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小队是学生展翅飞翔的舞台

2016-07-05 09:23王一玮
学周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

王一玮

摘 要:假日小队活动是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它充分利用双休日,有计划地组织少先队员走进社区、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培养孩子实践、创造能力,陶冶思想情操。别具一格、内容丰富多彩的“假日小队活动”,以小出奇,寓教于乐,在活动中能充分表现自我、增进友谊、培养与人沟通能力,为实现人生梦想夯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假日小队;实践能力;人生梦想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23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2.151

综合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是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与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的学习领域。其基本出发点是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把学校“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形成教育网络,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让学生亲身经历,深切体验,从生活和所处的周围社会中获得书本以外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

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提到:“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

假日小队活动是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很好的载体,也是培养创造力的契机。“双休日”给中国人的家庭生活、消费、娱乐、伦理等方面带来了一次深刻的变革,特别是为孩子的课余生活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一些小学生在“双休日”中成了“脱缰野马”,痛痛快快地过了一把“玩瘾”,使双休日变成了教育的空白点:另有一些家庭则安排学生参加一些作文、数学班学习,成为五天学习的继续,学生怨声载道、叫苦连天。凡此种种,带来了不应有的负面效应,小学生双休日的安排成了千千万万家庭关注的焦点。“假日小队活动”充分利用双休日,有计划地组织少先队员走进社区、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陶冶思想情操,带来了很多积极效应。

假日小队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活动方式别具一格,以小出奇,寓教于乐,在活动中能充分表现自我,寻找到自己满意的位置符号队员们的心理需要,因此孩子们对此积极性高、兴趣浓。

综合实践镜头一:假日小队为学生搭建实现科学梦想的舞台

儿童生性好动,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对科学探究情有独钟。往往在玩弄中能迸发出智慧和灵感。许多科学小实验,孩子在课堂上没有得到更多的机会进行亲身体验,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与好奇。利用假日小队为学生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实验,是学生积极向往的。

下面节选几则学生的科学日记:

科学日记一:“袋子被刺穿了,而水不会流出!”

今天,我们假日小队的科学小实验是:袋子被刺穿了,而水不会流出!

我们先把一个聚乙烯塑料袋盛满水,用橡皮筋扎紧开口。然后,用一支削尖的铅笔刺穿这个塑料袋,再把铅笔慢慢撤出。尽管塑料袋被刺出了两个洞,可令人不解的足——竟然一滴水也没有漏出来。

为什么会这样的呢?经过查阅了资料得知:

聚乙烯遇热变软或溶化的特性是一种很特殊的物质特性。当其结构的某处破裂后,破裂处四周的分子就会以极快的速度聚集到一起,将破裂的部分填补得完好如初。

正是依靠这种特性,当你用铅笔刺破袋子后,破损处四周的分子迅速聚集并将刺破的部分重新填补好,达到完好如初的状态。

噢,我们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啊!

科学日记二:绿豆发芽小记

今天,科学老师课后布置了回家作业——种绿豆!首先,我在透明的塑料盒垫上白色的餐巾纸,并且在塑料盒底部戳上一个洞,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多余的水从小孔中流出。然后在餐巾纸上按三个洞,放三颗绿豆在餐巾纸上,最后在餐巾纸上滴水。做完后我把它安置在我的写字台上,时不时地去瞄瞄它。它们小小的、绿绿的、呈椭圆形,它们静静地躺在白色的餐巾纸上一动也不动。我非常期待它们的变化!

第二天一起床我就去看我的小绿豆们。咦!怎么还是老样子呀?但是不容我思考,只能赶紧上学去了。在学校里,沈同学开心地对我说:“我的豆芽发芽了!”她还拿出塑料盒里的绿豆芽给我看。在每颗绿豆的“肚脐眼”那里冒出了一个小白尖尖,绿豆也变胖变大了,圆滚滚的,特别可爱!沈同学兴奋地对我们说:“把绿豆包在纸里浸湿经常摇摇它们,就会发得快。”唉,我的绿豆怎么样了呢?我有点记挂我的绿豆了。

回到家,一瞧,我的绿豆还是这样,仔细看,发现餐巾纸是干干的,我决定可能是水放少了。我赶紧采用了沈同学“先进”的方法,还比上次多加了很多水。果然2个多小时后,已经变大近一倍的绿豆芽破皮出芽了。我好高兴啊!我要小心地对待它们,看它们长大。

又隔了两天,在我不断请教和精心照顾下,我的绿豆芽发好了,根有6厘米左右长,白白胖胖的,而且主根上出现了侧根,两片绿绿的小鸟的尖尖嘴似的小叶子也不安分地探出了小脑袋,似乎在欢叫着:外面的世界好有趣呀!

假日小队的科学实验真是不少,如:抬不高的手臂、空心菜无土栽培、空心菜的除虫记录、金鱼对什么颜色敏感的研究等都能带给学生智慧,带给学生快乐。

综合实践镜头二:假日小队为学生搭建练就灵巧双手的舞台

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对传统工艺品制作(如梁湖年糕、谢塘五香干等)非常感兴趣,它既对家乡风俗了解和传承,培养热爱家乡、孝敬父母的思想情感,又培养了学生创新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巧手制作:树叶画

今天又是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日小队活动。早晨八点半,六(3)班的3位同学准时来到崔同学家,我们树叶小队的活动就开始了。这次的主题是做叶贴画,我们可不会去破坏绿化哦,都是用掉落的树叶、花瓣来制作。

我们去楼下寻找各种各样的树叶、花瓣… …材料差不多了,我们开始动工了,做草地和竹林,做可爱的小金鱼。

终于胜利完工了,就连小龙虾也来凑热闹!我们的树叶画漂亮不?

综合实践镜头三:假日小队为学生搭建与人交际的舞台

社会实践一:参观上虞广播电台

[背景资料]上虞电视台经济文化频道成立于2005年10月,前身为上虞电视台第二套播出频道,是一个以社教节目和影视节目为主打内容的专业频道,覆盖全市,辐射周边县市。频道现设有节目一部、节目二部和节目三部,形成了自办栏目和影视节目相辅相成的发展态势,创办了一批品质较高、观众喜爱的栏目和节目,初步形成了富有上虞地方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的风格特色。

[参观活动]每次打开电视机收看节目,我们总觉很好奇:节目中很多新闻从收集到剪辑到播出,到底需要经过怎样的一个复杂过程?怀着疑问,我们一起去参观了上虞本土的电视台,有望解开这个谜团。

在李刚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主持人播报节目的场地。通过李刚老师的详细讲解,我们了解到:记者奔波在各个区域收集一手资料,再经过整理记录,后由剪辑部工作人员精心裁剪,最后定稿并由主持人播报节目。

社会实践二:小记者追春天

4月份,学校摄影社团的孩子们到户外进行“寻找春天”的采风活动。在持续了几十天的雨天后,太阳公公终于露出了它那久违的笑容。摄影社团的孩子们欢呼,终于可以有校外采风活动了。下午2点,孩子们一下课就匆匆集中在学校门口,瞧,他们穿上了整齐的摄影小背心多神气,怀揣着心爱的相机,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啦!成为那个午日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他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一路走,一路追踪,一路拍摄。没有老师的说教,一切源于孩子走出户外的兴奋,源于久违春天的渴望,源于对摄影艺术的爱好。他们或仰拍,或蹲,或靠,无限享受着这阳光下追踪春天的快乐。用童眼看大千世界,定格美丽的瞬间,用孩子独特的眼光观察生活、剖析生活。相机伴随孩子成长的同时,用摄影的思想观察生活,让孩子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欧益生,张建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实践与研究[M].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2] 陈建忠.开展学生科学社团活动的意义与策略 [J].科学课,2009(7).

[ 责任编辑 张敬亚 ]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
工农结合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探究式教学在创新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