不正名:我们不是购物团啊。

攻玉山房在风景清雅的竹山,刚走进山房,每个人都倒抽一口凉气:这才是最适合隐居的地方!依山而上,小屋一栋;紫藤架下,茶座一方;极目眺望,满眼皆绿;坐下饮茶,猫狗相伴,再来几只芦花鸡,悠闲地走来走去……“手艺人其实很需要一个好的环境。”陈培泽不善言谈,他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值得一提的绝技,就像当初从玉雕转向石雕,就像他的“攻玉”山房,不过是出于喜欢。我们常说,心有远山,安于当下,陈培泽实实在在地做到了。

芳仕璐昂琉璃馆不在山上,环境却也不输自然。馆名就是用琉璃烧制而成的,走进去,门窗、玄关、楼梯、墙面、天窗,甚至卫生间的洗手盆,都点缀着镶嵌琉璃。“希望来拜访的人知道,艺术琉璃不是冷冰冰的产品,它也可以融于生活。”尤其那一整面墙的彩绘琉璃,阳光从外面洒入,也变得五彩斑斓。同行的一位团友,心心念念许久,虽然价格不菲,也决意回家做一面。

拜访点:天染工坊、攻玉山房、芳仕璐昂琉璃艺术馆、纸教堂

团友说:虽无泉石膏肓,烟霞痼疾。

要识山中宰相,天际真人。(任飞颖)

第六日:虫儿飞

来台湾看工艺,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不能不去。这里是台湾“行政院文建会”下辖机构,几乎云集了台湾所有地区的特色工艺。中心行销组组长蔡体智热情接待了我们,他细细讲解了中心的由来,这些年致力于台湾本土工艺、培育台湾工艺人才所做的努力。

果然,半天的时间远远不够,在这里,呆一天也觉得太短。中心不定期举办各种主题展,我们这次就遇上了三个。有一组玻璃和石头组成的装置艺术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不如坐下来,慢慢看。”坐在凳子上,玻璃和石头不见了,看见的是地上的影子和墙上的音符。“停一停,才会发现身边的美好。”

下午3点,到达苗栗卓也小屋。四五月的苗栗最美丽的,虽说桐花未到盛放季节,只三三两两开了几朵,老板很贴心地放在水碗中,布成一景,或在某条小路上,摆成桃心,等你发现。足见台湾人对生活的用心。

大家经过陈景林大师的染织课的洗礼,难免想要动手试试。安排在卓也小屋的蓝染课,正好解放大家的双手。听过蓝染课,全体动手包扎。初次接触的团友都一脸懵懂,当一遍遍浸水、洗涤,拆开那一瞬,无论染成什么模样,都引来阵阵惊呼“哇!”做灯具多年的徐碧东,默默替大家粘贴染好的灯罩,被同去的媳妇笑,“算是捡回了老本行。”

再看房间内,窗帘、桌布、椅套,都是蓝染布,不均匀,却那么亲切。

入夜,导览给大家发了小手电,神秘地说跟他上山看萤火虫。走过一片漆黑的山路,来到一个平坦的池塘边。一点、两点……无数点光亮从草丛中飞起、降落。“真的是萤火虫!”不知道谁喊了一句,没有人回答。那一瞬,泪水湿了眼眶。多少年没见过萤火虫了?或者多少人从没见过真正的萤火虫?现在,它们就在四周,一群群从脸庞飞过,从指尖飞过。我们一行人连大气也不敢喘,生怕惊扰了这黑暗中的精灵。“此行,算是圆满了。”

拜访点: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卓也小屋

团友说:最后一晚,真是不舍。这次的行程远远超过我的期望,团员们藏龙卧虎,深藏不露!大家在大红灯笼的灯光下头脑风暴,几乎都不愿离去睡觉了!大家说好多走动哦。(张燕燕)

第七日:莺歌

有人说,莺歌就是台湾的景德镇。只是,它比景德镇更美。

尤其莺歌老街,旁边就是火车道,不时还有火车奔驰而过,带来“况且况且”的轰鸣。老街里却分外安静,空气中弥漫着陶灰瓷土的味道,街道两边都是小店,可参观、可把玩,有高端、有大众,琳琅满目。每家店都有自己的风格,东西绝不重样。

更值得一去的是陶瓷厂,看看一件陶瓷,从拉坯、手工彩绘、上釉,到窑烧的整个过程,或者动手拉坯、捏陶,做一件专属自己的陶器。

拜访点:莺歌陶瓷博物馆、莺歌老街

团友说:七日游学,喜悦化圆。七日,让我读懂了自然界万物与人类的和谐相处。可以跟树叶对话,可以与蝴蝶共舞,可以用自然界的草木染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仿佛闻到儿时挖野菜的味道,又仿佛踏进姥姥家的大门。每个有匠心的人活得都那么自然,他们没时间纠结,一辈子就做一件事。(张玉梅)

猜你喜欢
山房
一得山房藏板《聊斋志异合评》光绪十七年喻焜刻本
山房连花径(钢笔画)
后素山房
蔽月山房
重庆拾山房民宿
蒙养山房评书法
山房春事(其二)
大理拾山房精品酒店
锺磬山房藏石欣赏
鍾磬山房藏石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