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16-07-04 07:16柴孟雅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新常态发展现状对策

柴孟雅

摘 要:中国的经济发展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常态”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正在“速度、结构、动力”上做经济转型工作,体育产业作为我国朝阳产业已经纳入新常态经济战略转型的计划工作中。如何正确看待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趋势和对策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新常态;体育;发展现状;对策

我国经济进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阶段,各大产业在内外结构上不断进行优化升级。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部分,不仅可以提高健康文化意识、生活质量,又可刺激产业消费,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进而促进体育产业的成功转型发展。

一、我国体育产业现状分析

1.发展速度慢,管理机制不完善。北美、西欧等发达国际早在19世纪就开始发展体育事业,并且推动了世界体育事业的发展,如运动、娱乐、体育商品等兴起和发展。 目前,西欧等达到国家体育产业的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2%-3%左右,每年都在持续增长。而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比较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国家体育社会化发展计划,对体育产业进行多种经营,十四大以后,体育面向市场化,办体育博览会,开放体育竞技市场,发行体育彩票等,逐渐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体制。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体育事业走向企业经营管理,实行资本运作,"中体产业"公司的上市就是做好的开始,体育摆脱政府干预,形成新的发展规模。

现阶段体育产业结构主要由本体产业,相关产业,其他衍生产业组成,本体产业主要受政府调控,行业垄断的现象重,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相关的体育用品虽然发展快,但在品质、研发等方面弱于国外产品,国内自营的体育产品消费有待刺激发展。其他衍生出来的产业结构发展也不协调,如健身场所、球场等。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速度较发达国家慢,在管理体制上也存在问题。

2.缺乏合理的规划。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带动相关的体育行业发展。人们在收入水平提高,对健身、娱乐、竞技等需求越来越大,部分项目在投资的过程中就出现不合理的规划布局,过分的重复投资形成恶性竞争,形成资源的浪费,像北京的保龄球道就达两千多个,过分的投资完成企业追求短期利润,在服务上跟不上去,不仅在社会效益上不明显,而已还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过多的会员充值在企业经营不善后造成损失。

3.体育类专业人才缺乏。专业体育人才缺乏,很多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学生从事体育岗位工作人员少,对很多体育项目发展带来一点的限制,如常见的游泳馆教练、健身场所教练等在指导上不够专业,基本上只为短期利益而吸引群众消费,并不能带来专业的体育知识,更谈不上产业文化的发展。虽然国家投入资助的体育产业中主要由退役运动员和教练员从事教导工作,但是在经济管理方面欠缺管理和经营技能,也无法壮大体育产业。

二、体育产业发展趋势

虽然体育产业在我国仍存在众多的问题,但是体育作为朝阳产业,其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

1.国家政策支持。2014年11月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阐述中国经济发展中消费、产品组织方式等九个方面的“新常态”,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政策上得到国家的支持。无论是体育本体产业、体育物质产品还是体育精神和服务上均具有发展潜力大、附加值高的特点,国家支持体育朝阳产业,对消费品、服务等项目给予资金、政策上的扶持,促进体育产业和谐发展。

2.社会需求。随着生活、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在各个年龄段各不相同。青少年喜欢年轻活力的球类、轮滑类体育项目,中青年人则青睐健身、娱乐、休闲类的体育项目,如攀岩、高尔夫、健身房、骑行等;老年人则喜欢低成本且温和的体育项目,如公共类健身、广场舞、乒乓、太极等。因而人们对各项体育活动的追逐,在一定意义上推动消费需求必然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对策

1.盘活市场。政府要逐步将权利下放,放宽体育运动员在公共的活动条件以及相关体育节目、赛事的举办权。例如,田亮、李小鹏、皱市明等体育冠军出现在公众面前,参加《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全员加速中》等节目,群众从不关注体育到喜欢体育明星再到跟风购买体育用品和学习体育项目,这样的举止无形中为体育产业打响广告,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全民健身”观念重播深入人心。

此外,政府为体育企业“松绑”,培养新型的体育赛事,鼓励民营企业加入体育行业中,发展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推行市场化机制,盘活体育产业市场,并引爆体育产业的发展。

2.完善多种体育市场。一定的广告、赛事、娱乐节目刺激市场后,需要完善多种多样的体育市场。

只有体育产业结构逐渐完善,功能多样,才能在市场经济的促进下发展我国的产业,如体育福利彩票市场、体育用品市场、户外体育市场、室内健身项目等,鼓励全民参与。

3.充分借鉴国内外成熟的经营模式。在新常态的经济下,体育产业的经营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容易因经营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市场萎缩、混乱,影响国民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质量,不能有效满足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无法体现体育带来的功能。引进国外成功的管理模式,综合我国现有的模式、技术、经营理念,创新出具有我国特色文化的体育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国民经济水平,平衡我国与国外体育产业项目的综合实力。

4.注重人才培养。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新常态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注入造血细胞。可考虑扩大各高校体育类专业学生的招生规模与加强师资培养力量,为体育领域行业培养人才。专业的人才、高效的经营管理技能可以提供给企业高效益和居民健康健身的方式方法,同时在科研领域再创新高。

四、结语

在新常态经济时期,我国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关键期,体育产业是重要的朝阳产业,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体育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意味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如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正确看待新常态下的发展现状趋势以及应对对策,本文从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中分析存在的问题、国家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发展需求到一系列的发展应对措施几点综合分析新常态体育发展,为体育产业研究提供一份依据。

参考文献:

[1]姜同仁, 夏茂森.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产业发展与趋势预测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5, 49(5):47-55.

[2]张永韬.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常态:特征、挑战与转型[J]. 体育与科学, 2015, 36(5):22-27.

[3]卢元镇,郭云鹏,费琪,等。体育产业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体育学刊,2001(1):41-44.

猜你喜欢
新常态发展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