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女大学生成才的影响因素及介入对策

2016-07-04 02:19何菲菲牛晶晶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女大学生成才影响因素

何菲菲 牛晶晶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女子成长成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女大学生成才是对传统观念“重男轻女”思想的巨大颠覆,是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肯定,且在当今社会具有重大研究意义。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人物访谈法等方式,结合实际,探究安顺学院女大学成才的影响机制和教育对策。

关键词:女大学生;成才;影响因素;教育

一、导论

21世纪,是一个经济文化全球化不断加强的时代,各个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呈现着冲击与碰撞的特点。如今,生活中流行着“女汉子”等新词,体现了“女子不是不如男”的思想观念,女性的自我意识不断加强。尤其在2015年的全国719所高校里,女生比例高于男生比例的高校占49%,女生比例达到50%的高校占51%。可见,女子成长成才与高校教育政策和社会文化环境密不可分,女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本文将以安顺学院作为研究切入点,了解当代女大学生的成长现状,分析当代女大学生成才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提升大众对高校人才培育的重视,关注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高校女大学生成才的现状分析

1.人数比重的提升。通过对安顺学院校内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个年级的女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统计显示,目前女大学生人数在班级总人数中所占比例过半的班级不在少数。表明女性受教育者在高校中占有较高比重。

2.女性受教育引起重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社会思想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与高校女大学生的当面访谈了解到。家庭方面,有大量的家庭表示重视家庭成员中的女子教育;社会方面,鼓励女子接受高等教育。70%的访谈者谈到,地区对考上大学的新生提供的奖助学金中,对女大学生的资助略高于男大学生,以此来鼓励女性接受教育。

三、当代女大学生成才的影响因素

1.自身因素

(1)自信心不足。调查显示,38%的女大学生在“是否自信?”的问题上回答只是“偶尔自信”。交谈中,她们谈到“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外貌、交际能力等方面原因,导致自己很多时候存在不自信的心理”。甚至还有11%的女大学生表示“自己很不自信”。在“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知识竞赛、专业技能竞赛,你会积极参与吗?”的调查里,部分女大学生直接选择跟从身边同学。反映出跟风的心理状态,也是不自信的表现。这些不自信、跟风的心理,不仅会对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不利影响,还会对女大学生的成才起到阻碍作用。

(2)对未来表示迷茫。了解女大学生在大学里是否对未来设定明确的目标,是关注女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前提条件。为此,笔者针对此类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当面访谈。其中75%的女大学生表示“没有想过”。表明当代的女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并未对自己的未来做规划。反映出女大学生对未来发展表现迷茫,这种情况对女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会造成阻碍。

(3)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古代“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思想,虽然在当今社会已经不盛行,但这些传统观念还对当代女性的成长产生影响。“家庭第一,事业第二”的思想观念不利于女大学生之后职业生涯的发展,以及女大学生的成才与全面发展。

2.外界因素

(1)学校环境。随着女大学生在高校中比重的增长,高校教育对其自身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俗地讲,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处于这个“小社会”中的大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学校环境的影响,不仅包括学校中的物质环境以及硬件设施,还包含着学校教育、校园文化等软件方面。

(2)社会环境。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有大量的因素影响着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如“拜金主义”、“金钱至上”、“向钱看”等低俗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进行传播,不同程度上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消费行为、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就业观等造成影响。

四、促进女大学生成才的教育途径

1.增强自信心。提升女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首要条件是增强自信心。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对自身的优缺点有了明确的了解,做到扬长避短,了解自身的优势所在,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2.提升社会性别意识。提升社会性别意识,有助于让高校女大学生摆脱“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束缚,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可以通过增长自己的知识与才能,独当一面。并找准自身的能力定位,在擅长的领域里展现自身才华。 女大学生在对以上所述有了清楚地认识,能够不断提升社会性别意识,促进成才与全面发展。

3.与人为镜,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在与他人交往中,应该注意倾听,虚心接受他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在生活里学会以人为镜,首先能够通过他人更好的认识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其次,能够全面认识自我,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以人为镜”是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4.强化实践教学。鼓励女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从中检验所学知识的牢固程度。鼓励女大学生参与一些创新创业项目,在这些实践活动中,能够发散思维,收获知识。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大学生主动思考与动手能力。

5.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女大学生受个人抗压能力、家庭教育、学校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容易造成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差。高校要重视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进行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通过海报,展板等形式来宣传教育,提升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最后,通过心理咨询室,并聘请专业心理学教师队伍。为在生活中受到困扰的女大学生提供帮助。

6.呼吁高校增加女性教育课程建设。当今高校女大学生所占比例在逐步提高,这些年轻的女性受教育群体,不久将成为各行各业中的女性职员。高校开设专门的女性教育课程,如《女性成才学》、《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对于女大学生的针对性教育,帮助女大学生的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7.提升交际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鼓励女大学生在校区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社团组织活动与专业技能竞赛,在这些组织与比赛中,会接触到许多各个年级、各个专业、以及不同性格的人。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培养自身的交际能力,更好地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立足。呼吁女大学生多加为自己的未来制定计划,明确方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结语

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仅关系到女大学生能否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且关系到女性人才资源的开发。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当代女大学生成才的自身因素以及外界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女大学生成才的教育途径与对策。文章最后达成促进女大学生的“成才”、让高校对当代女大学生的教育引起重视,引起社会人士对女大学生关注度更高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闭燕转.科学发展观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J]. 传承,2010(33).

[2]李玉兰.社会性别视野下的90后女大学生成才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14(6).

作者简介:何菲菲(1995—),女,海南澄迈 ,安顺学院,本科在读,所学专业:社会工作。

牛晶晶(1987—),女,山西长治,安顺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基金项目:安顺学院政法学院省级重点学科大学生专项科研项目“浅谈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影响机制及教育对策——以安顺学院为例”(项目编号:asxyszdxs06)中期成果。

猜你喜欢
女大学生成才影响因素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有氧健身操结合瑜伽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