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昆剧《牡丹亭·游园》的结构与表演

2016-07-07 11:00张孜
戏剧之家 2016年13期
关键词:昆剧

张孜

【摘 要】昆剧源于江苏昆山一带,是一门古老的戏曲艺术。《牡丹亭》是明汤显祖“临川四梦”中最著名的一部,也是昆剧中常演不衰的剧目,经过张三梦等人的演绎,成为经典。2004年,由白先勇编排的青春版《牡丹亭》走进校园,引起轰动,使人们不禁重新审视昆剧。本文从昆剧的曲牌唱腔、表演风格等方面对《牡丹亭·游园》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昆剧;唱腔表演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037-01

昆剧,原名“昆山腔”或“昆曲”,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是一门融合了歌唱、舞蹈、武术等艺术门类的综合性艺术。它诞生于14世纪的江苏昆山一代,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的“四大声腔”。

一、昆剧《牡丹亭·游园》的曲牌结构

《牡丹亭》创作于1598年,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临川四梦”中的一部,原作共55出。内容主要描写了女主人公杜丽娘和男主人公柳梦梅通过与封建礼教顽强地抗争,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剧中情节跌宕起伏,杜丽娘“起死回生”的部分虽不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但作为舞台艺术,这种传奇元素的加入更能体现二者的“情之真切”。

本文尝试以《牡丹亭》的第一场《游园》为例,进行曲牌唱腔及表演上的分析,《游园》是原著中的第十出《惊梦》的前半部分。《牡丹亭·游园》是曲牌联套体结构,这部分由【绕池游】【步步娇】【醉扶归】【皂罗袍】【好姐姐】【尾声】六个曲牌构成。

【绕地游】:该曲牌为引子,女主人公杜丽娘上场,唱三句;丫鬟春香上,唱三句。均为长短句结构,散板。后面还有杜丽娘和春香的对话,为“韵白部分”,这部分主要是为游园做准备。【步步娇】:该曲牌为四首过曲中的第一首,散板开始,杜丽娘整理行装准备去游园,共唱六句。【醉扶归】:杜丽娘唱六句,主要描写杜丽娘和春香来到花园门前,进门前两者的对话。春香认为园林是“踏草怕泥新绣鞋,惜花疼煞小金玲”,杜丽娘却说:“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几许”。【皂罗袍】:这部分是全段的主曲,散板开始。这段是杜丽娘和春香来到花园,对花园风景的描写。杜丽娘看到花园年久失修,不禁有些扫兴。杜丽娘唱九句。【好姐姐】:接上面的曲牌,描写花园里的景色,后扫兴而归。杜丽娘唱7句。【尾声】:杜丽娘和春香扫兴而归。杜丽娘唱3句。

二、昆剧《牡丹亭·游园》的表演风格

昆剧的历久弥新在于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典的剧本,更在于众多优秀的昆剧表演艺术家精湛的演绎所展现的悠扬雅致的美感。以下以张继青版的《牡丹亭》为例,简述《游园》部分的表演。

【绕地游】部分,音乐声响起,杜丽娘身披披风来到庭院中,身段优美,嗓音朦胧,与春香相比,张继青的嗓音没有那么明亮,这也恰恰表现了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的区别。

【步步娇】【醉扶归】部分,杜丽娘梳妆打扮,准备去游园,此时春香拿着镜子在杜丽娘背后,杜丽娘婀娜多姿地照着,发现自己“彩云偏”,于是用手轻轻地挪了挪,春香说小姐今天穿戴得很好,杜丽娘却说:“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这段表演显得十分精细,细致到每一个眼神,如在唱到“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煞”时,表现出在自我欣赏的同时又有一点害羞。张继青把心理感觉通过身段上的表演扩大化,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

【皂罗袍】部分,杜丽娘刚进园子时,看到一片姹紫嫣红,很高兴,看到断井颓垣时表现不高兴又带有无奈的意味。

【好姐姐】部分,杜丽娘的唱和春香的韵白接得十分紧密,相互呼应。春香说“这是青山,那是杜鹃花“,杜丽娘唱“青山啼红了杜鹃”,春香说“这是荼蘼花”,杜丽娘唱“那荼蘼外烟丝醉”,春香说“莺燕叫的很好听”,杜丽娘便唱“生生燕语名如见,听呖呖莺声溜的圆”。这段表演刻画出了春香作为小丫鬟的活泼,杜丽娘作为小姐的优雅、饱读诗书的灵活。另外,当春香说“是花都开了,牡丹还早哩”时,杜丽娘唱“那牡丹虽好,它春归怎占的光”,这句词意味深长,就笔者的理解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字面意思,牡丹花即使再美也不会在春天开花,更不能说和其他春开的花媲美了;另一层意思应该是为后面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预示着之后的波折,呼应了《牡丹亭》这一题名。

【尾声】部分,杜丽娘准备回房,春香说这园子委实观之不足,杜丽娘却说“提它什么,随它去吧!”张继青在表演中呈现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让人不禁想起杜丽娘的扫兴不仅仅是因为断井残垣,可能与早前跟陈最良学《关雎》有关系。

参考文献:

[1]钱国桢.昆曲《牡丹亭·游园》的戏曲艺术分析[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0(3).

[2]许建中.《牡丹亭》的剧情结构与思想表达[J].南京师大学报,2010(4).

[3]刘淑丽.《牡丹亭》情节结构论析[J].戏曲艺术,2010(2).

[4]朱孝利.浅谈《牡丹亭》中情的丰富性[J].四川戏剧,2006(5).

作者简介:

张 孜(1988-),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毕业院校:天津音乐学院,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工作单位:四川文轩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昆剧
昆剧“传”字辈师承探析
昆剧《古城》文本来源探赜
罗周昆剧创作论
苏州昆剧传习所之创办及若干问题考辨
民国前期知识界的昆剧存续论*——以1912—1930年报刊剧评中的昆剧中兴论为中心
罗周昆剧创作艺术初探
论传统曲律赋予新编昆剧的艺术性与传播力——从罗周新编昆剧的曲调创作谈起
昆剧新编戏《顾炎武》创作得失刍议
当代昆剧导演及艺术流变述论
论昆剧《朱买臣休妻》之表演砌末与文学意象