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中的竹笛艺术

2016-07-07 10:41赵康延
戏剧之家 2016年13期
关键词:竹笛体裁昆曲

赵康延

(辽宁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昆曲中的竹笛艺术

赵康延

(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昆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关于昆曲的文献资料浩瀚如海。本文通过昆曲的历史研究发掘昆曲中竹笛艺术的独特魅力,了解昆曲的背景有助于理解竹笛艺术在昆曲中的地位。

【关键词】昆曲;体裁;竹笛

一、历史渊源

昆曲最早的形态是曲而并非剧,曲内容最初也是以唱词为主,例如先秦诗、词、赋、汉乐府、唐诗、宋词、金诸宫调、元杂曲、明清传奇都是昆曲所演唱的内容,然后昆曲慢慢地衍化变成了昆剧。

昆曲经过一代代中国古人的灌溉成长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璀璨的瑰宝,然而事物到达顶峰之后必定有所收敛,昆曲在经历了鼎盛之后也逐渐地被人们冷落,到如今昆曲已经成为仅仅一部分人的艺术。中国古代一代代的文人学士参与昆曲的同时大大丰富了昆曲的文学品位与艺术品位,使昆曲成为中华国粹。古代的戏曲艺术的原样已不可复制,我们只能从仅有的文献资料中去想象昆曲曾经的辉煌。

二、南北差异

中国戏曲从古发展至今可分南北,南方多歌,北方多乐,南方的戏曲侧重于唱,很多时候可以清唱,北方戏曲的伴奏比重大,有时甚至由主乐器完成开场、过场等。由于南北方的差异,因此伴奏与声腔的关系有这么两大类:一类是伴奏音乐乐章完整性较强,如果将演唱部分去掉,乐器是完全能够奏出唱腔旋律的,这类戏曲,以北方“乐”性声腔比较多见,如京剧的西皮二黄、梆子腔、昆腔等;二类是伴奏音乐只起托腔作用,并不完全与唱腔同步,也就是去掉演唱部分,伴奏根本无法成一个完整音乐的,这种声腔多表现为“歌”性,南方绝大多数剧种,昆剧除外、拥有北方先天基因却根在南方的皮黄家族除外,南方其他剧种多数表现为“歌”,比如越剧,其伴奏并不完全与唱腔同步,只是托腔,甚至有唱腔唱的时候而不需要伴奏的情况,伴奏只是在那么有限的腔句上对其起背景渲染作用,实际上不是完整的伴奏乐,而主要功能是背景乐。

昆剧虽然生在南方,在声腔伴奏形式上却带有北方基因,虽然去掉所有伴奏也能演唱,但是在实际演出中,没有其他广大南方戏曲伴奏那样的不重要。相反昆曲的伴奏烘托着整个戏剧的情绪效果,伴奏不需要与乐腔同步,这一点昆剧倾向于北方特点,这也与其南北发展有着必然关系。有唱腔必然有笛色的昆曲,与高腔、滩簧、越剧的那种动不动就把乐器全停掉,纯粹徒歌,以人声真情为重头表现手法的做法很不同。

三、竹笛艺术近况

中国竹笛艺术在五十年代才真正地发展起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此之前竹笛都作为伴奏乐器使用,也因此获得了很多名称,如绑剧中的梆笛等。戏曲的文化是笛子艺术的根本源泉,在笛子独奏艺术发展起来之前竹笛演奏者多是在戏曲乐队中,他们演奏的大多是伴曲音乐并非独奏音乐。

昆曲的笛师是为唱托腔保调,武戏以作打翻为主,鼓师则是为他的翻打量身定制节奏。所以在表演中名角儿无论唱,念,作,打,他的笛师、鼓师必须心中有数,因为他们的演奏需要贯穿整个演唱过程。只有平时曲不离口,才能台上珠联璧合,天衣无缝。过去京剧名角儿都有自己的“御用”琴师、笛师,一位资深的昆曲笛师在台上可以连续演奏几个小时而不休息。

昆曲伴奏对于主笛演奏者的要求甚是严格。昆曲笛子演奏家讲求背戏,要求主笛演奏者能够把一出出完整的戏全部都给背出来,在演出伴奏时都是脱稿演奏,把注意力集中台上演员身上。演员的唱腔是全剧的重要组成部分,笛师严丝合缝,珠联璧合地配合演员的唱腔,使观众身心愉悦,演员的成功表演这里有笛师的一半功劳。我的体会是:旦角儿的唱腔是一只大鸟在飞翔,昆笛的伴奏是一只小鸟围绕着大鸟的上下左右紧密托扶着,大鸟使用嗓音歌唱,小鸟则用笛声应合,音质音色要完全一致,才能珠联璧合,天衣无缝。专业剧团里的笛师大都横竖全能,六场通透,但初学艺时必须先学拍曲,再学南弦等乐器,司笛是以后的事,还要学习武场里的小锣,铙钹,大锣等铜响器,司鼓是有了全部基础才能触及的。就文场司笛来讲,拍曲学唱是学艺的首要,只有曲不离口,锣鼓经常念,才能做到心里有谱。现在的青年笛师绝大部分不会背谱吹笛,不管清唱彩唱一律看谱,过去戏班里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笛师必须会说唱腔,鼓师必须会说身段。所谓大师级的昆笛艺术家,必有一个完美的乐队在支撑。

四、结论

昆曲的历史源远流长,虽说竹笛真正的发展是近代才开始,但是昆曲中的竹笛艺术远远超过了现今竹笛演奏者们所能驾驭的程度。昆曲的博大精深,历史底蕴造就了竹笛艺术这一美丽的瑰宝,它需要大量的竹笛爱好者去发掘、继承。

参考文献:

[1]俞为民.昆山腔的产生与流变考论[J].南京大学学报,2004(1).

[2]吴新雷.中国昆曲艺术[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042-01

作者简介:

赵康延(1992-),男,汉族,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作曲技术理论与视唱练耳教学。

猜你喜欢
竹笛体裁昆曲
My Mother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我的坚守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竹笛
补园和昆曲
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
爱在昆曲里,化成一片旧时月色
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