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开放大学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和创新

2016-07-04 02:19陈永梅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开放大学工学结合学生管理

陈永梅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教育体制的相继革新,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于是大学教学实践与管理模式在不断创新变革。为了进一步建设学习型高校与创新性高校,当前我国的很多大学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号召,将“工学结合”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体制逐渐在向现代化以及多元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开放大学;工学结合;模式;学生管理;创新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为了不断适应发展变革的社会形势,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文件,从而促进了高校教学体制改革。其中《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体制改革逐渐开始步入了现代化的行列,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学实践的重大变革,同样也是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开放大学工学结合模式概述

1.开放大学工学结合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模式是一种通过半工半读或边工作边学习以及工学交替的形式,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其职业技能与知识理论素养不断协调的一种现代化教育模式。这一模式是在新形势下,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过程,同样也是我国构建现代化的教育模式的题中应有之意和应时之策。工学结合的模式是主要以锻炼技能和注重实践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通过这一教学模式,可使学生由高校直接通向社会企业,最终走上生产岗位。因此,从这一模式的实践应用过程来看,它强调学生基本理论素养的提高,与此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强化。

2.开放大学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特点

通过上述概念界定,其实不难看出,我国现代化的教学体制创新改革,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常规,让学生在社会与校园这一良好的实践平台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死板的局限,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得以融合到实际的社会工作中。实践证明,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主动能力,因此其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呈现出了一些具体的特点。

(1)开放大学工学结合模式的开放性。开放性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侧重点和重要的发展方向,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直接由传统的封闭模式转型到开放的社会教学模式,由此打破了我国传统的关门办学模式,让学生不断走出校园,从理论知识中获取间接的实践经验,但是不囿于基本的理论,而是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从而构建起一套企业、学校与行业为主导的多元办学标准体系。

(2)开放大学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性。实践性是当前工学办学模式的重要思想,这一应用模式要求学生从传统的书本理论学习转向社会实践学习,除了突出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之外,更加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协调提高,它要求现代化的教育要以职业技能为教学本位,突出实践技能的重要性,注重学生将学、教、做融为一体,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开放大学工学结合模式的职业性。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宗旨是要体现教学的职业性,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向实际的社会生产岗位,重点突出了学生身份的转换与教学思维模式的变化,这一教学模式强调学生通过与职业人员之间进行不同身份的转化,从而由社会、企业为其营造正式的专业实践平台,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实践,使学生认清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从而为自己今后的职业规划奠定积极的基础。

二、开放大学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和创新

1.开放大学工学结合模式下要树立基于工学结合的学生工作理念

首先,开放大学工学结合模式下要树立“动态服务”的理念。动态服务的理念主要是指按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向以及现代化开放大学工学结合的基本要求,促进教学者传统管理职能与现代化教学模式下的服务职能相转变。在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成长与成才的现实需求与我国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出发,从而为学生提供工学结合的现场指导,心理咨询以及思想指导综合服务,在此实践过程中,更要对学生进行动态化管理,不断深入学生的宿舍以及教室和企业,通过了解学生的基本社会实践情况,从而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将服务工作落实到学生工学结合模式的每一个环节。

其次,开放大学工学结合模式下要树立“开放协同”的理念。开放协同理念主张学生在开放大学工学结合模式下,活动空间要逐渐由原来的课堂和宿舍逐渐过渡到企业和社会,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单一性、封闭性、墙院式的管理模式。

此外,开放大学工学结合模式下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当前的教育目标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以及为了学生一切,因此开放大学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创新应该树立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管理理念,并将这种管理理念贯穿于学生工作的全过程以及全方位,使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成长,关爱学生与培养学生,更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以及创新能力,通过为学生营造自由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广阔的发展空间下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以及自我发展,充分凸显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2.开放大学工学结合模式下要强化基于工学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开放大学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职业性与实践性的具体特征,要求我们结合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要求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内容。

首先,应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品格。开放大学背景下工学结合模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的劳动品质以及职业行为和职业道德及职业追求、职业目标。这些良好的品格是学生进一步走向社会的重要专业基础。因此,在日常的工学结合模式下,教育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其次,应该不断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导向教育,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与专业素养一同得到提高。在此过程中,要按照工学结合的学生管理内在要求,坚持教学为中心、学生能力为本位、就业为核心、学生基本学制为准则的办学理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职业技能教育。使学生严格遵循“树立职业目标、校园素质拓展、专业技能学习、社会实践求职”这一“工学结合”的层层递进模式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创新、自我发展;更要使教学培养目标具有专业性,有重点、分侧重、实践与理论并重,从而对不同学制以及不同知识专业背景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和教育,充分使学生深入学习理论与专业知识,成为德才兼备的新型创新化人才。

再者,要不断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特别是大学工科类院校,应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在人文教育以及专业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三者融合的背景下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此过程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新型专业化人才。

除此之外,应该在学生企业实践过程中对其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培训,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企业的发展文化,并将专业技能与书本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开展多元性的素质拓展活动,使学生融入到专业理论学习与企业社会实践中,进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开放大学工学结合模式下要创新基于工学结合的学生管理机制

在此过程中,首先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发展特点,建立一套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主导、以高校院系为主力及以校企合作为重要依托的学生服务体系,进一步铺设工学结合合作企业为中心、链接工学结合相关部门的多层学生服务网络,实行由高校教师、学生辅导员和企业实训老师组成的三导师制,并通过学生骨干以及专题报告和网上咨询、现场座谈指导等形式,积极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从而从多角度、多层次为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

与此同时,还应该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预防与矫正机制,通过对学生实训中可能遇到的突发状况进行演练模拟,从而为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使其在今后真正步入社会时能够不断克服困难。

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构建一套开放大学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学生管理与创新考核机制,在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作用,同时也要通过专业的职业技能指标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便学生更好地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开放大学工学结合模式主要是依托于校企合作的良好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行业以及学校,还有企业之间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模式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模式有机融合,将职业作为工学结合模式的教育导向,从而促进学生专业理论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协调发展。本文正是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重点对开放大学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和创新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以此不断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良,唐志红.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成人教育,2010,10:23-25.

[2]季跃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开放式学生管理机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3:145-147.

[3]钟银贞,高维春.探究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101-103.

猜你喜欢
开放大学工学结合学生管理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开放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评估框架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新媒体时代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