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寒门再难出贵子

2016-07-06 17:49董思群
神州学人 2016年7期
关键词:富家子弟贵子寒门

2015年7月6日,一则新闻报道十分夺人眼球:南澳大利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在读研究生董思群把银行卡里莫名多出来的20万澳元还给了银行。消息一出,引发各路媒体大量转载,并相继跟进采访,让董思群从国外“火”到了国内。然而,杭州董小姐的故事未完待续,今年年初,一则好消息从澳洲传来,董思群被南澳教育推广署授予“南澳留学大使”的殊荣,而获得这个荣誉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她之前主动归还巨款的举动。董小姐的故事引发了众人的各种联想,事后不久,故事的主人公向我们表达了她的心情和感受:

国外有档电视节目,以几个不同家庭出身的孩子为对象,每隔10年采访他们一次,最后发现,出身好的孩子比普通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得到体面的工作和优质的生活。无独有偶,曾读过一篇某国银行的人力资源官写的文章,谈到他通过观察一批新晋实习生的言行举止,在和他们第一次见面后就大致准确地推测出了他们的家庭背景,而这些实习生以后的生活轨迹也同这位人力资源官预料的差不多。此文一出,如风卷大浪般引来众多网友的点赞关注,似乎真如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所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人这一辈子的命运轨迹难道真的在他出生那一刻起就预设好了?似乎在当今,寒门再难出贵子。

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刚辞去了律师工作,在所有家庭成员一致的反对声中,独自拿了一大堆出国考试的复习资料,在大学城附近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子,每天混迹在大学的考研队伍里。早晨迎着日出来到自习室,晚上伴着星星和冷风回到出租屋。虽然我留学的学费都来自于我3年积累的工作收入,但身边的人还是颇有微辞,其中一位关系挺近的亲戚甚至不客气地说:“留学是有钱人的游戏,你们这种家境根本玩不起。”

那是我人生至今最孤立无援、压力最重的时光,没有人支持我,我就每天自己鼓励自己。可想而知,在那份寂寞和形单影只下,读到这么一篇略显残酷而又真实的文章,之前被强压在心底深处的那份对未知未来的惶恐不安迅速在内心蔓延开来,虽然不至于熄灭我的信念,但确实有种被人当头泼下冷水的感觉,对正在努力的事产生了短暂的迟疑。

所幸,我还算是个内心比较坚强的人,当时我转念一想,历史上多少英雄豪杰及鸿学大儒也都是草根出生,古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什么理由到了科技日益发展、资源交流更为通畅的现代社会,反而出现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论断?

不可否认,那篇文章作者的视角确实独特,观察也很细致,乍一看似乎并无破绽,可这是否就是百试不爽的真理了呢?出身、门第不能轻易改变,可这毕竟只是外因;独立的头脑、坚定的意志,这些才是决定能否成功的内因。不错,外因确实可以影响内因,富家子弟比寒门书生更容易接触到好的教育资源和更高端的朋友圈,子女会潜移默化受到父母学识、谈吐、为人处事、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影响,但这些影响是可以人为有意识地改变的,并不能理所当然地类推成富家子弟在当今社会就一定比平民百姓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所有事物必然有正反两面,出国留学对于一些家境富裕的孩子来说轻而易举,同时也让他们在思想成熟之前就面临那么多的诱惑。他们的机会和资源很多是常人无法企及的,但并不意味着他们都会重视这种珍贵的学习机会,都会专心地打磨论文,都会利用有利条件结识成功人士……

富家子弟的故事听得多了,甚至会左右旁人对留学、对留学生的印象和判断。记得当我主动归还银行误打给我的20万元澳币的报道一出,绝大部分网友都在赞扬其中的“正能量”,但也有少部分人还是硬把我的父亲描述成是“年收入好几亿的企业老总”,而我是“每个月生活费都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随便一件衣服都是动辄几万元人民币的千金大小姐”。之所以“拾金不昧”,是因为20万元澳币根本不入我的法眼。之后就有些不明真相的网友综上所述,得出“女孩子果然要富养”的结论。

看到这些,我只能送出无数个惊叹号,还要自嘲自己把一件300元人民币的羽绒服穿出了好几万的气场。

付之一笑后我在想,很多时候,大家只是去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似乎一个归还巨款的女留学生是富家千金才是正常的剧本情节。可惜,我家境平平,在杭州甚至连一般人家都算不上。父母都曾是下岗工人,我出国前他们才刚刚退休,而我也是因为做了3年律师工作,加上大学时期写稿子的稿费,七拼八凑才攒够两年的学费。我出国的时候26岁,年龄已经不算小了。如果有人问我,那20万元澳币你稀不稀罕?那都够我再留学两次的学费和生活费了,我当然稀罕!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并不自诩品德高尚,但草根出身并不代表会自甘沉沦、品格卑下,我认识很多勤勉优秀的留学生都来自中国的普通家庭。

绝大多数时候,别人得到了你可望而不可及的,不是他们运气比你好,不是他们出身比你高贵,而是他们比你努力、比你更懂得坚持。说到这里,可能又会有人问,银行错打钱这件事并不能事先预料,你因此而得到了多家公司的聘请,怎么能说靠的不是运气呢?这里我想引用某位名人的一段话: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美好的风景,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

无可否认,银行打错钱是一件小概率的偶发事件,它让很多人认识了我,但没有一个公司老板会只因为一个人的诚实而聘用他,而是因为他胜任这份工作。机遇是可能随时降临的,对谁都一样,但是在机会降临之时,你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这才是差别所在。没有人比我自己更清楚,我是怎么熬夜赶论文的,是怎么利用业余时间苦练英文、粤语的,又是在多少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写文章、赶稿子,才即将迎来第一本小说的出版。

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随随便便一次偶发事件可以促成的,其背后都沉淀着旁人看不到的努力与汗水。浮躁少一点,坚持多一点;得意的时候记得多低头,失意的时候记得抬起头,这样才会离成功更近一点。(作者现为南澳大利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富家子弟贵子寒门
“纨绔子弟”源于衣服
好家风成就寒门贵子
寒门不能出贵子吗?
教育观察:“寒门出贵子”缘何越来越难?
700寒门学子上北大,没什么好骄傲
呵护更多寒门学子的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