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点阳光更灿烂

2016-07-04 04:48曹常玲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挖掘出感情草原

曹常玲

一、教学语言要融入情感

语文教学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打动学生,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当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风趣,使学生受其感染,受美熏陶。而要收到“音美以感耳”的效果,就需要教师的语言富有情感,使学生在你充满感情的语言世界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我们可通过饱含感情的教学导语、声情并茂的朗读、音乐渲染等来营造氛围。如教学鲍尔吉.原野的《静默草原》这一课,利用多媒体播放腾格尔的《天堂》,听着腾格尔对家乡的深情演唱,使同学们也仿佛进入了美丽的大草原,同时,热爱家乡之情也油然而生。同学们陶醉其中,在这乐曲的伴奏声中不失时机的介绍:这就是“草原三剑客”之一的腾格尔对家乡的深情歌唱,现在,我们一起走近“草原三剑客”之一的鲍尔吉.原野,用心去感受他对家乡的真挚情怀。自然地引出《静默草原》课题。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充满感情地去朗读,读出文句中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而在课的结束时,饱含深情地总结会给学生以心灵的陶冶,这时再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也来用心抒写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内容要挖掘情感

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悦、无名的愁……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的这些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呢?我认为教师应注重挖掘出课本中极富感情的内容,感染学生心灵,陶冶学生的性情。挖掘出文中隐含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真心地去体味,悉心去探究。即使是一字一词一句,也会“窥一斑而知全貌”。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深刻挖掘,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深而有得。同时要介绍作家的个人经历,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艰辛与勤奋,刻苦与睿智,从而激励自己前进,还应对作品的背景作适当的分析。并结合现实进行点拨,尽量让文章中的人活起来,直接和学生对话,和学生的心灵对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富有情感色彩素材的挖掘,往往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和课文中的人融合为一体,为之忧愁,为之激奋,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活动应投入情感

情感的交流能使语文课变得生动、轻松,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提高。实践证明,只有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打动过内心世界的那些东西才能刻骨铭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教师就要大胆地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试着分析课文,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多让学生进行课堂交谈、讨论,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并作正确的引导。在讲授小说、戏剧作品时,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表演,去体会文章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以让学生加深印象。在讲读、赏析抒情散文和诗词时,要注意引导启发学生饱含感情地去思考、探究、理解作者是如何将“情”和外界的自然或社会景物有机地结合,创造一些生动、鲜明具有深刻意义的生活画面,并多让学生饱含情感地反复诵读,细细品味。

总之,教师只有把自己的情感通过言语、表情、动作等传递给学生,挖掘出教材本身所蕴含的美,激发学生爱美、赏美、赞美的情感,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内心世界的共鸣,激发他们对知识的不断探求,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挖掘出感情草原
讲解《草原图》
从唱片里面挖掘出更多的细节 Thorens多能士| TD 905黑胶唱盘
三次实地采访,挖掘出暖新闻背后的超暖细节
带着感情
感悟生活,拓展思维空间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可可托海的草原
基于时序关系的企业知识超网建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