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B

2016-07-04 10:15徐淑英
新课程·小学 2016年2期

徐淑英

摘 要:新课改实施以来,一线教师努力追求高效教学质量。从当前小学数学常态课看,低段学生学习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对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展开分析,提高低段学生个体和小组学习效率,提高低段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段学生;小组合作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之一,在当前新课标背景下素质教育实施中,大力推進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是基于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助推低段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提高低段学生个体学习积极性和能力,培养低段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现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教学任务。

一、导入环节运用——确定目标

笔者作为小学低段数学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大胆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法,首先将班级学生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为不同的小组,组内学生确定各自分工,选择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小组长,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小组中心发言人,记录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小组记录员。

笔者结合人教版教材二年级“时、分、秒”知识点对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进行实例分析。结合“时、分、秒”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第一,初步理解时间内涵,认识时、分、秒针和时间单位;第二,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能够联系实际生活经历解决时、分、秒简单问题;第三,让学生体验生活和数学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

二、新课情境运用——探求新知

笔者在小学数学新课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解决学习问题,在学习中“以学为中心”自己解决问题,更加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例如,笔者还原刘翔在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夺金场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画面:12.91,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后,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对比分析时针、分针、秒针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后,将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汇报,笔者结合教材进行适当指导,帮助学生从教材中找到答案,升华自己对新知的学习深度,时针最短,分针其次,秒针最长,秒针转一圈是一分,分针转一圈是一小时,一圈是60格。

三、习题测验运用——互帮互学

在小学数学新课教学结束后,要适时地设计习题对所学进行测验,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互换意见巩固所学知识,升华课堂所教知识。但是,在习题测验中往往容易出错,学生各抒己见,一时难以统一意见。教师如果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将分歧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讨论,以小组合作形式思考和解决,经过共同交流、讨论、争执,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问题,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笔者讲授完教学内容后,向学生展示4时57分钟面,让学生大胆猜想时分。教室里学生一下分为两派,有的说4时57分,有的说是5时57分。面对学生争论不休的局面,我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在组间说出自己的想法、观点和理由,再以小组合作形式讨论,达成最终共识,指出时钟还没到5时,正确答案为4时57分,而之前说错的学生也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明白错误原因和时、分钟的识别方法。

四、考查评价运用——复复考考

小学低段数学学习考查评价运用小组合作法,对学生数学学习效果进行复复考考评价,即教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后,先行培训各小组组长,在学习中各小组进行交流汇报后,由各小组组长按照考查评价方法对组员进行考查,教师监督小组开展“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学习活动,实现“过程考查+结果评价”,不仅仅看重学生的学习结果成绩评价,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效果评价,最终得出优胜组。在小学数学考查评价中运用小组合作法,在复复考考评价中促进学生进步发展。

在传统小学数学考查评价中,教师往往以习题测验和考试的形式对学生所学进行考查评价,往往只能得到学生学习结果,难以考查评价学生学习过程。而小组合作方法在考查评价中的运用就改变了这一现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还倾听到其他同学的建议、意见,最后做出小组判断结果。在小组合作考查评价中,由组长对小组成员学生进行过程考查,教师监督下考查小组成绩,这种复复考考的评价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每位组员学生试着参与和体验学习活动。小组成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不仅影响自己的成绩,还影响着小组成绩,只有所有成员共同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新课标素质教育推行背景下,要求深化小学数学改革,对于小学低段教学而言,教师作为他们的“领头羊”,直接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笔者在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把握“导入环节运用——确定目标、新课引入运用——探求新知、习题测验运用——互帮互学、考查评价运用——复复考考”策略,激发学生参与互动性,增强探究学习有效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包凤花.“三策略”促合作: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5(06).

编辑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