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语言情景 发展幼儿潜能

2016-07-04 02:48李金明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小鱼儿歌创设

李金明

新《纲要》明确要求:“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教育情境的创设就是努力为幼儿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与心理的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可见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幼儿语言教学中非常重要。那么,作为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语言情景 发展幼儿潜能。

一、角色扮演,趣味交流

“体验情境,扮演角色,发展对话语言。”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游戏化,就是通过角色的扮演来进行的。比如语言游戏“买果子”,教师与幼儿共同准备扎头的头巾、各种水果、水果篮子等物品来创设情境,幼儿分别扮演买水果的顾客和卖水果的营业员。营业员吆喝“苹果、桃子、柿子、李子、栗子、梨,好吃的水果,大家来买呀!”顾客则问“**水果多少钱一个?”“**水果2元钱”、“我买**水果”、“给你,欢迎下次再来。”通过这种游戏情境的体验,角色的扮演,在不经意间发展了幼儿的对话语言。

创设让幼儿“有话可说”的教学情境,是语言教学活动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幼儿特点,给幼儿提供听的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讲的环境。有了语言情境,孩子们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角色,有了说话的机会和说话的内容;而且这种形式,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例如在教学《太阳和小雨》一课时,我出示小鱼图片,提问:小鱼这么小,没有绳子、网兜这么大的力气,也没有炸药这么大的威力,它怎么帮助人们去救太阳呢?在幼儿思考、回答后,我组织幼儿做游戏:找太阳。玩法是:一位幼儿扮演小鱼,戴上眼罩寻找太阳,其他幼儿为小鱼指引方向,要求使用方位词来说明。绘本中的小鱼为了给世界带来光明,勇敢地去拯救太阳,但是由于周围到处都是黑暗的,小鱼只能根据幼儿指引的方向来一步步地接近太阳。这是整个活动的难点环节,用“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帮助小黑鱼指引方向去寻找太阳。那么如何让幼儿正确地使用这些方位词呢?我们要引导孩子观察、激发孩子思考,因此,活动中教师在扮演小鱼的幼儿某一个手上拿了一个物品作为参照物,提醒幼儿这是小鱼的右边,让幼儿在使用方位词的时候,以小鱼为主体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设计提问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考虑到问题的开放性,还要考虑问题的层次性。既要让孩子能说,还要让孩子说好。当然,要想让孩子有话说,还得注意要结合孩子的生活经验。

二、情景捕捉,体验交流

2-5岁是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充分利用关键期,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幼儿与同伴或老师交谈,体验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文明的语言交往。”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不失时机的为幼儿创设语言交往的环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交往语言,进而会去运用语言交往。

根据生活情境法随机、突发的特点,教师应注重自身教学的机智性,要善于观察。其中,及时捕捉生活的契机进行适时的情境引导是关键。如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个自然情境——幼儿一窝蜂地拥向活动室门口,适时引导幼儿学讲“开火车穿山洞,一个一个挨着走”。幼儿在开火车的情境中,自然地体验并感受到一个跟着一个走的方法又快又安全,同时又自然地练习了语言。

如在数学活动3以内数与量的匹配时我为幼儿设计了“我和你做朋友”情景。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人手一张的数字卡和实物卡,请拿着实物卡的幼儿去找拿着相同数量卡的幼儿,找到了还要说:“我有3个苹果,我们都是3,我和你做朋友。”闫吕祎拿着两条鱼的卡片,找到了聂可欣,聂可欣拿着数字2,闫吕祎对聂可欣说:“我是2个鱼,我们做朋友吧。”聂可欣说:“不对,你是2条鱼,我是数字2,我们是朋友。”然后手拉手走到我面前,让我看看对不对。

情境是指对学习新知识和新能力产生影响的各种情况。本学期我的研究重点就是创设情境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以往的数学活动,基本上都是教师先组织集体活动,然后幼儿操作材料或完成作业单。我打破了以往的惯例,让孩子们在游戏情境中学习,同时鼓励他们用语言进行交流,这样的活动使得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在游戏情境中运用了数学知识,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三、贴近生活,愉快交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了让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喜欢上幼儿园的生活,根据我班幼儿情况我设计了“我爱幼儿园”这个活动。本次活动就是通过儿歌的记忆帮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也通过看、听、说、跳等形式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从而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等。

一开始,我以音乐烘托气氛,让幼儿在欢快的气氛中使自己的心情愉快起来,能够以最好的状态来准备以后的环节。通过和幼儿谈话的形式让幼儿对话题感兴趣,在此基础上,我以课件形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课件播放对于幼儿来说就像在观看动画片,而动画片正是幼儿最喜欢的内容之一,因此,在观看的过程中,幼儿是全神贯注的,这样就能够更好的去初步理解课件内容(即儿歌内容)。接着我还是以谈话形式引导幼儿去理解儿歌内容。但是一味的谈话形式时间一长也会导致幼儿的兴趣减少、注意力分散,因此在这个较长的谈话过程中,我还穿插了表演形式。如,“小鱼爱在水里游”,我问到:“小鱼在水里是怎样游的?谁来做动作呢?”幼儿表演了起来,有用两只手合在一起表示小鱼在水里游;“小鸟爱在树上跳”,幼儿就双手张开、跳来跳去……有了表演形式的加入,幼儿不仅兴趣更加提高了,注意力也更加集中了,尤其是帮助了幼儿更好地记忆儿歌。在后来的环节中,我以朗诵形式、边表演边朗诵形式等带领幼儿巩固了对儿歌的记忆。

在语言教学中为幼儿创造适宜情境,能使教师教的更轻松,使幼儿学得更愉悦,使语言活动的组织更实效。创设语言情景 发展幼儿潜能。还需要不断完善更新,努力探索,使我们的语言教学真正达到《纲要》提出的:“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猜你喜欢
小鱼儿歌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小鱼
小鱼
睡觉儿歌
小鱼
七月的儿歌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