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复习备考策略

2016-07-04 04:48曾凡春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现代文审题知识点

曾凡春

语文学习,重在平时的积累和领悟。很多考生在进入高三总复习阶段后,总是觉得找不到复习的头绪,无从下手。其实,只要考生在复习阶段,能够在复习中突出重点,在模拟训练中强化正确的审题意识,并注重发挥自身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是完全可以提高语文成绩的。对于临考阶段的复习方法,考生应分清轻重缓急,总结提高。轻重缓急,指属于记忆方面的内容,如名句名篇,可放在后期复习,复习早了容易遗忘;技能方法类考点,可放在前期进行,如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总结提高,指最后要把所有复习过的考点进行系统化、网络化。具体采用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达到高考的要求呢?在这里我们给考生推荐的是三轮复习法:第一轮复习从九月初到二月底,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第二轮复习从三月初到五月初,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第三轮复习从五月初到高考,主要目的是提高应用能力。

一、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语文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高应用能力,建立完整的语文知识系统———大系统与小系统。语文知识的大系统包括修辞知识系统、标点知识系统、现代文体知识系统、古代文化常识系统、写作知识系统、文言知识系统等;语文知识的小知识系统即为每一个语文知识点的性质、分类、意义和用法。例如“成语”这个小系统,就包括词义、感情色彩、范围、用法、语体等。这一轮复习中,同学们需熟悉大系统和小系统,并在复习具体知识点时,有意的将所有复习的知识点和所属的知识系统联系起来。这样做有益于开展全面的、深入的复习。

二、第二轮复习

第二论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高应战能力。高考语文复习,要防止两种偏向:一是拼命做题,自以为做的越多越好;二是不认真复习,自以为复习未必有用,指望“临场发挥”,这两种偏向都是侥幸心理的反映。正确的做法是有的放矢,认真复习,突出重点,讲究实效。

近两年来从考生个人语文知识掌握和语言能力的实际状况上看,除作文外,失分较多的是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表达。这一轮复习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对这几方面内容的复习。

现代文阅读着重考查筛选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鉴赏和评价能力。这三方面试题的正确回答都以文章的准确理解为前提。过去的考生答不好题,主要不是文章读不懂,试题不会答。而在于没有处理好读文章与答题的关系。因此复习时要特别注意找到依据不同类型文章的要素读懂读通文章的基本规律,进而形成运用文中语言材料组织答案的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筛选的能力,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考生平时所阅读材料的内容大多是新鲜的,能否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与学习效率有很大关系,因此,快速有效地阅读是语文学习应该着重培养的能力。

作文复习主要不是听老师讲,而要靠自己写。在写中提高审题能力,提高运用来自生活中的材料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当前社会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学等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积累写作材料。

在第二轮的复习中,也应加强对必考的古代诗文阅读的复习。本部分复习要坚持以下几条原则:(1)课本第一:吃透弄熟,抓好重点;(2)效率至上:计划性强,方法灵活,精选试题。学习文言文,目的是能够读懂浅显的文言文,了解文章的背景、写作意图、作者的观点倾向以及布局谋篇的特点等。

三、第三轮复习

经过第一、二轮复习以后,大家就进入了冲刺复习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家应该想到自己在通过前一段学习有了一定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因为时间有限,建议同学们采取这样的做法:

1.研读考纲。《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大家复习备考的依据。大家解读考试大纲时,除要关注考试范围、新增内容外,更应该关注题型示例及样卷。它们不但让我们对高考试卷的长度、题型的大致比例有所了解,更能告诉我们本年高考题目的命题走向。

2.回归课本。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大家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整理清楚。

3.看纠错本。把纠错本中的错误按基础、文言、阅读、语言运用等分别归类,把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的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4.重温部分考点的重要内容。语文复习的冲刺阶段应该在基础类和识记类内容的复习上落实:(1)名句名篇的复习主要在于平常的记忆积累;(2)《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及最常见的固定文言句式,如“若如、奈何”“何(奚、恶、安)以……为”等;(3)古诗中的“直接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写哀”“以动写静”等常见手法,考生要做一些针对性训练,把握其内涵、特点和意义。

5.准备作文。高考作文需实现两个再现:一是再现行为过程,作文不仅要体现对生活、人生的感悟,更要把感悟的过程展现出来,就是选取行为过程中典型的、美好的、有意义的东西再现出来。二是再现思维过程,在行为过程的再现中,揭示出思想的活动过程,这样可以使文章充实、有见地,从而起到陶冶情操、启迪思想的作用。

如何才能在作文时扬长避短,写出自己的特色?(1)梳理思想和生活的积累,从内容、语言、体裁上寻找自己的特色。(2)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几个不同的立意,做一些用相同材料写不同类型文章的训练,力求在任何文题下都能写出自己的闪光点。(3)锤炼几篇成功的范文。备考的最后阶段,最好能把一些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从题材、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做好迎考的准备。(4)注意对审视能力的培养。在高考作文题目放开的时候,考生尤其要仔细的审题,对题目内容理解得越透彻,写出的文章就越有分量。

6.做真题。大家应选做近3年的高考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复习巩固。

7.调整状态,进入考试时间。建议大家在复习时要看练结合。看纠错本的时候,也要注意不仅仅是用眼去看,必须随时记录一些感想、体会、思考自己当初出现问题的原因,必要的时候还要回归课本,澄清一些概念。

猜你喜欢
现代文审题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三招”学会审题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关于G20 的知识点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